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现代陶艺》课程价值研究
——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0-08顾逸萱

江苏陶瓷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代陶艺视域陶艺

顾逸萱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宜兴 214206)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大意义。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并不是一个刻意教条的过程,需要做到具体的行业具体分析、具体的课程具体分析、具体的班级具体分析。

在后疫情时代,针对于手工艺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更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与职业要求,对育人目标做到更万全的应对与反思,力求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

为了追求学生数据资料及目前成果的客观可靠,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学院《现代陶艺》课程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现代陶艺》课程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陶艺发展的历史、现状,通过认识这段文化,并通过实际操作从揉泥、成型再到装饰、施釉、烧成全方位的学习,让学生对陶艺有更深刻的体验和了解,最终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现代陶艺》课程是对陶瓷造型基础课程的深入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为今后的综合设计制作和毕业创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石。《现代陶艺》作为承上启下的一门核心课程,需要以全面的育人视角,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从技能到思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思政融入《现代陶艺》的必要性、显性价值以及附加隐形价值这三大方面来论述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现代陶艺》课程的价值研究。

1 思政融入《现代陶艺》的必要性

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陶瓷学院实践教学,团队教师积极践行课程改革,贯彻以学生为本理念,改变传统固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现代陶艺》课程。据统计:本课程累计开设年限17年,授课对象为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美术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累计授课学生1 700人左右,毕业生将成为宜兴等陶瓷产区新一代的陶瓷行业从业者,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职业素养是时代迫切所需的。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现代陶艺》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固有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能够转变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陶瓷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2 “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现代陶艺》课程的显性价值

(1)通过在“中国知网”关于“陶艺”、“课程思政”关键词的搜索,现无陶艺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相关期刊与学术论文数据。此外,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这份报告无论是在时效性还是调研的精准度上,虽给艺术类课程提供了最新的参考,但针对性的《现代陶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还未系统研究整理。

在目前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已有意识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因此,通过可持续性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成果总结,可以进一步设计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最终课程辐射受益于全体学生。

(2)《现代陶艺》课程进一步对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在宜兴着重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利用宜兴独特的陶瓷优势,将传统陶瓷工艺作为载体,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文化自信(陶瓷·国家非遗)、人文精神(传统文化元素)、家国情怀(党史礼赞)、科学精神(陶瓷工艺技术研究)、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

从学生的成长、成才来看,在引导学生在了解陶瓷工艺与设计过程中,学生技艺上有所传承,学生创造力有效提高,学生摆脱固有思维,在学习上不吃老本、勇于创作,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长久。其次,树立工匠精神、科学理想信念,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自觉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传承与发扬陶瓷文化的历史使命,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的作品。

3 “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现代陶艺》课程的附加隐形价值成果

(1)现代化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及课堂需要,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多种媒体参与教学,教师可以跨越空间地点的限制,通过定期检查、交流探讨、信息有效反馈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直观掌握陶瓷创作流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更进一步方便老师的授课以及学生的学习。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为了更好的衔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模式,教学团队创建《现代陶艺》职教云在线平台,教学视频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及时更新,可供全体教师用于教学活动,为学生、社会人员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在更进一步丰富网络线上资源的同时,也为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及学习提供方便,使学生跨越空间及时间的限制,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

此外,通过创建线上平台,教学任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线下陶瓷创作课堂各自的优势均得到更大的利用。基础技能的掌握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线下课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教学内容得以延伸和拓展,教学成果显著,收获了良好口碑。

(2)教师对于课堂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现代陶艺》专业课显现出实质效果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考察等方法对课程思政元素在《现代陶艺》课程中的运用现状做调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实际课堂教学,综合分析团队教师在《现代陶艺》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案例,总结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科学设计《现代陶艺》课程思政体系课程的具体方法,将德育工作渗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分析研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的成果案例数据,分析《现代陶艺》课程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案例总结,为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提供真实案例等等,这些研究思路以及相关实践非常有助于提高教师以生为本的思政意识,并且用时代的发展观来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并不断总结经验。这些现象对于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学院为例,从思政融入《现代陶艺》的必要性、直接成果以及附加成果这三大方面来论述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现代陶艺》课程的价值研究。教学成果的显现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孕育,需要在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教学环节及细节中去体现,育人元素也并非只存在于课堂之中,而是应该从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去引领学生。

同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想取得“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果,必须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将传统意义上刻板的思政元素以活泼生动的方式融入教学。特别是针对陶瓷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将思政元素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文化、鉴赏、工艺、创作、烧成等相关的方面,如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采用信息化手段等方式,使学生入耳、入眼从而入脑,以促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效果。

猜你喜欢

现代陶艺视域陶艺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现代陶艺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培养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