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文化生态调查与传承保护研究

2022-10-08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婚嫁婚俗色块

杨 娟 刘 云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文化生态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只有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才更加本色,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才更加深刻。”[1]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是彝族三大礼俗歌之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每一环节仪式的举行都离不开酒,故又称“酒礼歌”。婚嫁歌作为黔西北彝族传统婚礼文化的重要载体,依赖于彝族传统婚礼而存在,但是,由于母语的逐渐流失、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化的冲击,彝族传统婚俗发生了重大变迁,婚嫁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传统婚礼已经被现代婚礼取代,加上能吟唱和熟悉婚嫁歌老人的不断去世,婚嫁歌的传承出现了严重断层,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及时抢救和保护彝族婚嫁歌已成为黔西北民族文化工作的当务之急。为使保护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深入开展对黔西北地区彝族婚嫁歌文化生态的调查与研究。

一、婚嫁歌现状调查

(一)基本情况

黔西北地区主要指毕节市所辖的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8 个县(市、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金海湖新区2 个正县级管委会以及六盘水市钟山区和水城区。总面积约3.15 万km2,其中毕节市2.69 万km2,六盘水市钟山区0.1万km2、水城区0.36 万km2。境内居住着汉、彝、苗、白、回、布衣、仡佬等46 个民族和穿青人、蔡家人、革家人、龙家人等未定人群。其中毕节市是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如今已升格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六盘水市钟山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 年11 月1 日零时,黔西北常住人口8320292人,分别为毕节市6899636 人,六盘水市钟山区674249 人、水城区746407 人。整个区域共有333 个乡(镇、街道),其中民族乡88 个,分别为毕节市72 个、六盘水市钟山区3 个、水城区13 个。这些民族乡中,彝族乡6 个,其余为二至三个少数民族冠名的民族乡,但都有彝族居住,且大多以彝族为主体。彝族在黔西北45 个少数民族中的人口占比最多,共有95 万余人,其中毕节市757910 人,六盘水市钟山区10 万余人、水城区95100 人,居各少数民族之首。

黔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形成了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彝族是黔西北远古的原住民之一,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黔西北这块古老神秘的高原大地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彝族文化。除了彝文文献记录,近百年来彝族民间还以口耳相传的方式,通过婚丧嫁娶等礼俗活动世代传承下来。传统婚礼及其载体婚嫁歌文化便是其中最具魅力的一支。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一直受到学界的青睐和关注,自国家非遗法颁布后,婚嫁歌理应成为黔西北非遗抢救保护的重点,但迄今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二)传承现状

黔西北彝族婚嫁歌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地域差异也很大,地区不同,婚嫁歌曲调就不同。按照著名民族音乐研究专家胡家勋老师的“色块”划分法,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根据其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可以划分为韭菜坪色块(赫章县珠市、雉街、妈姑,威宁县盐仓、板底,六盘水市钟山区等彝族聚居区)、舍虎梁子色块(赫章县可乐、河镇等乡镇)、总溪河色块(纳雍县董地、昆寨、姑开等乡镇)、百里杜鹃色块(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百纳,大方县安乐、凤山,织金县金龙、太平,黔西县花溪、中建等民族乡的彝族聚居区)、梅花山色块(威宁县金钟、炉山、龙场等乡镇)、妁铺草场色块(威宁县雪山、大街、龙街、云贵等乡镇)、扯勒色块(七星关区大屯、田坎,金沙清池、马路、安洛等乡镇)、玉舍色块(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坪寨、都格等乡镇的彝族聚居区)等八大区域色块,每一色块的歌词内容大致相同,但曲调曲风各有不同。

经调研发现,黔西北彝族婚嫁歌及其文化生态总体已呈濒危趋势。从年龄段来看,61~70 岁的人传承得最好,会唱婚嫁歌人数占43%;51~60 岁年龄段的次之,会唱婚嫁歌人数迅速下滑到18.5%;到了41~50 岁年龄段,彝族婚嫁歌的传承状况已变得严峻起来,会唱婚嫁歌人数已经降到13.2%,举行传统婚礼的家庭也越来越少。40 岁以下的年轻人,目前除了玉舍色块的传承现状相对较好以外,其余七大色块区域都明显呈现出濒危趋势,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文化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传承断代。从色块区域来看,古乌撒地区的韭菜坪、舍虎梁子、梅花山、总溪河、妁铺草场、玉舍六大色块区域的传承现状相对较好一些,这些地方的中老年人中还有一部分人会唱婚嫁歌,也熟悉彝族传统婚礼仪式,虽然生活中已经没有了他们展示才艺的婚礼活动,但凭着这群中老年人的记忆,还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一些彝族传统婚俗文化知识。而在古水西地区,除了扯勒色块的七星关区大屯乡三官寨村还有少数50 岁以上的人会唱一点,其余地方和百里杜鹃色块由于母语消失,彝族传统婚俗文化可以说已消亡殆尽。

(三)濒危原因

1.母语消失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婚嫁歌传承的好与坏,与母语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关系。凡是母语传承得比较好的地方,婚嫁歌的传承也相对较好。凡是母语消失较早的地方,婚嫁歌文化也流失得很快。比如百里杜鹃和扯勒两个色块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彝族语言流失得早,消失得快,相应地彝族婚嫁歌文化也比其他区域流失得早。以百里杜鹃色块为例,61~70岁年龄段的人都只有10%的人会讲母语,而41~60 岁年龄段会讲母语者只占3%~5%,导致已经没有人会唱婚嫁歌了。扯勒色块在七星关区大屯乡50 岁以下的人还有不同程度的传承,但会讲母语的人比例已经逐年下滑,具体为41~50 岁的占10%,31~40 岁的占6%,21~30 岁的占2.5%,20 岁以下的就彻底不会说了。可以预见,扯勒色块的婚嫁歌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在几十年内也将彻底消失。就是母语传承相对较好的玉舍、韭菜坪等其他色块区域的传承现状也不容乐观,20 岁以下的年轻人,会说母语的也只占29.7%了。事实一再证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一旦消失,靠语言传播的传统文化就会出现传承代际中断,彝族婚嫁歌的传承就是如此。

2.外来文化影响

除了语言的流失导致彝族婚嫁歌文化消失以外,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是一些地方婚嫁歌文化消失的重要原因。比如像韭菜坪、舍虎梁子、梅花山三大色块区域,虽然母语传承相对较好,但这些地方由于基督教传入较早,比如威宁石门坎,赫章结构、葛布等都是基督教在黔西北地区最早的传播点,后来随着基督教在威宁、赫章、水城等地彝族聚居区的广泛传播,信教家庭不再沿袭传统文化习俗,导致这三大区域色块的婚嫁歌文化大面积失传。究其原因,凡受此影响的地方,都是因为民众精神信仰发生改变,人们主动放弃了彝族各种传统礼俗文化的传承,这样一来,彝族婚嫁歌就失去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土壤,走向濒危和消亡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尽管黔西北彝族传统婚俗的快速流失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但受外来文化影响,导致传统文化生态发生重大变迁,确实是黔西北彝族婚嫁歌加速消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3.现代文化冲击

时代发展至今,由于受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影响,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传统婚俗都发生了重大变迁,各民族传统婚礼已逐渐被现代婚礼所取代,就算有少数人家试图按本民族传统婚礼来举行,都是以中西合并、土洋结合的方式进行,婚礼仪式中许多重要的传统仪程已经被简化或取消。而被简化或取消的原因,也不全是崇洋媚外,主要还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觉得传统婚礼仪式程序复杂,耗时费力,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以黔西北彝族婚嫁歌为例,其完整礼仪有十几个程序,仅凭嫁女仪式上的婚嫁歌不说唱上一个通宵,至少要唱到凌晨两点钟才能结束。因此,即使未受到语言流失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也会有意无意地简化婚礼的程序和议程,彝族婚嫁歌就这样逐步失去市场,代际传承也由此受到阻碍。比如玉舍、妁铺、总溪河等色块区域,既没有受基督教侵蚀,母语又相对保留较好,同样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生态自然衰退,彝族婚嫁歌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二、传承保护策略

如上所述,黔西北彝族婚嫁歌依赖于彝族传统婚俗的存在而存在,彝族传统婚俗活动的开展状况又取决于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的相互协调适应,彝族传统婚俗活动及其周围环境是婚嫁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没有这一文化生态,彝族婚嫁歌就无所依存,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从体现,婚嫁歌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就会被削弱,彝族婚嫁歌文化的传承保护也就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林。尽管因时代变迁传统文化生态已经无法修复,但鉴于彝族婚嫁礼仪和婚嫁歌是彝族重要非遗文化之一,根据国家《非遗法》和贵州《非遗保护条例》,建议有关单位和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及时对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

(一)及时开展对彝族婚嫁歌的调查、认定、记录和建档工作

鉴于黔西北彝族传统婚俗已经严重衰落的现实,根据非遗保护抢救第一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及时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目前黔西北地区虽然开展了多年的非遗调查认定工作,各市县(市、区)也相继发布了一些非遗保护名录,但涉及婚嫁歌文化的屈指可数,其中上升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只有六盘水市的“阿索肯”[2]、毕节市的“彝族咪古”、赫章县的“彝族婚俗”和威宁县的“彝族酒礼舞”[3],国家级的目前一项也没有。按道理一个地区的县、市、省、国家级非遗名录,应该呈正金字塔分布,作为金字塔底座的市县级非遗数量应该十分厚实才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目前黔西北所有县(市、区)至今并未建立起比较全面的非遗档案库。因此,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应由各县(市、区)文旅局负责牵头,民宗局配合,组织文化专业队伍,及时对辖区内彝族传统婚礼及其载体婚嫁歌文化进行地毯式普查,遴选其中有传承价值的予以认定、记录和建档。在实际操作中应发挥乡镇民族专干、村组干部的组织协调作用,甚至可以动员各县彝学研究会社团组织的力量来参与调查工作,因为彝学研究会是由一群热爱彝族文化的文化人自发组成,对本民族文化有感情,有他们的参与不但有利于非遗调查工作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保障调查资料的专业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的作用,不但要建立纸质档案,还要建立音像数据库,必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完整记录当下留存于世的彝族传统婚礼及其婚嫁歌数据信息,唯有如此才谈得上传承和发展的事情。

(二)逐级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经统计,截至目前,贵州彝族国家级非遗名录6 项[4],省级非遗名录36 项,其中涉及黔西北婚嫁歌文化的省级非遗有六盘水市的“阿索肯”、毕节市的“彝族咪古”、赫章县的“彝族婚俗”和威宁县的“彝族酒礼舞”[5],各市县发布的非遗保护名录虽有几十项,但都没有重视对彝族婚嫁文化的申报认定工作。因此,各县(市、区)应在全面建立县(市、区)级非遗档案和数据库的基础上,组织并动员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将辖区内保存完整的彝族传统婚礼及其婚嫁歌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予以有效保护。根据《非遗法》,彝族婚礼仪式可以申报“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类非遗,婚嫁歌从歌词的角度可以申报“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类,从艺术的视角可申报“音乐、舞蹈”类非遗。由于黔西北彝族婚嫁歌具有“色块”差异,在申报中应尽可能将八大色块的婚礼及其歌舞予以申报成非遗名录。形式上可以联合申报,也可以独立申报。只有依靠非遗代表名录的申报,黔西北彝族传统婚嫁礼仪及其载体婚嫁歌文化才能进入国家和大众视野,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三)上下联动做好传承与传播工作

1.加强非遗名录传承人队伍建设

鉴于黔西北彝族传统婚礼习俗已经退出现代婚礼市场,在传统民俗文化生态已丧失其功能的情况下,对黔西北彝族传统婚礼及其婚嫁歌的传承最现实和有效的措施就是建设非遗名录传承人队伍。调查数据显示,在威宁、赫章、纳雍、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区等彝族聚居的部分乡镇或村寨,目前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有不少酒礼歌手,七星关、大方等县区也有极少数村寨还能找到少量会唱酒礼歌的人。目前要传承和传播彝族婚嫁歌非遗文化,就要及时开展对辖区内酒礼歌手的普查,推荐其中符合条件的申报县级婚嫁传承人。目前黔西北地区涉及彝族婚嫁礼俗的省级非遗名录虽有4 项,但传承人却只有1 人[5],这对彝族婚嫁礼俗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黔西北彝族婚嫁礼俗文化丰富,不是一个人就能全部掌握的,有的人精通婚嫁礼仪,有的人擅长唱接亲歌“初初候”,有的擅长唱嫁女歌“阿买恳”(有的色块称“阿署恳”),有的擅长唱祝颂歌“陆外”等,应根据传承人的特长分别申报不同职责的传承人。首先按色块区域建立县级传承人队伍,然后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在县级传承队伍里再遴选一批优秀传承人逐级申报市、省、国家级传承人,只有建设一支足够多的传承人队伍,彝族传统婚嫁礼仪,尤其是婚嫁歌文化才有传承和传播下去的可能。

2.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动态管理与经费扶持工作

彝族传统婚礼及其载体婚嫁歌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家《非遗法》和贵州省《非遗保护条例》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制度层面保障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在乡镇、村委会的配合协助下,保障非遗文化传承人依法履行诸如开展传艺、技艺展示、讲学以及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活动,按照师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选择、培养传承人,享受到人民政府规定的传承补贴,参加有关活动取得相应的报酬等权利和义务。[6]三是地方政府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村寨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的酒礼歌交流学习、歌手直播带货、年度歌手联谊赛等形式普及和传播彝族酒礼歌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倡导改革传统婚嫁礼仪,建立以传承人牵头的彝族民间酒礼团队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逐步复兴彝族传统婚嫁礼仪文化市场,让传统婚嫁礼仪传承人和婚嫁歌传承人在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四是各级政府对优秀传承人和保护责任单位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按《非遗法》规定的退出机制,对不履行职责或无法履行职责的撤销其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传承人。

3.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实施非遗整体综合保护

为实现非遗文化的整体性保护,根据国家《非遗法》和贵州《非遗保护条例》,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可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规定和路径。综合整个黔西北的情况来看,在以贵州屋脊小韭菜坪为中心,涵盖六盘水市钟山区、毕节市威宁、赫章三县区的韭菜坪民歌色块区域是黔西北的彝族聚居区,彝族语言习俗保留较为完整,彝族非遗项目也比较集中,婚丧嫁娶礼俗复兴起来也较为容易,可以规划为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彝族婚嫁礼仪及其歌舞自然就得到传承和保护。又如在水城区玉舍镇、盘县淤泥乡可以规划为文化生态保护乡镇加以传承保护。对于传统水西地区来说,由于彝族文化生态衰落严重,就只能在诸如七星关区大屯乡三官寨、纳雍县昆寨等地建立文化生态村。当然,如果政府财力能够支撑,也可建立个把文化生态博物馆。通过规划文化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乡镇、生态保护村、生态博物馆等各种形式,就可以对包括彝族传统婚礼及婚嫁歌在内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加以整体性保护。

4.多措并举,积极开展非遗的传播与利用工作

要让彝族传统婚嫁礼俗及其载体婚嫁歌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地方政府还要采取措施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利用工作,比如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结合节庆、当地民间习俗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展示、展演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鼓励单位和个人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创研发创收等。[7]

总而言之,传承保护彝族婚嫁歌的前提就是传承保护好彝族传统婚俗这一文化生态,只要传承保护好彝族传统婚俗活动,彝族婚嫁歌的传承保护也就水到渠成。当彝族婚嫁歌及其文化生态形成共生共荣关系时,自然就会成为黔西北彝区特有的景观和名片,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新时代传统文化复兴、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作出其积极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婚嫁婚俗色块
足球色块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基于校验信息隐藏的彩码抗篡改攻击技术*
婚嫁系列硬金精品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水上婚嫁
明清婚嫁家具纹饰中暗藏的希冀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婚嫁贴“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