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法在脊柱损伤护理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
2022-10-09李秋丽
李秋丽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骨外科三病区,辽宁 盘锦 124010)
脊柱损伤是临床骨科常见的疾病,该类患者的病情严重,除治疗外,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以循证理念为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给予患者更好的照顾。为分析在脊柱损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法的效果而开展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于2018年9月-2020年7月开展研究,将该阶段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脊柱损伤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计92例,以随机抽签结果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均分成样本量一致的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体数据见表1,互相比较所得出结果表明2组之间没有很大差异(P>0.05)。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体数据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健康宣教、康复锻炼等。观察组患者以上述护理为基础,应用循证护理法,具体方案是:(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组员,对其开展培训,使其掌握循证理念,提高其专业能力,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循证护理方案,由护士长指导并实施。(2)肠道功能障碍。其是脊柱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如腹胀、便秘等,通过查询文献发现原因是脊柱损伤导致交感神经抑制功能丧失或括约肌松弛造成的,通过药物、腹部按摩、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等进行预防与缓解。(3)压疮。其在脊柱损伤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到80%,原因是营养不良、感觉能力降低、长期卧床、排出液刺激等,通过加强营养、铺设软垫、定期翻身按摩等措施预防与缓解。(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是由于脊柱损伤患者长期卧床、缺少运动锻炼导致的,通过定期翻身、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按摩下肢等措施缓解与预防。
3 评价标准:(1)并发症发生率。记录2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所有并发症并统计,计算总发生率以相互比较。(2)运动功能。使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1]测评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运动功能情况,评分范围是0-100分,评分越低则表明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差,计算平均分并相互比较。
5 结果
5.1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详情,总发生率互相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更低,存在很大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对比(n,%,n=46)
5.2 2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测评,相比护理前,2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均增加,且运动功能评分增加幅度进行比较,提示观察组患者更大,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测评结果及差异对比分,n=46)
讨 论
脊柱损伤是临床骨科中常见的疾病,患者会出现脊髓休克、感觉障碍、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压疮、血栓形成、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若病情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危害极大[2]。
脊柱损伤多是由于外界暴力作用导致的,近些年由于建筑行业与交通行业不断发展的影响,其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影响与威胁加剧,为临床广泛关注[3]。目前临床对该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支持性治疗等,可起到一定效果,但治疗期间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其康复[4]。基于上述情况,需要在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配合,循证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其依据为可信且可靠的科学研究结果,能够保证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同时结合了患者实际情况与临床经验,能够保证护理内容更具针对性,通过提出问题并结合实证制定解决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解决问题,可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使患者的生活处于良好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6]。为分析在脊柱损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法的效果而开展对比研究,其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提示观察组患者更低;相比护理前,2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均增加,且运动功能评分增加幅度进行比较,提示观察组患者更大;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脊柱损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法具有积极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