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织彩梦从善如流
——记河北天康三苏土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素芬

2022-10-09王忠秋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土布

本刊记者 王忠秋

栾书,史称栾武子,春秋时晋国大夫,一生勤谨廉洁,轻财重德。郑国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楚国进犯郑国时,晋军派兵救援,楚军摄于栾武子的威名,不战而退。有人主张乘机攻击楚国。中军佐认为为了道义和保存实力,应该撤回晋国。栾书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归国。于是有了“从善如流”这个成语,意思是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向下流水那样迅速而自然。栾书去世后葬于内营村北,建有栾武庙。栾城因著名将领栾书而得名,今为石家庄市栾城区。栾城还是名扬世界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

栾城区位于冀中平原西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雾,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8 ℃,年平均降水量474 毫米。适宜的气候让这里不仅是粮食主产区,也为棉花种植提供了优沃的条件。栾城人民没有忘记传统的手工纺织做粗布的技艺,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纺织文化源远流长。

冯素芬,1968 年出生于石家庄市栾城区韩家庄村,家境并不富裕。她很小就帮着家里干活,艰苦的生活练就了她吃苦耐劳、淳厚质朴的优良品质。小时候随妈妈到姥姥家,姥姥就是一位很有名的织布手艺人。看到长长的白线在姥姥的手里织成了棉布,冯素芬觉得很神奇。她总想上去摸一摸,亲自尝试一下,可是妈妈和姥姥怕她把线弄乱,把机器鼓捣坏,就是不让她靠近织布机。越是这样,越是增加了小素芬跃跃欲试的劲头。她经常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过去摸一摸梭子,动一动缯子,踩一脚踏板,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因此埋下了成为现代“织女”的萌芽。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让幼芽长成了参天大树,冯素芬继承了从姥姥那里学到的织布技艺,成为土布织造的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土布又称老粗布,从明代中叶开始,人们就普遍穿上了用土布做的衣服。早在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就开始纺纱织布,到了元贞年间,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纺织家黄道婆精心研究织布工艺,把中国的纺织艺术引领到很高的层面,为这古老的工艺注入了无穷的智慧和魅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蕴涵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上个世纪前叶,纺织工业飞速发展,化纤布料逐渐兴盛,粗布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进入21 世纪后,人们消费观念悄然改变,“绿色,环保,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昔日的老粗布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色彩更丰富,触感更舒适,成为现代人的首选织物。

冯素芬看到了时代赋予自己的机遇,她顺应形势,从善如流,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加上自幼酷爱传统文化和土布纺织,果断转型,开始了自己擅长的土布织造。

对于市场开发,冯素芬是驾轻就熟的。她1991 年初创办制鞋厂时,既当采购员,又是生产工人和货物搬运工。企业转型之后,她照样熟悉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制鞋时,为了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要,冯素芬亲自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后,再传授给技术工人。织造土布,是冯素芬从小就熟悉的手艺,但是为了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她仍然不断摸索,闯出了一条不断创新、进取的道路。

老粗布的织造很繁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七十多道工序,主要有轧花、弹花、整棉絮条、纺线、打线、染线、络线、调花型、整经做纬、闯杼、掏缯、拴机、修布等步骤。每一道工序,冯素芬都有自己的心得和窍门。她织出来的粗布格调清新、淡雅,手感柔软,被台湾客商赞为“有着与众不同的文艺范儿”,订购量很大。冯素芬的“中国土布”有自制的脱棉器,挤压棉花,使棉子分离,且不伤纤维。他们打造的纺车轻快耐用,日纺棉纱一斤有余。不仅使用手摇单锭纺车,还探索使用脚踏纺车、多锭纺车,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

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大都规模小,没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业主主要精力没有放在产品花色品种更新和质量提高上,而是以价格争市场,使产品价位一压再压,导致产品积压滞销,质量下降,效益下滑,从而影响了整个市场。有的甚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致使许多客户流失,整个行业受到牵连,土布市场损失惨重。冯素芬面对纷杂混乱的局面,苦苦思索着自己企业的前途。她拜访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她到图书馆、大学搜集资料,研究、学习;她打起背包,收拾行囊,踏寻全国各地的棉花产区和纺织基地,思考、摸索、实践,慢慢捋出了清晰的发展脉络。

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与自己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服装和床品的品质,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颜值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纯天然、无公害的土布自然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综合方方面面的信息,经过慎重的权衡和调研,冯素芬下定决心把不用染色的彩棉作为土布的原材料。绿色棉花的主要产区在新疆,亩产只有80 斤左右,河北地区绿色棉花的产量更低,品质也达不到要求。棕色棉花亩产大约在300 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栾城彩棉种植基地,冯素芬种了100 多亩的白色和棕色棉花,用来做织布的原材料。

彩棉主要有三个颜色:白、棕、绿。彩棉就是棉花本身所具有的天然颜色,不会出现褪色和掉色,用彩棉织出来的土布越洗越靓丽,越柔软,颜色越好看,是一种使用舒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天然产品。它朴实无华,淡泊悠然,抛去了华丽装饰,避开了纷繁庞杂,让繁华都市人在安卧中享受一份宁静和怡然。彩棉质地柔软,手感极佳,透气性好,冬暖夏凉,不卷边,抗静电,持久耐用,色彩艳丽但不张扬,是制作服装的首选面料,具有收藏和使用双重价值。因其线粗纹深,整个布面形成无数个微型按摩点,对人体皮肤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具有良好的保健和美肤功能,适合老人和孩子使用。冯素芬编织出来的老粗布纯朴,简约,又不失时尚,就像汩汩流淌的洨河之水,又似浮光跃金的滔滔麦浪,更好比和煦温暖的春日朝阳,令人身体健康、心旷神怡。一位石家庄的老太太平时血压比较高,在使用了冯素芬织出的土布做内衣之后,老太太说自己的高血压竟然降了很多……

2015 年,冯素芬创办了“河北天康三苏土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天康三苏”“外婆土布”等品牌,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传统手工作坊+农户”发展模式,联合本区的老粗布生产经营者进行技能、营销和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技艺水平,逐步做大做强土布产业,打开了海内外销路。在当地,基本上每一位50 岁以上的女性都学会了织布,而且手艺精湛。这些姐妹们态度认真,工作努力,有热情,有耐心,在冯素芬的带领下,周边村镇里200多名中老年女性,通过自己的双手织出了一条增收路。每天每人能织出7 米左右。一个月下来,每人可以增加2 000 元左右的收入。

在事业征途上,冯素芬经历了许多艰辛,也得到过许多领导、朋友、亲人的帮助,她没有忘记养育她的这片土地。栾城区温家庄村一位乡亲得了白血病,冯素芬每年捐赠3 000 千元给予救济,至今已经连续五个年头了。

“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则是以河北巾帼乡村旅游示范点、河北省巧手脱贫示范基地、栾城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活动基地以及河北传媒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龙头,以“三苏”文化、纺织技艺为引领,发展文化旅游,使人们更多了解和传承中国的古老的传统技艺,努力使传统工艺品、传统工艺生产流程、景观式厂区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旅游互动的看点、旅游观光的景点,实现以传统文化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带动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独立特色的传统文化旅游观光景点。在这里,家庭妇女们可以学习织布手艺,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找到销路,补贴家用。孩子们一边咏读着大文豪苏轼、苏辙、苏洵的著作,一边在土地上播种棉花,用纺车纺线,做“布辑”,切身体会“唧唧复唧唧”的真实场景,遥想先人艰辛的探索和神奇的创造,用自己的双手续写中华织造古朴华美的乐章。

参加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展会,会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许多展会集中展示了国内外最新的产品,能够了解纺织界科技动态,也能够结识一些业内大家,从中得到启迪、教诲和提示。冯素芬特别愿意参加纺织类展会,在会上,她能得到最前沿的理念、最新的市场需求,也扩大了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天康三苏彩棉土布作为极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青睐,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及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冯素芬还特别注意土布衍生产品的开发,土布书包、背包、纪念袋、内衣、手提包、围巾、衣服等在她的展厅里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懒人沙发、布鞋等生活休闲类家居产品,也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过去的土布工艺简单,色彩单一,冯素芬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面料由单一的小幅布料发展为各种宽幅布,品种有做裤子用的布料,有做上衣用的提花布,有做床单用的加厚布,做尿布用的蓝白格子布。过去,触感粗糙、线条粗犷似乎成了土布的代名词,但天康三苏彩棉土布却已经脱去了“土”的外套,它不仅披上了纯天然彩色外衣,还多了一个特别的标识——刺绣。

说起刺绣与土布的交集与共耀,不能不说是冯素芬独具匠心的灵光一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海侠的彩绣立体感强,色彩绚丽,形象逼真。能不能让两个与“布”“线”“纺织”有关的非遗技艺交织融合,碰撞出更新、更美、更好的产品呢?冯素芬把自己的想法与高海侠进行了交流,二人一拍即合。非遗大师之间的合作赋予了产品更多的含义,也更好地完善了彼此的产品,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有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说干就干,很快,刺绣土布围巾闪亮登场了,刚刚上市,就以超凡脱俗的风格、质朴优雅的样式和价廉物美的定价赢得了众多的用户,受到市场广泛好评。

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创业的青春无悔。冯素芬觉得,今天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起点,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只有不懈努力,奋发作为,顺应潮流,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到伟大的新时代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迎来更加辉煌的成功。

猜你喜欢

土布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用土布贴画留存美的生活
土布
江南色织土布的现状分析以及纹样探索创新
试论苗族土布的设计语言与文化底蕴
杭州市土布文化产业化发展个案研究报告
打造“时尚新宠”:村妇何永娣为土布建起博物馆
打造“时尚新宠”:村妇何永娣把土布搬进博物馆
近代周庄“土布”的传承与创新设计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