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人遗制》小木作版门形制装饰研究
2022-10-08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张娅妮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张娅妮
《梓人遗制》的作者是金末元初万泉县(今山西省万荣县)的一位木工薛景石,这部专著记叙了木制机具和建筑上小木作构件形制、尺寸、用料和功限。作为《营造法式》之后重要的文献资料,其中所载小木作内容,记叙了格子门和版门的形制、尺寸、用料和功限等,是宋金时期民居门制的典范。格子门比例构成规范,菱花图案多样,混制样式灵活,障水板上壸门装饰模式化,版门形制成熟,构件装饰化,为明清建筑门制规范形成奠定重要基础。
一、《梓人遗制》素版门形制研究
(一)《梓人遗制》民居版门形制特征
《梓人遗制》小木作中的版门为民居版门做法,与官式版门在构成及做法规范上基本一致,但是一方面,由于建筑体量较小,开间较低窄,局部的构件尺寸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民居建筑相比官式建筑更为灵活,构件更为实用,装饰性更强一些。“《梓人遗制》小木作制度考析”中对版门做出了复原图(图1、图2)。
图1 《梓人遗制》小木作“素版门”
图2 《梓人遗制》版门复原
一是门桯的增加,门桯意为门扇框,包围在立颊和门额之外。《营造法式》中的版门没有门桯之说,《梓人遗制》记载“门高一尺,桯广八分,厚四分(桯谓之门扇框)”。将格子门门框的设计方式运用到版门中,不同的是,格子门是回形门桯,版门门扇下方有地栿的设置,门桯下方不封闭,整体为半围合的形式。根据墓葬实例可知,门桯混制多样,既可采取通混样式,又可采用出线压边线的样式。《梓人遗制》版门取消了版门立颊两侧的榑柱,门桯相当于在榑柱之上对门扇、门额、立颊做出围合之态,愈加重视版门的整体构造。
二是脑楣和立楣的增加,《梓人遗制》记载“立楣长厚与立颊同,厚则加立颊之广,门高一尺则广加立颊一分之广,割角混向里。脑楣广厚与立楣同,长则与门额齐,脑楣、立楣减立颊之厚,不得加其立颊。”脑楣位于门额之下,立楣位于脑楣之下,立颊内侧,形成将门扇半围合的线脚装饰。脑楣与立楣的设置,和版门的其它构件不做结构上的支撑之用,无实用功能,装饰寓意明显。
三是门额加宽,《梓人遗制》记载“额,门高一尺广一寸六分厚四分,长随门扇两颊之外。如额长一尺则颊外引出一寸至一寸二分。”《营造法式》版门的额为“长随间之广,其广八分,厚三分。(双卯入柱)”一方面《梓人遗制》门额在宽度与厚度上尺寸增加很多,另一方面关于额伸出两侧立颊之外(与门桯及立柱相交部分)的尺寸规范明确,固定仔细,可见额在门上装饰作用的提升。根据发现的相关墓葬砖雕壁画,证明门额加宽的做法在当时较为流行。如山西省长子县小关村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年)的壁画墓,墓室北壁画有版门,门额明显较宽。
(二)宋金元墓葬中的民居版门实例
山西夏县上牛宋墓(1056年)北壁和西壁的版门,设有桯,无脑楣和立楣构件,额较宽。以白沙宋墓一号墓(1099年)为例,后室北壁的版门构造上已经出现了桯、脑楣和立楣构件,而且桯表现为两层(图3),额宽度与立颊一致。开化寺宋代壁画上有一处版门,设有桯和脑楣立楣构件,可知北宋时期建筑小木作版门门扇框的设置已较为成熟,但在脑楣和立楣的构件上还未形成规范,在额的宽度上还未形成后期较为流行的宽额做法。《营造法式》成书于1103年,应是对这种做法没有收录。金元墓葬中的版门形制与《梓人遗制》文献所载十分接近,可见版门形制逐渐成熟,门桯、脑楣、立楣、宽额做法已成模式。如侯马101号金墓墓室北壁的版门,大李金代纪年墓(断砌造)墓门以及稷山马村金墓中的版门(图4)。
图3 白沙宋墓一号墓后室北壁的版门
图4 稷山马村金墓中的版门
(三)宋金元建筑中的版门形制演变
小型官式建筑、宗教建筑在形制上和民居建筑差别不大,从晋南以及晋东南地区现存的元代宗教建筑实例中可发现,版门形制规范也基本符合《梓人遗制》文献所载,如位于河津市樊村镇古垛村的后土庙,创建于元贞二年,现存的元代大殿面宽三间,中间设有版门,两侧各开有一扇直棂窗。位于垣曲县皋落乡埝堆村的玉皇庙,创建的具体年代不详,现存的元代大殿面宽三间,中间设有版门,两侧各开有一扇直棂窗。位于稷山县马村西侧的青龙寺,现存的大殿和腰殿均为元代建筑,设有版门和直棂窗。位于垣曲县北阳村的元代建筑二郎庙北殿,面阔三间,当心间开有版门,两侧间开有直棂窗。
二、《梓人遗制》版门装饰特征
(一)宋金元版门上门簪的样式演变
《梓人遗制》文字记载“门簪高与楣同(或高),方广四分,内栓鸡栖木。两楣之内分为四分,两壁各留半分,合心安簪两枚。如安四枚者,两簪合心内再分为三分,更安簪两枚。”依据文字和图样,素版门门簪呈方形、不规则云形或花瓣形,依据更多的墓葬实例可知,宋代早期,门簪多为方形,圆形或者简单的四瓣花样式,如山西新绛三林镇宋代砖雕一号墓版门有两枚四瓣花门簪,河南白沙宋墓一号墓以及三号墓中的版门上设有圆形和四瓣花式样门簪。河北井陉柿庄宋墓群中的墓室版门门簪也多为这几种式样。
发展到金元时期,版门门簪形式多样,各式几何形、花瓣形以及云形等,有的为素面,有的在素面上进行雕花。门簪的数量多为两个或四个。如襄汾县上庄村金墓东北壁装饰有两枚方形门簪。山西长子县小关村的金代壁画墓,墓室的东壁和西壁以及襄汾县西郭村金墓后室北壁的版门门额上设有两枚四瓣花(四叶)形门簪。侯马乔村金元墓北壁,侯马牛村M1金墓北壁以及夏县上冯M1金墓南壁4版门额上设素面菱形门簪。侯马牛村M1金墓的墓门门额上设菱形雕花门簪。侯马牛村西壁中间的门、夏县西阴金墓北壁和西壁的当心间版门、夏县上冯M2南壁版门门额上设米字形花瓣门簪。侯马大李金代纪年墓断砌造墓门门额上设八瓣圆形花式样门簪。侯马乔村金元墓的东壁版门上设云形门簪。在汾阳东龙观宋金壁画墓,M6西南壁版门上设有两枚写实莲花门簪,汾阳高级护理中学金墓M5西南壁版门上设有两枚花卉门簪,雕刻十分精致。
(二)版门上立体花瓣状的浮枢样式
门钉形似水面上的水泡,所以宋朝称门钉为浮沤、浮枢。版门的门扇需要固定在门后的楅上,因此门扇上方布满铁钉,为了隐藏铁钉痕迹,装饰有浮枢。在北魏之前出土的相关青铜器以及画像石的门像资料上,大多具有铺首或门环,而没有门钉。“目前所知,最早在门上使用门钉并且有准确年代记载的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的宋绍祖墓”,明间的墓门上每扇各设有三排五列门钉,其中第二排靠近门扇开合处的一个门钉为莲花状。其余各间门钉设置则无规律,纵横不齐。根据目前考古资料,门钉早期多用于寺庙建筑且多出现在少数民族的墓中,如太原北齐库狄业墓,北周粟特人康业墓葬,北周婆罗门后裔李诞墓等,可见此种装饰与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以及宗教传入有关。门钉在民居上的应用规制经历过由北魏的发展变化到唐代的形成规制,宋金元时期,门钉在民居建筑版门上的应用已较为成熟,门钉花瓣形式多样,宗教寓意减弱,装饰性愈加突出。
《梓人遗制》素版门的门钉为圆钉,转道门的门钉为梅花钉,装饰性更强一些。宋金元时期版门的门钉多为圆钉和花瓣钉,如侯马市交电二级站金墓甬道两壁的版门上设有圆钉。“河南洛阳道北金墓”墓室北壁设有一扇版门,每个门扇上各设有五排三列十五枚六瓣花门钉。侯马金代董氏墓墓门的两个门扇上各设有四排五列梅花钉,襄汾县西郭村金墓北壁版门,每个门扇上各三排三列六瓣形门钉。夏县西阴金墓北壁的当心间版门,每个门扇各三排三列,共18枚八瓣莲花状门钉,西壁与之相同。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的一座山西晋城墓,前室转道版门的两个门扇上各有五排五列二十五枚六瓣梅花钉,十分精致(图5)。
图5 晋城金墓六瓣花门钉
(三)版门上六菱花式样的铺首衔环
铺首衔环是我国古代建筑门扇上常用的实用装饰构件,追溯其图案源流,铺首早期为立体兽面,多为变形的牛、羊、龙等形象,西周早期,铺首与衔环开始结合,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出现在青铜器上,两汉时期,厚葬风气盛行,不仅青铜器和玉器上出现铺首衔环,而且平面化的兽面形象被广泛应用在画像石墓门之上,铺首呈兽面、人面、神像等多种形态。魏晋之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兽面开始与忍冬、对鸟、佛教名山以及佛教人物共同组合成铺首形象。”门扇之上出现了莲花及狮子样式的铺首衔环。隋唐时期,铺首多采用逼真、威严的狮子形象,宋金元时期,除了兽面铺首外,还有各式素面、几何以及花瓣铺首,呈现典雅、自然的特点,发展到明清,铺首样式更为多样,宗教寓意减弱,装饰特征明显,铺首也不具威严的形态,吉祥寓意增强,逐渐世俗化。
《梓人遗制》所载素版门的铺首样式为花瓣铺首,本寓意辟邪防御的兽面铺首到植物铺首的转变体现了时代纹样运用的流行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大融合,带来了忍冬纹、莲花纹等外域植物纹样,唐代在吸收外来纹样的基础上,形成了卷草纹、朵花纹等本地特色的纹样,宋代,纹样精致典雅,建筑构件上的植物装饰已形成模式化。金元少数民族也受到宋文化的影响,从山西金元墓葬中发现不少实例,如“侯马65H4M102金墓”门洞两侧各有一门扇,上安一六瓣花铺首衔环,两层花瓣都呈圆润朵花状。以及“晋光药厂M1墓”甬道门,“侯马金代董氏墓”墓门的两个门扇上各设有一枚六棱花环饰。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的一座山西晋城墓,前室转道版门的两个门扇上各有一六瓣花铺首,没有门环,贴于门上的花瓣呈莲花状,鼓起的花瓣呈朵花状(图6)。
图6 晋城金墓六瓣花铺首
(四)版门门扇四角处的燕尾状合页
《梓人遗制》素版门与转道门图样显示门扇上下四角均为燕尾状铁页,山西稷山青龙寺腰殿北向版门和大殿南向版门各设有四片素面燕尾状合页,前者燕尾形态宽大,固定的铆钉也比较大,后者相对较小。山西洪洞广胜寺明代韦陀殿的版门现存三片铁合页,尾部呈燕尾状,合页上刻镂空莲花。
在金墓中发现版门上多采用此种形制的合页如晋光药厂墓甬道门,侯马乔村金元墓北壁版门,山西新绛三林镇宋代砖雕一号墓版门等。河南“洛阳道北金墓”墓室北壁的版门抱角呈燕尾状,向里圆润收口,中部刻有菱形,两侧有铆钉装饰。
三、《梓人遗制》转道门形制研究
(一)《梓人遗制》转道门形制解读
《梓人遗制》所载版门图样中除了素版门制,还有一页转道门制,文字记载仅有一句,“如是转道破混撺尖夹额华版细造,更加素版门备功。”根据图样可知,“夹额华版”的意思是在立颊与额的部分空间加上华版,门额和立颊呈九十度,形成半围合带状,意为“转道”。华版由多块版组成,华版与版与版相交处用破混心柱连接,华版与门额之间,与立颊之间以细长木条分隔,心柱与细长木条和脑楣立楣呈“撺尖”相交。
华版意为雕刻华丽的木板,转道门图样华版上刻有莲花纹、卷草纹和如意纹等,纹样与格子门腰华板纹样相似,《梓人遗制》格子门腰华板图样相对《营造法式》较为简单,题材主要为莲花纹和叶纹。门额设有四枚云形门簪,门扇四角安有四个锯齿状合页,方便转动,避免磨损,两个门扇上方各有四排七列二十八枚梅花钉,各设有一个八菱花门环。转道门不仅具有素版门“桯”“脑楣”“立楣”等构件,增加的转道护版也具有格子门腰华板的特征,极为奢华,极为费工(图7)。
图7 《梓人遗制》“转道门”
图8 晋城金墓转道门
(二)《梓人遗制》转道门墓葬实例
转道门形制复杂,目前没有发现地上建筑转道门现存实例,但是在金墓中发现了转道门实例,该墓位于山西晋城市郝匠社区,是砖砌仿木结构双室墓,转道门位于前室一壁,设有门桯,门扇、石砧、额、门簪、脑楣和立楣等,额加宽,在门额和立颊上施以转道华版,雕刻精致花纹。不同于文献的有三处,一为此门在门簪后面的额上也雕刻花纹,二为文献上,立颊局部面积施以华版,靠近门框一侧还有素面的立颊空间,而此门,立颊部分没有空余,全部雕饰花纹。三为此门华版之间没有用心柱隔开,图案更具连续性。额上设有四枚门簪,中间两枚为八瓣花式样,两边的为四叶纹式样,两个门扇上方各有五排五列二十五枚六瓣梅花钉,各设有一个六菱花门环,门钉和门环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精致立体的多层花瓣式样。
转道门虽未在《营造法式》中有所记载,但在北宋时期,转道门的形制已经在墓门上有所运用,如白沙宋墓一号墓(纪年1099年)前室南壁的墓门,拱形门洞外侧形成转道,上刻缠枝纹,纹样形式构成成熟。至金元时期,转道门形式的墓门运用已成模式,转道华版和门额的处理十分灵活,华版上刻纹样相比北宋时期,多为莲花和牡丹,更为世俗化。如侯马102号金墓后室南壁墓门,门洞作壸门状,两侧各刻有一个花瓶,向上伸出缠枝牡丹,上方还有两个童子在嬉戏。侯马晋光药厂墓南壁西侧的墓门,两侧立颊和抹角形门额上刻有荷花和荷叶,门扇刻于墓道两壁,不能开合,“每扇版门上刻门钉四路,每路五枚,上雕门环一具,肘板上下雕燕尾形铁叶抱角。”侯马市交电二级站金墓的南壁东侧夹道上方刻有转道门,上部同样刻着缠枝莲花,不能开合的门扇刻于墓道两壁,“门面各饰门钉四排,计二十个,门环一副。”
四、结语
《梓人遗制》作为重要的民居小木作文献,所载版门图样,其中素版门整体形制成熟,构件呈现装饰化演变特征,转道门雕饰华丽,使用可追溯到唐以前,装饰题材已从缠枝葡萄纹、卷草纹等异域宗教纹样演变为牡丹、莲花等模式化的世俗图案。通过大量的遗存文物实例印证,见证了宋元时期小木作技艺的成熟与发展,是研究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依据和参照。在时间跨度上,有利于我们发现北宋末年至元代初期百余年内,小木作制度的变化,形成木作制度在历史发展上的连贯性。在适用地域及范围上,和《营造法式》存在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宋金元时期北方建筑的样貌,尤其是山西、河北、河南以及陕西一带,通过了解金元之际民居的小木作形制,进一步了解建筑所赋予的当地文化,挖掘背后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拓展在中国建筑史、设计史的地位。此研究还将应用于晋冀豫陕等中原地区宋金元时期的建筑中小木作的修缮,乃至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①陈捷,张昕.《梓人遗制》小木作制度考析[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1(00).
②朱庆征.门钉的起源发展与礼制关系考略[C].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北京:中国紫禁城学会,2007.
③张建文.洛阳道北金代砖雕墓[J].文物,2002(9).
④李文娟.中国铺首衔环源流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