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0-05杨学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移位股骨颈股骨头

杨学勇

河南光山县人民医院骨科 光山 465450

股骨颈骨折属于髋骨骨折类型之一。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够取得确切的内固定效果,但是由于股骨颈的特殊解剖和血液供应,术后易出现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坏死)等,破坏股骨头正常结构,而致患者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且已成为骨科领域的难题[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于我院骨科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有效措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9-01—2021-01我院骨科收治的41例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发生组:男32例,女9例;年龄(47.45±3.21)岁(范围:43~52岁)。另收集同期术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4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未发生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48.37±3.41)岁(范围:44~53岁)。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文献[2]诊断标准。(2)均由同一组医生成功完成空心螺钉内固定术[3]。(3)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骨折前已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2)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酗酒的患者。

1.2研究方法(1)根据《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16)》[4]中的标准判定股骨头坏死:①髋部、臀部或腹股沟区疼痛,偶伴有膝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②MRI检查提示T1W1上呈现带状低信号,或T2W1上出现双线征。③经X线摄片显示股骨头内出现硬化、囊变、新月征等,晚期股骨头呈塌陷状态。符合①和②、③中的任意一项即可判定为股骨头坏死,将其纳入发生组。另收集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2)分析指标:查阅并记录本研究所需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男、女)、合并感染(是、否)、取钉(是、否)、术前骨折移位(是、否)、高血压(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5]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无)、复位质量(采用Garden对线指数判断复位质量,Garden指数片正位<155°或侧位片>180°为复位不满意,复位后Garden指数155°~180°判为复位满意)、创伤至手术的时间。

2 结果

2.1临床特征及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骨折移位、复位质量占比,以及创伤至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感染、取钉、高血压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及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2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骨折移位、复位质量、创伤至手术时间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说明。见表2。 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因素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移位、复位不满意、创伤至手术时间长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影响因素Logistic的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中、老年人群股骨颈骨折常伴有骨质疏松、骨量下降,往往发生在行走摔倒身体扭转着地时;伤后步行严重受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6]。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移位、复位不满意、创伤至手术时间长可能均为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主要原因为:(1)骨折移位往往因强大的暴力导致,会对股骨头周围血管造成较大损伤而影响血供,加重股骨头缺血,而引发股骨头坏死;且骨折移位后关节囊内压力迅速升高,一定程度上加重和提高了股骨头的缺血程度和发生股骨头坏死风险[7]。(2)复位质量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复位不满意可导致股骨颈周围血管变形,不利于股骨颈骨折后局部血供重建,亦无法为断端骨小梁重建提供条件,易造成股骨头颈部生物力学不平衡,增加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风险[8]。(3)发生股骨颈骨折后若不及时手术进行关节囊减压,可导致骨折断端出血引起关节囊内压力持续升高,股骨头血供无法及时恢复,股骨头缺血进一步加重,亦可增加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风险[9]。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发生率。(1)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骨折移位程度分类,对于骨折移位不严重的GardenⅠ型、Ⅱ型、Ⅲ型患者,可采取闭合复位;对于骨折严重移位的GardenⅣ型患者,需采取切开复位,以达到满意复位。(2)文献资料显示,复位质量与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复位不满意患者术后有较高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10]。因此术者和手术团队成员需加强手术操作技巧的培训,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以提高复位质量,避免发生复位不满意情况。(3)对拟诊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需尽快完成影像学检查,一旦确诊为股骨颈骨折,需尽快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尽快实施手术治疗,以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可能与骨折移位、复位不满意、创伤至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临床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出术前准确选择适应证、术中正确操作、术后合理指导患者锻炼等针对性干预方案[11-12],以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移位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微小移位的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保守治疗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