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理想期望与实质期望的差异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2022-10-10

西部学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实质差值学业

田 俊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掀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浪潮,与之伴随的是大量农村留守儿童。《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18年底,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留守儿童为6970万人,农村留守儿童中高中入学率仅2.2%,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涉及个体、家庭、学校等多个层面,但留守儿童的主观态度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涉及较少。教育期望,是指个体、家庭、学校对学生未来学业成绩的预期,在代际视角下可分为家庭教育期望与儿童自我教育期望。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留守儿童自我的理想教育期望与实质教育期望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内心想要读大学的留守儿童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业成绩低等原因将自我实际教育期望定位在职业教育,而过低的教育期望对留守学业成就的取得又会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客观因素对留守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在宏观层面,国家的教育分流设置以及劳动力市场情况影响到农村家庭对“学院知识”价值的判断,从而影响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机选择;在中观层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区环境、邻里关系都会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业能力;在微观层面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亲子分离、经济资本、教育方式等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上。这些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制度上的障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忽视了留守儿童主观教育期望的形成,以及教育期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首先,认为自我教育期望这一主观因素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期望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认为留守儿童自我教育期望可划分为理想教育期望与实质教育期望,多种因素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实质教育期望低于理想教育期望,而这一落差又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产生负面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就在于探索导致理想期望与实质期望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降低这一差异的精准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湖北省恩施州地处湖北西部地区,是劳务输出地,打工经济在恩施州农村地区占相当比重,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留守儿童数量大。本文数据来自2021年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展开的问卷调查,考虑到初中学生相比小学生而言临近升学,对未来有着更为清晰的自我教育期望,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恩施州的3所乡镇初中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13份。在回收问卷中,男性110份,占比51.6%,女性103份,占比48.4%;所有受访对象年龄在11~15岁之间,平均年龄13.4(SD=1.67)岁。

(二)回归模型构建

线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是利用线性回归方程的最小平方函数对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自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的一种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

其中,为被解释变量,为解释变量,为自变量个数,为随机误差项。

(三)被解释变量选取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回归模型探寻留守儿童实际教育期望与理想教育期望存在落差的内在原因,因此模型被解释为变量选择理想教育期望减去实质教育期望的差值。调查采用留守儿童自填问卷的方法,测量其理想中的教育期望,以及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实质教育期望。理想教育期望在问卷中采用1个问卷题目进行测量,“你理想中的最高学历为( )”,选项与变量赋值为:1=小学,2=初中,3=高中或中职,4=大专,5=本科,6=硕士及以上。实际教育期望在问卷中同样采用1个问卷题目进行层梁,“考虑到家庭、成绩等诸多实际情况,你认为你的最终学历会是( )”,选项与变量赋值为:1=小学,2=初中,3=高中或中职,4=大专,5=本科,6=硕士及以上。

(四)解释变量选取

本文所选取的解释变量主要来自于个体、家庭与学校三个层面。其中留守儿童个体层面的解释变量包括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学业成就、学习投入;家庭层面的解释变量包含婚姻状态、父母陪伴、家庭经济、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留守状态;学校层面的解释变量包含学校环境与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程度,表1对上述变量的操作化过程做了详细解释。

表1 解释变量说明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显示了各个变量的描述行统计结果。期望正差值学生(78人,占比36.6%),是指实质教育期望大于理想教育期望的留守儿童;期望负差值学生(135,占比63.4%),是指实质教育期望小于理想期望的留守儿童。整体上看,正差值学生在学业成就、父母陪伴、家庭经济等变量上明显高于期望负差值学生,表明这些因素对教育期望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上述两种类型的留守儿童在经济条件、父母陪伴、学业成就、留守状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部分主要特征为:第一,相比女性留守儿童,男性留守儿童的教育期望较多存在正差值。其原因可能在于传统观念中性别偏好的影响,家庭与社会对男性有着更高的教育期望。第二,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高的留守儿童更多地存在教育期望正差值。这可能是因为善于学习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常对学历有着更高的理想期望,从而导致理想期望显著高于实际期望。第三,家庭经济条件好的留守儿童往往存在较多的期望正差值,这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在教育资源与经济压力上更小。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为探寻理想教育期望与实质教育期望的差异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教育期望差值为被解释变量,以性别、民族、户口、是否独生、学习投入等变量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方程整体拟合优度F检验的P值为0.007<0.05,表明方程整体拟合优度较好。回归模型可决系数R2为0.733,表明所选择的解释变量共解释了被解释变量73.3%的差异。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及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如果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则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着显著的影响,若显著性概率值大于0.05,则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无显著影响,见表3。

表3 回归分析结果

从本次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在个体因素中,性别因素的概率P值大于0.05,表明性别对教育理想期望与实际期望的差异并无显著影响,其回归系数为负值,表明男生的理想学历与实际学历相比女生有着更大的差异。民族因素的概率P值大于0.05,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在教育期望差值上并无显著先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恩施地处华中地区,经过多年民族融合,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体之间的差异已经不明显。学习投入和学业成就的概率P值均小于0.05,表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程度与学习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到理想期望与实际期望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学习投入时间长且学习优秀的留守儿童会有着较高的学历理想。是否独生子女的概率P值大于0.05,表明从样本统计数据来看,该因素对教育理想期望与实质期望的差异并无显著影响。

在家庭因素中,父母陪伴与留守状态的概率P值均小于0.05,且有着正的回归系数,表明父母仅一人在外务工,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与学习的孩子往往有着更高的理想期望。家庭经济因素的概率P值小于0.05,且回归系数为负正值,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家庭越贫困的留守儿童会因为家庭经济因素而降低自身实质教育期望,例如原本希望读大学的学生考虑家庭经济被迫选择职中。从回归结果上看,父母学历与父母婚姻状况的概率P值均小于0.05,表明这两个因素从样本统计数据来看对教育期望的差异并没有显著影响。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环境的概率P值小于0.05,且有着正的系数,表明学校教学环境与师资力量对教育期望差值有着显著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相对更好的学校有着较高的升学率,会导致留守儿童有着更高的理想期望;教师关心程度的概率P值大于0.05,表明从调研数据来看,教师关心程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期望差值影响并不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州的三所乡镇中学的调研数据为样本,探讨了理想教育期望与实质教育期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3所乡镇中学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在个人因素中,学业成就和学习投入对教育期望差异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成绩好的学生对教育有着更高的理想期望;2.在家庭因素中,留守状态、父母陪伴对教育期望的差异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3.家庭经济因素对教育期望差异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4.在学校因素中,学校环境对教育期望差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笔者在项目调研中发现,部分留守儿童会出现理想教育期望与实质教育期望存在差异的情况,例如理想中希望读大学的孩子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却选择了初中毕业后务工。

基于调研访谈及实证研究结论,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实质教育期望,从而改善留守儿童教育质量,本文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父母陪伴对留守儿童学业成就及教育期望有着显著的影响,留守儿童家长应当从自身做起,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不影响家庭收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时间,增加孩子学习的陪伴时间,更多的学习陪伴能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期望进而提高受教育质量。第二,学业成就是影响教育期望形成的重要原因,成绩越好的留守儿童有着更好的教育期望,学校应当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采取实质措施帮助学习后进的留守儿童,保证留守儿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不低于非留守儿童群体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第三,从实证结果看,家庭经济是决定留守儿童教育期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各级政府应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大对农村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提高困难家庭收入,降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时间,从而更好地保证农民工家庭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第四,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环境对留守儿童教育期望有着显著的影响,调研发现学校环境对留守儿童教育期望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政府应当加大对偏远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偏远地区学校的升学率,使留守儿童对通过学习取得升学更加有信心,从而提升教育期望,最终走出农民工代际循环的陷阱。

猜你喜欢

实质差值学业
艰苦的学业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差值法巧求刚体转动惯量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