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图’为主,‘虚拟’为辅”的标本教学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应用探讨

2022-10-08张晓东孙石柱金海峰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解剖学绘图标本

姜 杨,张晓东,孙石柱,金海峰,沈 雷

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一门形态学学科。人体器官结构非常复杂,且知识点繁多,难以理解,而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解剖学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记忆[1-2],所以实验教学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的地位尤为重要。随着多媒体技术、融媒体的飞速发展,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已经逐渐以虚拟化“数字人”教学工具作为主要教学手段[3]进行标本教学。虽然虚拟数字化解剖教学有助于理解记忆解剖学重点和难点,但是虚拟手段只利于眼、脑学习,学生的脑、眼、手、耳、口等多感官记忆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开启。因此,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存在着课堂上容易理解,下课后容易遗忘;学习中可以记忆,考试后容易遗忘的弊病,长期教学效果、长期记忆并不理想,多数学生反映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和记忆。因此,造成解剖学实验教学课堂沉闷,实验标本考试成绩不理想,实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改变这一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多感官记忆、形成记忆风暴,但是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还需要深入研究。

“板图”教学是解剖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简明、形象等特点[4],应用“板图”除了有利于学生的耳朵跟着教师课堂听,更有利于学生的头脑思维跟着教师思路走,手跟着教师一起画,眼跟着板图线条转,避免或减少课堂手机化、精力不集中等问题发生。因此,教改团队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强调“‘板图’为主,‘虚拟’为辅”的标本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对人体复杂结构直观记忆,将复杂的文字知识通过图像简单化[5],内化复杂的解剖学知识,取得一定效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教学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人。

对照组采用“虚拟化+标本”教学模式,即虚实结合标本教学模式。

试验组采取“‘板图’为主,‘虚拟’为辅”的标本教学模式,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四位授课教师相同,分别为两组学生讲授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每25名学生由一位实验授课教师实施教学。具体教学如下:

①课前教师查阅国内外解剖学教材或图谱等资料,反复研究,在黑板或白纸上练习绘图,进行集体备课,设计简约美观的人体器官结构板图,以保证“板图”教学所要体现的色彩搭配美观性、大小比例适中性、位置关系合理性、讲解内容统一性。板图颜色配比大致为白色线条勾勒轮廓及次要结构,红色实线代表动脉、黄色实线代表神经、蓝色实线代表静脉、绿色实线代表淋巴结、基底核等结构;板图结构大小比例符合人体结构一般形态,比如:脉管系统管道直径体现出静脉管径>动脉管径>淋巴管管径,下肢骨较上肢骨粗大等;板图内的位置关系遵循人体解剖学结构,例如:脑干核团形成的功能柱的位置关系,神经系统传导束间的位置关系,肌肉的层次配布,等。

②课中在实验课堂上观察人体标本前,教师先利用前10~15 min时间,在黑板绘制人体器官结构板图复习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对于难点内容减慢绘图速度,用不同角度展示,再辅助虚拟化教学手段讲授。学生用准备好的彩笔跟随教师一起绘图,绘制结束后学生自行标注结构名称等信息。理论知识讲授后,教师再利用30 min左右讲解人体标本,学生跟随教师观察并辨认。最后40 min学生自行观察辨认,教师解答疑问,并检查解剖学绘图作业。

③课后教师选取国内外优秀图谱,针对此次课的难点或重点发布解剖学绘图作业,鼓励学生自行设计解剖学板图。校图作业要求使用专门的本子,注意搭配好人体结构颜色对比、大小比例、位置关系、撰写学习感想,更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个性化简图等,最后教师进行审阅。优秀作业公开展示,供同组学生交流学习。此外,学期末将优秀作业、学习笔记整理成该学期人体解剖学绘图画册并积极宣传,同时方便低年级学生参考复习(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绘制的部分作业

1.3教学评价

1.3.1问卷调查

在实验教学结束后,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提高实验学习效率,是否激发学习兴趣,是否更准确记忆人体结构,是否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是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喜欢系统解剖学,是否获得自信心或愉悦感,是否提高审美能力等8个方面。

1.3.2成绩测试

实验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相同内容的期末实验标本测试,满分为20分,包括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五部分;该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每部分考核4个结构,要求准确书写结构名称,每个结构1分。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学生;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入学年龄分别为(18.52±0.78)岁和(18.49±0.72)岁,两组学生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42);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全国高考入学成绩分别为(498.15±3.43)分和(499.03±1.35)分,两组学生入学成绩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83,P=0.81)。

2.2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给两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在提高实验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准确记忆人体结构、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喜欢系统解剖学、获得自信心或愉悦感、提高审美能力8个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实施解剖学实验课教学问卷调查满意率比较

2.3 两组学生期末实验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的期末标本考试成绩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标本考试成绩分别为(18.91±0.43)分和(15.24±0.27)分,试验组标本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解剖学期末实验成绩比较

3 讨论

系统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具有“奠基石”性质。由于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知识点繁多复杂,而课程学时有限,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甚理想[6-7],各医学院校陆续开展虚拟数字技术为主体的解剖学实验教学,以巩固理论教学知识点,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人体结构,因此虚实结合的解剖学教学成为目前主流的系统解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8]。但是,单纯依赖虚拟化、数字化的解剖学教学是否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改变人们认知规律还值得商榷。

医学生刚进入医学院校,医学知识薄弱,学习方式不适当,很难记住和记准人体结构,导致解剖学实验课学习质量不高,实验考试分数不理想。“板图”教学是人体解剖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绘制的人体结构图,有力地推动了解剖学的发展历程[9-10]。鲁迅在日本学医时,也绘制过许多人体解剖图,可见绘图可有效帮助医学生理解记忆人体结构[11-12]。在以往的传统解剖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形象简单的“板图”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师教学的基本能力素养,也加深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13]。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视频、动画、微课等丰富的自媒体教学手段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逐渐淡化“板图”教学,而代之以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等手段进行教学,虽然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更新,但是长时间的多媒体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无聊和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注意力下降,进而听课效率下降,难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实施“‘板图’为主,‘虚拟’为辅”的标本教学,课前教师参加绘图教学培训学习,查阅解剖学教材图片及图谱等资料,设计人体器官简约板图,反复练习绘制;课中教师讲解标本前在黑板上绘制人体器官简约板图,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图帮助医学生回顾人体结构知识点,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图,调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嘴、动耳,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课后学生梳理人体器官图片,发挥想象再次绘制人体器官,或电脑绘图、或素描、或卡通绘图,各展所长,加深对人体器官结构的印象,同时培养对人体的美感认同,不再恐惧人体标本,更好地理解记忆人体解剖结构,使“板图”教学更好地结合“虚拟”标本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4]。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认为“板图”教学有以下优势:①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绘制人体简约图片,可以改善沉闷的教学环境,使复杂的解剖知识直观化,体现解剖学形态学课程特色,教学效果丝毫不差于多媒体教学[15]。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多感官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17]。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讲解标本前绘制图片,梳理回顾理论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人体解剖结构[18],最后学生绘图形成一本人体器官结构画册,帮助其复习期末实验考试和其他课程的学习。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机械性背诵模式,没有形成思考过程[19],导致以后学习其他课程或进入临床课程的时候,忘记了解剖知识,减弱其解剖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绘图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不断思考人体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毗邻,引导学生对解剖知识产生怀疑和批判思维,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解决,扩大知识的学习领域,提升学习知识的严谨求实态度。⑤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质和教学成就感。教师通过培训和查阅资料学习,不断设计练习绘图,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利用一根粉笔轻松讲授解剖课程,得到学生的称赞和崇拜,增加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也体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美感[20]。通过一幅幅人体解剖图片的绘制,查阅资料及颜色搭配、大小比例等合理设计,提高教师和学生从内心对人体器官美感的认同感,让学生喜欢上解剖课,轻松愉快地学好系统解剖学。⑦增进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教师绘图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眼神交流、语言交流,绘图后师生之间的绘图沟通等,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

虽然该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的过程和调查中笔者也发现,解剖学“板图”教学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师生均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教师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设计板图,在课堂绘图也占用较多时间;学生在课下绘制图片也占用较多休息时间。②多媒体教学可以快速展示人体不同方位的解剖结构,而板图展示人体器官结构的不同方位有限。板图绘制的二维图像立体感不强,学生空间思维感弱,很难超越人体数字技术绘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重点和难点图片进行绘制,减少占用学生课后时间。另外,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剖学教学可利用“板图”教学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解剖学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在解剖学实验课实施“‘板图’为主,‘虚拟’为辅”的标本教学,改善了沉闷的课堂环境,将人体解剖学知识由复杂变简单、由抽象变直观、由理性变感性,使人体解剖学知识不再枯燥无趣,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提升其学习专注力,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解剖学绘图标本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垂涎三尺
“解剖学”中文译名的由来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