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与中国新移民融入的境遇》书评

2022-10-08张慧梅

南洋资料译丛 2022年3期
关键词:华人新加坡移民

张慧梅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华人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在1819年莱佛士开埠后不久,就有华人从马来半岛各地(如马六甲)及印尼来到新加坡。1830年,华人人口首次超过马来人,之后一直持续增长。19世纪中期以后,从中国华南沿海省份福建、广东来的移民构成本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其他少数亚族群一起组成新加坡华人社会的骨干。如果以方言群和地缘为划分标准的话,新加坡的华人社会可分为五大主要社群,分别为福建人、潮州人、广府人、海南人和客家人。其中,以福建人为最多,广府人与潮州人亦为庞大的社群,而海南人、客家人等则人数较少。然而,这一移民结构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中国的开放,中国人移居海外的浪潮再次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工作、经商,并在当地定居乃至加入当地国籍,成为了新移民。1990年以后,中国大陆成为新加坡的最大移民来源地。与老一代移民不同的是,中国的新移民来自中国的不同地区,虽然有一些仍来自中国南方传统侨乡,但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的比例显著提高。有别于传统移民,新移民的身份更为复杂与难以界定,这一群体包括了持有各类型准证的工作人士、留学生、陪读妈妈等,以及持有永久居留证或已经入籍的永久居民、新公民以及他们的眷属。正因为新移民现象出现的时间不长、也更为复杂,学界对新移民这一群体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为数不多,且多为单篇论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主任、华裔馆馆长游俊豪教授的新著《新加坡与中国新移民融入的境遇》为该领域贡献了一本重要的研究成果。

该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对新加坡新移民的在地观察和研究心得,正如作者在绪论所提及的,他采用了历史学、人类学、文化与文学等多元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种角度观察中国新移民的情况,以便更好理解他们在新加坡的纵横面。

本书主体内容共分为7个章节。在第一章中,作者梳理了历史上来到新加坡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华人移民,即华商、华工、政治家和文人、华裔与华人、新移民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一步分析新移民的流动与驻留如何逐渐解构先前由“华商、华工、政治家、文人、华侨、华裔”所形成的格局。第二章通过作者亲身接触的一些与新移民相关的生活例子,探讨中国新移民和本地华人在新加坡的文化互动,以及当中所经历的隔阂、冲突、融合的过程。第三章从社会处境和政策等层面去探讨新移民在新加坡的经历。新加坡的案例进而开拓了另一维度:社会上对新移民的国别认知与印象,影响了各层面的话语,甚至成为结构性国家议题。第四章回顾二战前新加坡华人的帮派意识,以及他们组建的重要社会团体类型,进而整理呈现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成立的主要组织,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组织加以论析,从而展现这些组织的运作方式与发展方向。

第五至第七章以3个不同新移民群体在新加坡的融入为例子,展现新移民融入境遇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主要体现于向上融入、平行融入、向下融入。第五章从教育的层面,通过中国留学生的外国求学经验,所面临的境遇及对未来方向的思索,以及其身份认同与思想意识的概况,展现他们的融入进程与跨国主义。第六章运用“公民性”的概念,探讨陪读妈妈在新加坡的融入渠道,呈现这一群体如何被约束在新加坡国家结构与母亲角色高度期待之间,并进一步将新加坡的陪读妈妈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移民女性进行比较。第七章通过对新加坡中国新移民文学作品的归纳与分析,探讨当中所反映移民主体性的离散化现象,所呈现的在地化、原乡化、全球化三种趋势,同时也将其放在离散文学和历史脉络中进行总结。在最后一章结论中,作者提出了在现代语境下对新移民进行的思考,当中交汇着现代性、全球化、国家体制、跨国关系等重要的维度,从而体现了不同于传统华人的离散华人的新面向。

在以上7个章节中,作者的研究角度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从个人的身份,到与族群的互动,进而连结国家议题与新移民的社团组织,以及不同的新移民群体的融入类型。

学界中关于新加坡华人社群移居后的在地化进程、与居住国及祖籍国的关系,有不少的研究,但多数聚焦于传统华人移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变迁,新加坡的华人移民群体的组成与祖辈相比,具备更多的特性和可能性,也面临更多的挑战。新移民群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新元素。近年来,新移民群体越来越被新加坡社会所关注,并引发不少争议性的课题,对这一群体进行全面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与传统华人移民群体相比,新移民群体呈现出更多不同的特性。一是,传统华人的移民原因,大多数都遵循“推力—拉力”的原则,即因家乡生活贫困而出外谋求更好的出路,而居住国经济的发展则正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不同的是,新移民在中国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源,有些更具备优越的资源,出国成为一种更主动的行为,资源的重构与组合的不同也影响了他们在居住国融入进程的差异。二是,早期的华人移民,由于资讯与交通的不便,只能通过侨批或侨刊与家乡亲人保持联系,并获取家乡的信息。偶尔回家或从未能回家的经历,让他们大多数只能选择在居住国落地生根并融入当地。然而,今天的资讯通讯、交通往来已经十分发达,信息的流动往往在一瞬间发生,人员的流动也是快捷便利,这就使得新移民更容易与在中国国内的家人维系着一种跨国联系。这也使得他们对于居住国的归属感以及融入的进程有了不同的呈现。三是,早期的华人移居一个国家后,就安定并长久生活下来。与此相反,在全球化的今天,迁移变得更为便利,新移民的终点站不再仅停留在某一点,如新加坡,他们具备更多的选择和再移民的机会,这也使得他们空间流动上更灵活并拥有多种发展可能性,这尤为体现在中国留学生身上。四是,传统的华人移民大多以男性为主体,女性则多数留守家乡,这也使得早期的移民社会成为一个男性社会并涌现出“两头家”等特殊的生活面貌。然而在新移民群体中,女性移民成为这一群体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书中所提到的陪读妈妈。五是,传统华人移民大多受教育水平不高,在居住国只能从事苦力的工作,有少数通过白手起家晋升成为华商。新移民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居住国的职业选择也更为多样化,这也使得新移民群体的构成更加复杂与多元。与此同时,也涌现了更多的新移民文学,通过这些文学,可以加深了解新移民群体在居住国的生存面貌。最后,早期华人移民时,东南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或处于构建初期,当地民众的国家意识尚未形成,移民的融入也相对较为自然与顺畅。与此不同,新移民的到来,让新加坡社会感受到外来的压力并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我者与他者的区分相对明显。因此,新移民课题也成为国家政治层面讨论的议题。

关于上述新移民的这些新特点,作者在书中都有所涵盖与探讨,并将它们置于一个更恢宏的语境中去讨论,结合国际学界所谈论的一些热点议题,从而跳脱了华人移民的单一框架,融入了国际移民的论述体系中。新移民的新特点,也使这一课题的研究显得更为多元、复杂。因此,只运用单一理论或视角,是无法全面理解这一群体的多面向的。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突破,他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参阅了人类学的文化研究论述方式、法律地理学界的论述成果、互动主义的理论角度、“公民性”概念、分层融入理论方法等。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华人研究领域的积累和心得。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华人研究及华文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其本身也是新马华文文学的作家之一,这使得他可以超越单一研究领域的界限,拓展思考的空间,结合两个领域的研究视野,对新移民文学作品也有更深的理解与独特的见解。

作者的这一本新著,让我们看到了他长期以来学术研究脉络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在此之前,作者曾出版过《移民轨迹和离散论述:新马华人族群的重层脉络》和Guangdong and Chinese Diaspora: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Qiaoxiang两本相关的中英文著作,两书从国家、侨乡、文学3个层面,论述了华人移民轨迹和离散经历,华人在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认同的困惑、摸索,以及自我表象。而作者的这一新著可以说是对相关课题更为深入、具体及个案化的延伸,从祖籍国到居住国,从历史到现实,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构筑了华人移民的全景。该书对于华人研究领域也有重要的贡献。首先,作者将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华侨华人延伸到新移民,是少数对新移民展开全面深入探讨的专著,既注重历史的传承,又重点关注全球化时代下新的华人群体,从而体现了对华人研究领域的新课题的多元化拓展,也为该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其次,本书的个案是作者在多年的调查访谈、实际观察与亲身参与的基础上积累而成,资料扎实。同时作者也引入西方学界的论点及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离散、融入、认同、文学等多视域结合进行讨论,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最后,该书讨论新移民的融入时,注意到了新移民群体的多样性,选取了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并从不同层次的融合切入,从而涵盖了新移民群体的多面性。

可以说,《新加坡与中国新移民融入的境遇》一书是研究新加坡新移民群体的重要参考著作。由于新加坡与中国东南沿海侨乡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移民传统,今天的新加坡华人社会,比例最多的是来自传统侨乡的老华人及其土生土长的后代。而新移民群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传统侨乡的新移民。若能够对传统华人及其后代、来自传统侨乡的新移民、来自非传统侨乡的新移民的互动进行探讨,并对后两者进行比较,探讨他们的融入历程是否有所不同,可能是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的课题,也是本书所带来的启发。

猜你喜欢

华人新加坡移民
何为“华人”?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签证移民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