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2022-10-09王素奉

新农民 2022年25期
关键词:苗圃存活率林木

王素奉

(山东省定陶区黄店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111)

1 林业工程建设的意义

森林资源是国家的一种珍贵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度砍伐,以及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既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

首先,由于一些地方土壤侵蚀严重,土地沙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利用林草造林,既可以涵养水源,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其次,森林是植物和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森林中的生物种类更多,过度砍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某些动植物的灭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空气污染、噪声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通过林业建设,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改善空气品质,改善居住条件。

2 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林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也关系到中国近代化的经济发展。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林业项目的管理,积极拓展林业用地范围,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中国目前的林业发展状况来看,森林资源是一种非常珍贵、非常重要的资源。过去,由于管理意识不强、各部门监管不力、环保意识不强、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他方面的需要,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林业基础设施,以解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荒漠化等问题。另外,可以采取人工植树造林的方式,逐步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并对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

3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的原则

3.1 适宜性原则

在林业项目施工中,要确保森林的存活率,必须从土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以确保森林的存活率。同时,在育苗的过程中,要对苗木的生长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如果不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生态环境,就必须要选择其他的树种,也要对林场的土壤进行改造。

3.2 多样性原则

在林场里,病虫害是很普遍的,给森林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为了防止森林里的病虫害发生,他们必须要采取混合耕作的方法,来降低一种疾病的蔓延,同时也可以增强森林的抗病能力。在林场里,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保持森林生态的平衡,因此,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物种多样性的原则,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采取物理和生物相结合的办法。

3.3 经济性原则

在林业项目建设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这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因此,必须坚持节约的原则,尽可能地减少投入,取得最好的效益。在进行林木育苗时,应选用2年以内的幼苗,以增加幼苗的存活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费用。在育苗过程中,若选用大规格的幼苗,不但会增加成本,而且无法保证幼苗的成活率。

4 树苗的种植地选择

选择好幼苗后,要注意的是栽种地点。适宜的种植环境是保证幼苗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首先,种植地通常与河流或水源相邻,可以给幼苗提供足够的水分;其次,栽植地点应该在人流较少的区域,便于苗木的运输;最后,栽植地点要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及时掌握苗木的生长情况。

5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5.1 合理选择林木育苗地

在苗木培育中,如何正确地选择幼苗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如果不选,将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一般来说,如果苗圃的面积较大,可以增加树种,并种植多种树种,提高幼苗的存活率。一方面,在选择苗圃的时候,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比如在湖边,这样既能保证树木的生长,又能保证排水。在运输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条件,尽可能地选择交通方便的区域,这样既可以方便地运送幼苗,又可以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对幼苗的损害。

另外,要注意苗圃的日常养护,要尽量选择适合有关部门监督的区域,也要选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避免积水区域和地势较低的区域,以保证幼苗的存活率。同时,要根据土壤条件,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选用适宜的土壤,以保证苗木的生长,并尽量避免某些特别的土壤,如黏土。

5.2 林木育苗的预先处理

苗木的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只有在前期工作中做好相关工作,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高质量。首先,要从树种的种类、特性等方面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到林场所在地的气候、温度等多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苗木的存活率达到最大。其次,按照国家、行业的相关规范,结合林场的具体情况,对苗木进行前期处理,规范整个处理流程。

5.3 容器育苗技术

造林绿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仅要考虑到林场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还要清楚地了解树种,只有综合考虑,才能选择适合本地的树种,这样才能提高造林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破坏生态系统。一方面,如果是在土壤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采用裸苗进行育苗,在田间培养,等幼苗的根须露出之后,就可以进行包装,这样就不会受到外来物质的伤害。另一方面,如果是在土壤条件不好的地方,可以利用容器进行培养,把幼苗置于容器中,这样可以避免幼苗的根部暴露,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容器的作用,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在我国大部分造林地区,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差,土壤、地质条件都不太好,因此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容器育苗技术在育苗期进行,采用纸质容器、塑料杯、薄膜容器等,对幼苗的生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不同品种的苗木,采用不同的容器进行育苗,其周期短,质量高,存活率高,适应性好,不受空间和空间的制约,在林业项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4 播种育苗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树种的种子进行播种,这样的方法简单、成本低,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在种植的时候,土壤、气候、环境都会对它的成活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采用种子育苗技术进行播种时,应对影响苗木生长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合适的品种,并在适当的播种地区进行播种。同时,要注意合理的播种时机,防止因时间等原因而影响到幼苗的生长。

在用药剂浸泡种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药水的温度,以达到适合种子萌发的温度,这样才能增加幼苗的发芽率。采用分层法催芽,必须先将砂质土壤与幼苗混合,再经低温贮藏,以利于萌发。对某些比较特别的幼苗,则要采用特别的方法进行处理。比如,在种植柚子前,还要将浸泡过的种子置于阳光下,以提高其存活率。选择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结合当地的实际,既可以保证造林的品质,又可以保证造林后的存活率。

5.5 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在林业工程中,也有一项名为“无性繁殖”的造林技术,它是通过生物工程的遗传学原理,通过人工手段,将优良的树种和植物的基因结合在一起,使得树木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在利用无性生殖技术进行育苗前,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对本地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综合各种资料,筛选出适合的苗种,以确保提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同时,还要对当地的土壤进行监测,掌握土壤的酸碱度,以保证幼苗的健康成长。而在利用无性繁殖技术进行育苗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环境,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幼苗,然后提取它们的基因和样品,再用杂交的方法进行组合,从而提高林木的遗传质量。同时,在育苗期间,也要注意定期浇水、施肥,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及时监测幼苗的生长情况。无性繁殖技术具有很高的存活率和广泛的用途,它的主要特征是可以保持林木和树种的基因特性,而且可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的树木,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得到显著提高。

6 林业工程中林木育苗技术的实现

6.1 选种

优质的种子对幼苗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要选择好的采种林。西伯利亚云杉的种子通常在八月下旬左右成熟,在太阳的照射下,它的种子会从龟裂的鳞片上掉落下来,经过采集和清除杂质后晾干。阿尔泰山林区的林木年龄较大,采种林应选用60年以上的、无病害的、结实的母树。在烘干和风选之后,把这些种子集中在一个干燥、通风的地方。如有条件,可采用大坑烘干,但不能高于30℃。另外,还要对种子的品质进行评估,一般在室内发芽率为10%~15%,千粒种子的重量在10~16g,超过这个要求是不能使用的。

6.2 圃地的选择

(1)要确保苗圃周边有足够的水源,如果周边有湖泊、江河,则应以此为苗圃。

(2)应根据园地周围的交通状况,尽可能接近主要的道路,便于苗木和其他材料的运送。

(3)为确保苗圃的整体性,以平地为主,平整土地。

(4)种苗应尽可能接近居住区,便于人工管理。另外,苗圃位置宜于阳坡、半阳坡,避免阴坡、半阴坡等,避免冻害。

6.3 整体与土壤改良

西伯利亚云杉幼苗的主根较长,侧根较少,因此,在整地过程中,首先要清除园内的树枝和石块,这样才能保证理想的土壤深度。阿尔泰山林区雨水充沛,特别是夏天,地下水会继续上升,很容易引起田里的积水。因此,可以采取露地栽培的方式,西伯利亚云杉的苗圃应选用长宽1.1m、高度大于25cm、步行距离大于30cm的东西向高床。

在改良土壤时要注意施肥,先加入腐化的土壤,林内或者庄农的表土,在一年多的发酵和腐烂后,将残渣彻底清理,然后翻到苗圃里,每1hm大约增加100m。同时,在土壤中加入45kg的磷肥和390kg二胺基肥,以确保土壤中的营养。最后,还需添加250kg的硫酸亚铁,并将其与化肥一同装入园内进行消毒。

6.4 播种

西伯利亚云杉按季节可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时期。在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变化,以防止由于气候因素而延长播期,从而降低出苗率。阿尔泰山林区在4月中后期到五月初播种,在阿尔泰山区自然解冻的条件下,播种效果最佳。播种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要看种子品质,一般一亩播种40~42kg。播种法选用条形播种法,通过合理的布放架辅助播撒,确保播撒密度均匀。播种框间距25cm,播期15cm。在播种过程中,手握种子后可以进行播撒,播完后要用一层用森林土和腐蚀土混合而成的土壤进行消毒,以保证其不会被发现,然后用竹帘将其覆盖。

6.5 田间管理

为了加快根系生长发育,需要将2~3年生原床苗换床,此时无论换高床或者低床均可。虽然换床没有季节要求,但是秋季换床的效果更理想。除此之外,原苗床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在幼苗出苗后,要用50%以上透光率的竹帘遮蔽,以免造成幼苗被太阳晒伤。在秧苗生根后,施用尿素和有机肥,分别施用0.5%的尿素和10%的有机肥。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床上的干燥。秋季以后,适量施用钾肥和磷肥,促进幼苗的木质化,并用干草覆盖在竹帘上,防止冻害。从播种到秋天,每星期喷洒一次硫酸盐,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还要对各类病虫害进行动态监控,做到综合防治,有针对性地处理。

(2)在第2年,幼苗的根系又有了进一步的生长,这时可以施用少量的磷肥和有机肥,促进根系的发育;当幼苗展叶、抽梢时,应将竹帘摘下。在移床苗的管理中,要对移床苗的密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要求是150000~160000株/667m,因此,要想达到这个要求,可以自己制作移床板,其规格长是1.1m,宽是10cm,行间距是10cm。移植后,除不设竹帘外,其他的管理措施与原来的苗床管理方式是一样的。在掌握以上步骤后,在正常的自然气候下栽培2~3年,幼苗的直径可达0.78cm,高23.1~25.1cm,即可满足阿尔泰山林区的造林要求。

7 林业工程建设中把握好林木育苗的管理技术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重点在于对林内灌溉系统的管理。要实事求是,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建设排水设施及其他适当的排水设施,并对灌溉技术方法进行优化与改进,并针对不同的水肥需要,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案。另外,为了有效地提升森林经营的效率,还应该建立在改善苗木生长品质和降低水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同时,加强林业病虫害的管理,加强对害虫的常规监测和防虫措施,利用先进的害虫探测技术和仪器,有效地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

8 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林业工程建设刻不容缓,而在林业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林木育苗技术的发展。发展林业工程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而且林木的防风固沙能力对城市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声污染。

猜你喜欢

苗圃存活率林木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艺术小苗圃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