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肋骨骨折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10-07王荣
王 荣
(宜兴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江苏 无锡 214200)
骨折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也是医院中经常接诊的一类患者。在骨折中,有较多的类型,其中肋骨骨折就是常见的一种[1]。位于胸部两侧的弧形小骨就是肋骨,它平分于胸部两侧,后连胸椎、前接胸骨,构成了我们的胸廓。胸廓中有食管、气管、心脏、肺脏等重要脏器组织,在肋骨之间的肌肉组织则为肋间肌,在肋间内肌收缩过程中,就会引起我们的胸腔前后以及上下径产生改变,这种改变会影响胸腔的容积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进行正常的呼吸运动。肋骨的作用就在于维持胸廓的稳定性以及完整性,从而使机体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肋骨还能起到保护胸廓内重要脏器及组织的重要作用[2]。我们的骨骼虽然坚硬,但也常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受损,当机体受到外界暴力作用的影响,就会导致骨折。而肋骨骨折发生的原因也多是与暴力因素相关,受间接或直接暴力冲击于肋骨部位的影响,就可能引起肋骨的断裂,导致肋骨部位的完整性、连续性等方面被破坏。此外一些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或体质较差的患者,在打喷嚏或剧烈咳嗽时也可能引起肋骨骨折[3]。肋骨骨折的发生是机体受创的表现,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胸外伤疾病,患者在发生这类骨折后,还通常易合并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肋软骨骨折的情况,若患者创伤严重或未及时得到治疗,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休克、肺挫裂伤、脏器损伤等情况,若情况危及者还可能造成死亡[4]。肋骨骨折也有不同类型,临床在治疗中,也常根据累及的患者不同肋骨数量进行分型,有多根单处肋骨骨折(multiple single rib fractures,MSRF)、多根多处肋骨骨折(multiple rib fractures,MRF)、单根多处骨折类型(single multiple rib fracture,SMRF)及单根单处骨折(single single rib fracture,SSRF),需根据患者不同类型开展对症治疗[5]。因此为患者选择有效的诊断方式,早期明确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十分重要,有效的治疗下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能降低死亡率。在诊断中,过去医院常采用的方式为X线检查,这种诊断方式下,一旦遇到患者存在合并其他胸部损伤的情况,如存在骨折位移,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情况时,就会导致对骨折征造成掩盖,从而通过X线检查下可能引起误诊、漏诊,无法有效诊断出骨折情况[6]。在医疗技术的进步之下,如今临床上将64排128层CT 3DRT广泛应用于骨折的诊断中,这种诊断方式具有扫描速度快、薄层、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等特点,在应用下还能够通过多种重建技术,从而对骨折部位进行动态的、多角度的观察,对于辨别患者的骨折情况效果更好。为进一步探究这种方式的诊断效果,本研究就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1月宜兴市 中 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女性33例,男性47例;年龄为25~68岁,平均(48.92±16.8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31例、高处坠落致伤15例、硬物撞击致伤14例、建筑事故致伤10例,其他原因致伤10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外伤。
纳入标准:①精神正常,无沟通障碍者;②所有患者均全面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患者;②重要脏器病变严重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以及128层螺旋CT 3DRT检查。X线检查:为患者应用X线摄片方式开展诊断,应用X线摄影机进行诊断,对患者的位置进行指导,使保持站立的位置。在固定好患者的检查位置后,对参数进行调节,调节电压为80~120 kV,焦距调节为180 cm,使胸部正位片电流保持在10~15 mAs,调节斜位片电流为15~20 mAs,AEC自动曝光控制系统自动调整X线剂量。曝光摄影后对图像进行读取分析。同时为其采用128层螺旋CT 3DRT检查,对患者的检查体位进行调整,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诊断。在为患者诊断过程中,使患者采用双手抱头的姿势,进行扫描,首先对患者的头部开展扫描,此后再逐一扫描胸部部位,直至扫描至肋膈角以下。在为患者进行扫描过程中,需要对参数进行调节后再开展检查工作,螺距需调节为1.2∶1,层厚调节为6.0 mm,电压保持在120 kV,使用CARE Dose4D mAs实时自动调整,调节图像重建层厚为0.6 mm。在完成扫描后传输图像数据到电脑中进行处理及分析,此后通过使用3DRT技术对患者的诊断图像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肋骨骨折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8层螺旋CT 3DRT检查的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同时在不同诊断方式下,对于不同类型骨折情况的检查显示,128层螺旋CT 3DRT检查的单根骨折及多根肋骨骨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对比[n(%)]
3 讨论
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好发于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呼吸受限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采用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血胸、肺挫伤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肋骨具有弯曲、扁细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是组成胸廓的关键部分之一[7]。肋骨的活动度小,若患者在外力冲击的影响下,对胸部位置造成冲撞,则极易出现骨折。肋骨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是胸外伤疾病中的常见类型,根据临床统计结果显示,肋骨骨折约占据胸外伤疾病的78%左右[8]。肋骨骨折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的肿胀畸形、局部疼痛或引起患者出现反复呼吸的情况。发生肋骨骨折后,还可能对一些重要部位的器官造成损伤,如可能累及血管、肋间神经,从而引起出血及胸痛,还可能对呼吸循环功能造成影响,可能对胸壁造成损伤,引起胸壁畸形等情况[9]。由于患者所受外伤因素的差异,因此骨折情况也存在一些差异,如患者为受到间接暴力影响而造成的疾病,发生骨折的部位多位于中间位置,而发生断裂处则多会移至胸外位置,可能会导致断裂的骨折端刺破胸壁软组织。在直接暴力影响下导致的骨折,则可能造成断裂的部位移到胸廓内部,从而引起胸膜组织、肺部等部位被刺破,可能引起血胸、气胸等症状[10]。患者肋骨骨折的分类不同也就意味着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因此在临床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也有一定差异[11]。越早为患者开展诊断及治疗对患者十分重要。临床主要通过影像学辅助检查、病史检查等进行诊断[12]。目前临床常用的方式有CT诊断及X线检查,通过检查了解患者胸廓中的密度改变情况、肺组织形态、骨骼情况等。X线检查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应用数字转化器、影像板等转化所获取的射线信息进行诊断,常被应用于胸部、胃肠道疾病、骨骼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中。但是这种诊断方式下,极易被一些组织的重叠影像所干扰,易造成漏诊误诊等情况[13]。
128层螺旋CT空间分辨率及纵轴覆盖范围增大,球管旋转速度不断提高,使短时间内大范围扫描成为可能。通过容积扫描,可以获得扫描范围内所有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后,可以从任意角度、任意方位进行观察,常用的方法有多方位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VRT)及曲面重建(CPR)等。通过各种重建技术,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并可以提高微小病变及隐匿性病变的显示率。此外,128层CT 3DRT的诊断速度很快,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较大的扫描范围,通过这种方式下,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微细的解剖结构及一些微小的病变,且能够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多方位重建,将各种不同的病变形态更为清晰地显示出来,也更利于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的病灶部位、骨折数量以及骨折部位对周围的组织结构关系等情况,从而降低漏诊率[14]。
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通过实施128层螺旋CT 3DRT检查,能提升检出率,在本次研究中均显示,128层螺旋CT 3DR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其中骨折中的检查率以及在不同类型骨折中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寅等[15]对160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X线摄片与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二者对于肋骨骨折的诊断效果,结果显示X线诊断发生肋骨骨折总人数132例,64排128层螺旋CT与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人数为160例,由此可见,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准确明显高于常规X线摄片诊断,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肋骨骨折中,128层螺旋CT 3DR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有利于尽早制相关的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