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2022-10-10马彩霞
井 俊,马彩霞,高 珊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是导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呼吸科疾病,为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湿啰音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见[1]。肺炎的严重性取决于局部炎症程度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如肺炎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或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气支持,重症肺炎会表现为呼吸衰竭,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进而出现脑疝,患儿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2-4]。一般采取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原则,可以最大限度上减轻患儿由于呼吸系统不适引发的缺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黏膜水肿等问题,由于患儿年龄尚幼,常出现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产生恐惧心理,使治疗难度变大,影响患儿治疗效果。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是目前临床上新兴的护理模式,适用于年龄尚小的患儿,该护理方式围绕提升住院期间童趣化体验,提高患儿住院期间兴趣、与患儿展开沉浸式互动,旨在提高依从性,优化疗效。2020年3月1日~2021年2月28日,我们对31例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3月1日~2020年2月28日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3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31例作为干预组。纳入标准:①确诊小儿重症肺炎[5]者;②年龄≥1岁者;③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恶性肿瘤家族史者;②患有自闭症或多动症等精神障碍疾病者;③住院时间<3 d者。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1~12(5.24±0.12)岁;病程3~34(9.06±2.31)d;大叶性肺炎18例,小叶性肺炎5例,间质性肺炎13例。干预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1~13(6.01±1.26)岁;病程3~29(7.69±3.01)d;大叶性肺炎14例,小叶性肺炎6例,间质性肺炎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如下。①控制感染:根据不同病原体感染选择不同抗生素,使用原则为早期、适量、联合、足疗程,重症肺炎患儿宜静脉给药,用药时应注意在体温正常5~7 d后,抗病毒可选用阿昔洛韦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首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支原体肺炎首选阿奇霉素。②并发症护理:止咳、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低氧血症,对中毒症状明显者,如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脑水肿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发生脓胸或脓气胸时及时进行穿刺引流。③氧疗护理:保持室内温度在18~20 ℃,湿度在50%~60%,每天开窗通风30 min,缺氧时给予氧疗,氧流量一般为0.5~1.0 L/min,氧浓度≤40%;缺氧明显时给予面罩给氧,氧流量一般为2~4 L/min,氧浓度≤40%,氧气应湿化,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④饮食护理:给予患儿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辛辣、油腻食物,鼓励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根据患儿年龄(1岁左右患儿)将食物打磨成糊状,有利于其食用。
1.2.2 干预组 入院后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具体如下。①患儿输液、治疗过程中可播放动画片,以增加患儿住院期间童趣化感受,在输液过程中转移患儿躯体疼痛注意力,降低患儿恐惧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②在病房内墙壁、桌面上粘贴卡通人物贴纸,增加住院过程中温馨感和亲切感,使患儿住院期间感受到温暖、家庭氛围感,可有效减少住院期间由于害怕陌生环境而导致的护理难题。③患儿受到陌生治疗环境、自身疾病等影响,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医护人员在患儿入院时应热情接待,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语言培训,运用轻柔语气、鼓励、趣味性话语在巡视病房时或患儿状态较好时与其进行互动,改善患儿情绪同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及进行相关检查。④医护人员例行晨间查房时可随身携带玩偶,根据患儿恢复情况给予奖励,购置适合1岁左右儿童玩具(波浪鼓、摇铃、黑白卡、发声类),在患儿意识、精神状态较好时,与其进行沉浸式互动,如利用黑白卡锻炼患儿视力、转头能力,摇铃、波浪鼓锻炼患儿听力,发声类玩具锻炼患儿语言能力,可提高患儿对游戏的注意力,在家属例行探视时以问卷、卡片等形式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包括诱发因素、饮食护理、注意事项、运动锻炼、肺炎认知情况等。⑤对症护理,由于肺炎患儿常伴高温,护士应全面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包被不易过紧以免影响散热。对体温<38.5 ℃的患儿嘱其多饮水,对不能自主饮水患儿由护理人员亲自喂辅,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体温>38.5 ℃的患儿,应持续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并结合实际情况,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可于病房内播放舒缓音乐,尽量使患儿保持安静状态,以减少氧气消耗,对呼吸困难患儿采取半坐卧位,每2 h协助患儿更换卧位,并翻身叩背(由下至上、由外向内),帮助患儿排出痰液,年龄>6岁者可教会其叩背方法,鼓励患儿之间互相叩背,增加住院期间互动体验。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合适的体位引流,以减少肺不张和肺淤血的发生,促进肺功能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⑥重症肺炎患儿发病较急,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而家属及患儿本身对疾病认知度较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儿充分安全感,在工作中以爱心、细心、诚心、真心的方式与患儿进行互动式护理,并定期为其进行按摩,指导其进行运动锻炼,如呼吸功能训练、咳嗽训练,有助于患儿放松的同时可提升肺功能。对年龄较大患儿,根据其受教育程度及理解程度与患儿进行沟通,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纠正患儿认知。⑦饮食护理,肺炎患儿大多存在高热症状,而高热会影响其胃肠道功能,患儿经常出现食欲缺乏等情况,极少数患儿会伴有腹泻情况,因此,要避免患儿出现营养不良问题。医护人员在不影响患儿恢复的基础上可根据患儿饮食习惯,给予适当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小月龄患儿喂食时应耐心,防止呛咳;对不能进食者,应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液,以确保患儿营养均衡,维持机体正常需要。⑧出院后随访,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对其做好随访工作,根据患儿家中康复情况对家属进行指导,根据家属提供的患儿家中饮食、行为等表现分析患儿病情,嘱其不适随时来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以本院自制依从性调查量表对患儿进行评估,内容包括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治疗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以患儿完全配合治疗,无哭闹现象为完全依从;以患儿基本配合治疗,可见抗拒、不安情绪,但对治疗无较大影响为基本依从;以患儿严重抗拒、哭闹、使治疗无法顺利进行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生活质量:采用儿童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SCA)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6],该量表包括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4个因子,共13个维度,采用4级评分法(1分=从不这样,2分=很少这样,3分=经常这样,4分=总是这样),单维度1~25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年龄<6岁患儿由护理人员代评。③家属健康教育掌握程度[7]:包括诱发因素、饮食护理、注意事项、运动锻炼、肺炎认知情况,每项内容25分,总分100分,每项内容得分>20分表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良好。④家属满意度:采用危重患儿家属满意度量表(C-CCFSS)[8-9]评价护理质量,共计27题,将结果分为很不满意、不满意、满意,统计家属满意度。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2.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QLSCA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QLSC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
2.4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名(%)]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童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与普通病房相比,重症肺炎患儿存在年龄过小、病情过重等特点,患儿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与成年人存在较大差异,无法正确表达自身疾病感受,且配合性较差,常出现患儿由于畏惧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导致治疗无法继续深入等情况,加之病情过重,较难抢救,常因呼吸道梗阻出现呼吸困难,引起死亡危险,不仅威胁患儿生命,也严重影响整个家庭生活[10-12]。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改变,加之大气污染,小儿重症肺炎发生率逐年提高,因此针对患儿年龄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显得至关重要[13-18]。
重症肺炎患儿需要接受及时救治,且应在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可提升护理效果[1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和干预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可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为患儿在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儿实施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在患儿住院期间布置病房环境,购置玩具,与患儿进行互动,使其感受到温馨感和亲切感,对患儿实施对症护理。如高热患儿体温<38.5 ℃时可嘱其多饮水,对不能自主饮水患儿由医护人员亲自喂辅,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体温>38.5 ℃时采取药物降温,并持续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对呼吸困难患儿使其保持半坐卧位,并每2 h协助患儿翻身叩背,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病变部位采取合适体位引流措施,以减少肺不张、肺淤血的发生,促进肺功能恢复。在疾病缓解期时可鼓励使患儿进行呼吸、咳嗽训练,以改善肺功能。医护人员在干预组房间内粘贴动画贴纸,以提升住院期间温馨感和童趣感,治疗过程中播放动画片,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每晚睡前播放儿童音乐,使患儿感受到亲切感,心情保持轻松愉悦,与患儿进行互动,使其感受到家庭氛围,提升安全感,减轻对环境和医护人员的防备心理,从而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于家属探视时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从而提升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实施童趣化理论下的互动式护理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促进家属掌握肺炎相关知识,提升家属满意度,可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护理措施中。但因重症患儿病情变化大且肺炎后期预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研究干预时间仅为2周,此后的研究应拉长研究跨度,以便更加准确判断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