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体系构建与应用对策①

2022-10-09刘纯燕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养老智慧社区

刘纯燕

(广东培正学院法学院 广东广州 510830)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量为1.9亿人,占比13.5%;60岁以上老人数量为2.64亿人,占比18.7%。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给传统养老模式带来极大压力,而智慧养老作为一种创新养老模式,能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有效解决日益激增的养老需求。智慧养老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养老形式,是一种高效、敏捷、低成本的,跨时空、互联化、智能化、物联化的养老服务,具有实时监控、大数据分析、快速反应等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更新,以及政府在其他方面对“智慧养老”的运用,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养老”模式势必成为养老服务强大的支撑,对智慧养老体系构建极具意义。

1 智慧养老体系构建的背景

1.1 传统养老劣势凸显,智慧养老需求增长

据《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模式以“在家+社区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北京的“9064”模式和上海的“9073”模式均显示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但传统的居家养老无法适应社会对养老的新需求,亟需智慧养老融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打破时空壁垒,整合各方资源满足居家老人的养老需求。当前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占比虽不足4%,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民政局的数据显示,2009~2019年,我国每千名老人的养老床位数量虽持续增长,但床位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2019年我国的养老床位为每千人30.5张,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仍有30张左右的差距。总体而言,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传统模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1.2 各地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试点兴起

2017年,我国为推动智慧养老的快速发展,在全国各地兴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分示范企业、示范街道(乡镇)和示范基地3种类别。首先,支持示范企业的发展,对于在智慧养老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平台设置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其次,支持示范街道(乡镇)的建设,在传统街道的基础上,添加智慧养老设备设施、智能系统的建设、智慧养老专业队伍的培建,搭建一批带有先进技术的智慧街道(乡镇);第三,支持示范基地的建设,利用政策优惠措施打造拥有智慧养老产业集群、推广智慧养老产业及服务、具备智慧发展带头示范作用的行政区域。如图1所示,从2017~2020年,在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的三个类别中,示范街道(乡镇)数量最多;总体数量而言,近几年虽有波动,但总量基本保持在150个左右。各地智慧养老应用示范试点的发展,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基地和宝贵的经验借鉴。

1.3 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为2012~2017年的起步阶段,如2014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为0.17万亿元,产业零星发展,处于市场培育阶段;第二阶段为2017~2019年的成长期,2019年智慧健康养老的产业规模为3.2万亿元,相比2017年的2.2万亿元,产业规模增长了45%,是2014年市场规模的18.83倍,智慧养老产业体系结构初步形成。2020年后,基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预计到2030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急剧扩大,有望达到13万亿元,并形成健全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模式。

2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体系的构建

智慧养老面向居家老人,利用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提供高效便捷、灵活个性、智能全面的养老服务。通过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对家庭、社区、服务商、医护人员等多方主体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联动整合,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2.1 多方联动的智慧养老服务主体

建立家庭、社区、服务商、医护人员多方联动的智慧养老体系,将老人需求和专业服务进行有效对接。当前,居家养老占中国养老服务90%以上,建立与居家养老相配套的智慧养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四方联动的智慧养老体系在实现老人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技术将多方资源实现有效整合,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精准化智慧养老服务。

以家庭养老为基础。老人借助血压计、智能手环、定位器等智能设备,监测数据上传信息系统,实现健康状况的信息共享。社区医生可随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老人还可通过手机APP等智能终端预约养老服务,如在社区租赁轮椅、拐杖,预约上门服务、体检服务、护理服务等,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实现养老线上线下联通服务。

以社区为连接主体。四方联动的智慧养老体系中,社区起着承接老人需求,对接养老机构和医院等服务商服务的作用。社区工作人员根据设备传导的健康数据建立老人的电子档案,并将电子档案上传系统实现信息平台共享。若老人健康信息异常,社区会询问需求,并调派系统内的护工或医护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社区还负责老人走失报警工作,一旦老人的定位信息异常,相应工作人员立即启动警报系统,保障老人安全。社区还提供力所能及的上门服务,如上门送餐服务、打扫卫生服务、上门体检服务等。

以服务商为供给主体。当前服务商多以社区养老机构和医院为呈现方式。社区养老机构承接老人的托管或精神娱乐服务。对于子女上班无暇顾及的老人,可通过手机智能设备预约日间老人托管服务;对于失能失智老人,也可通过社区养老机构实行全托服务;对于普通老人,可参加机构活动丰富自身精神生活。而医院或护理院等机构主要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康健、护理等服务。借助手机等智能工具,老人可直接在手机上刷脸预约服务,甚至可实现远程看病。

以医护人员为实施主体。智慧养老属于养老服务的范围,不仅需要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也需健康医疗、心理咨询、康复护理等专业人才的实施运作。与传统养老不同,智慧养老的医护人员跨越地域界限,依据平台的业务订单,提供老人指定地点的业务服务,如上门体检、社区心理咨询等。除了医护人员,智慧养老高质量、快节奏的运作模式也需大量的志愿者参与,智慧养老体系通过与高校志愿者平台、社会慈善组织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吸引一批热心的志愿队伍参与,如上门配送营养餐、帮助老人洗澡、与老人下棋等。

2.2 多层次的智慧养老平台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发运用网页平台、移动终端、APP应用、微信公众号等,打造由应用层、业务运营管理层、感知层三个层次体系结构的智慧养老平台。

感知层借助智能手环、血压计、血糖仪、一键呼叫机、智能床垫等智能设备收集老人的一手健康数据;业务运营与管理支撑层主要负责基础数据管理及养老服务供需调配,基础数据管理涉及老人档案、医护人员、服务商以及志愿者等信息管理,养老服务供需调配涉及健康管理(如健康体检、健康评估)、生活服务(如营养餐配送、商品购买)、安全守护(如紧急呼救、安防告警)和精神娱乐(如微聊、关爱视频)等4项服务;应用层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官网、各个角色移动终端APP(如老人及亲属、服务商、医护人员、志愿者)等渠道,实现各主体、各平台养老服务供需调配,为不同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智慧养老平台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用户自助系统、社区运营管理系统、服务商运作系统、医护人员运作系统、志愿者登记系统、政府监管系统等。子系统通过APP应用、门户网站、微信小程序和在线商城等信息工具,实现供需信息的有效整合,健全的系统架构推动智慧养老各方主体资源的有效调配,有力保障老人的个性化服务。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功能包括重点拓展数据登记和监控、业务接收和调配、远程提醒和控制、安全警报和处理等。数据登记和监控,依据感知层收集的健康数据,建立电子档案,并实时监控,若老人数据出现异常则启动预警机制;业务接收和调配,老人与其家人通过用户自主服务平台和应用APP预约养老服务,业务运营与管理层的业务调配中心接收服务需求后,运用业务输出系统,调动服务商、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等多方主体,为老人提供跨区域的个性化智能养老服务。

3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体系顺利运行的对策

3.1 提高科技适老性,确保智慧养老的精准供应

老年人与年轻一代存在“信息鸿沟”,与现行智能技术脱节,提高科技适老性,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社区志愿组织对老年人开展互联网、手机智能设备等的操作培训,尤其是与健康信息相关的专项培训;利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有效降低智能设备的使用难度,许多老人在开机、登录网络平台时就卡在密码登录环节,可简化智能设备使用流程,通过人脸或指纹识别作为验证指令的操作,有助于老人适应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独居生活的空巢老人配备智能报警设备,如监测燃气泄露的燃气报警器、监测火灾的烟雾报警器、监测水泄露的水泄露报警器、监测非法入室的防盗报警器、监测老人健康状况的智能手环报警器,这些报警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将种种危险信息发到智慧养老平台进行处理;模仿医院在家安装一键可按的紧急救助铃,一旦老人在家遇到危险,可迅速按键向社区发出求救信息,便于外界采取急救措施。提高科技适老性,有助于推动智慧服务的精准化输出。

3.2 发展科技养老产业,奠定智慧养老坚实基础

科技养老产业欠发展是当前智慧养老停滞不前的关键原因。推动智慧养老产业体系的快速发展,可从支柱产业和支撑产业的发展入手。智慧养老的支柱产业包括智慧养老住宅、智慧养老服务、智慧老年金融、老年智慧用品和老年智慧文化等产业。以养老地产开发为前导,推动“智慧养老+地产”模式;推动传统养老机构的转型升级,建设智慧养老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产业的智慧升级;通过老年资产信托、社区老年金融等助推“互联网+老年金融”的发展;加大投入智能设备设施的建设,尤其提高设备使用的适老性,大力发展老年智慧用品产业;提供数字文化、文化娱乐视频等适合老年人心智特点的智慧文化。智慧养老支撑产业包括信息科技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科技研发产业、文化教育产业,这些支撑产业都间接影响智慧养老的未来发展。

3.3 培育专业养老人才,打造过硬的运行队伍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资源充足的智慧养老专业人才队伍是智慧养老顺利运行的必要要求。由于技术难点、资金匮乏、设备简陋等问题,智慧养老的制度建设人才、运行管理人才、养老服务人才极度匮乏,直接影响智慧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建设方面,首先应注重发挥高校的人才开发作用,设置智慧养老相关专业,培养与智慧养老产业相关的知识型、服务型、管理型、技能型人才,开设老年照顾、老年产品设计、运用与营销等专业,同时鼓励高校在医疗康复、心理咨询、护理服务等医学相关核心专业招收硕博研究生,丰富智慧养老人才队伍的层次性;其次,应注重智慧养老从业人才的市场培训体系,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或公司的员工培训机制,加大智慧养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使用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的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智慧养老服务行业,逐步提升智慧养老行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第三,建立智慧养老专业人才的评价机制。智能养老专业人才应设立统一的人才准入门槛,在医疗、护理等专业人才需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提高人才的总体质量;最后,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养老服务人员存在低工资、低福利等现象,导致现行养老服务人员以中年阶层的初高中文化人员居多,若想改变现状,应加大多方筹集力度,整体提升智慧养老人才的待遇水平,提高其社会地位,从而达到提高智慧养老专业人才素质的目的。

通过智慧养老体系的构建,实现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大数据个性化养老管理,打造没有围墙的“数字居家养老”,运用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智慧养老体系。目前,养老研究更侧重于服务品质、服务类型的拓展研究,对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智能设备产品研发和智慧养老产业的研究较少,基于“互联网+”的背景,还需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建构智能健康养老平台和网络,鼓励关键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和智能健康养老标准的制定,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便利周全的服务,从而切实提高老年人融入信息社会后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猜你喜欢

养老智慧社区
养老生活
社区大作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