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期发情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

2022-10-03丁志君

中国乳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前列腺素受胎率孕激素

丁志君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新地乡人民政府,新疆昌吉 831700

0 引言

同期发情技术是采用外源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使得奶牛不受繁殖季节的影响,提前进行繁殖生产。奶牛是季节性发情动物,其繁殖机能受季节影响较大。而同期发情技术不仅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提高繁殖率和利用率,还可以实现奶牛在规模化养殖中的集中产犊、批量饲养,使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2]。目前生产中常见的同期发情技术有孕激素类法、前列腺素法(P G F2α)、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结合法[3~5]。本试验采用上述3 种不同的同期发情技术调控未发情奶牛的发情配种时间,筛选出适宜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以提高规模化养殖中奶牛的繁殖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在新疆某牛场,随机挑选出120 头产后80 天未发情奶牛,分为三组:A组为孕激素处理组,采用阴道栓法将阴道栓(将孕酮作为同期发情剂)放置入母牛阴道,14 天后撤栓;B组为前列腺素处理组,在试验开始第1天和第12天,每头奶牛分别肌内注射前列腺素20 mL;C组为激素混合处理组,先埋置阴道栓,7 天后撤栓时,每头奶牛肌内注射前列腺20 mL/天,注射1~2 天。试验期间所有试验奶牛保持一致的饲养管理条件。

1.2 试验方法

给药后观察各组奶牛的发情情况,以稳定接受爬跨,判定为发情。选择活力/密度>0.7的种公牛精液,使用30 ℃预热的西域春脱脂牛奶作为稀释剂,将精液稀释5~10 倍(稀释后精液活力>0.5,精子密度>4×108个/mL),置于30 ℃恒温水浴锅内备用。各组奶牛在停药后经子宫颈口输精2 次,授精后用直肠检查法对母牛进行妊娠检查,统计每组奶牛的受胎率。

受胎率(%)=妊娠母牛数/受配母牛数×100%。

1.3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 201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采用SPSS 23.0进行差异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不显著。

2 结果

2.1 不同处理方法对奶牛发情效果的影响

不同处理组奶牛的发情情况见表1,A组、B组、C组的发情率分别为72.50%、80.00%、87.50%。A组和B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

表1 各组奶牛同期发情情况

2.2 不同处理方法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

各组受胎率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A组、B组、C组的受胎率分别为62.07%、65.63%、68.57%。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的受胎率高于其余两组。

表2 各组奶牛受孕情况

3 讨论

3.1 不同处理方法对发情效果和受胎率的影响

奶牛的发情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孕激素(天然或合成形式的黄体酮)可以抑制奶牛卵泡的发育,造成人为黄体期,其使用包括埋植法和阴道栓塞法。本试验A组采用了阴道栓塞法进行给药,即将含有孕激素的发泡硅橡胶棒状阴道栓(CIDR)置于奶牛阴道中,从而提高阴道的孕激素水平;作用一定时间后同时停药,以使牛群达到同期发情。本试验B组采用肌内注射前列腺素类制剂的处理方法,其中PGF2α可以促进黄体退化,缩短黄体期,使孕酮水平下降,从而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6]。但单次给药通常对黄体没有作用,在生产中通常在初始处理后第9天或第10天的时候进行第二次肌注给药。本试验C组采用先埋置CIDR阴道栓,撤栓后肌内注射PGF2α的方式。结果表明,C组发情率为87.5%,受胎率为68.57%,同期发情效果较其他两组更好。原因可能是CIDR和PGF2α合用增加了卵泡直径,降低了孕酮浓度,但不影响发情反应和排卵时间[7]。

3.2 影响同期发情的因素

3.2.1 发情周期

奶牛的平均发情周期为21 天,分为4 个阶段:发情前期、发情盛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8]。发情的过程是子宫内分泌溶解黄体的物质,而后使卵巢上的黄体退化,外周血中的黄体酮含量逐渐下降,促黄体素和卵泡激素的含量逐渐上升,进而促进卵泡的发育[9]。发情期间奶牛会出现行为上的变化,如牛精神亢奋,自主接受公牛的爬跨[10]。由于奶牛的生理周期是由激素控制的,因此本试验选择的奶牛基本都处于黄体期,通过延长或缩短黄体期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

3.2.2 季节

奶牛是季节性发情动物,在短日照(早秋至冬末)季节期间会出现规律的自发发情情况,而在长日照(早春至夏末)季节期间进入失情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光照信号由视网膜接收并通过视交叉上核传输给松果体和,导致褪黑激素分泌增加,抑制下丘脑抑制性A15多巴胺神经元,同时刺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从而增加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分泌,刺激卵巢卵泡活动[11]。繁殖季节的第一次排卵发生在LH激增之后,期间黄体期缩短,黄体酮产生减少,此过程是孕酮合成相关基因(例如类固醇生成的急性调节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下调的结果。繁殖季节的第二次排卵以黄体期为特征,但由于孕酮引发不足,排卵期附近的发情行为缺乏。因此,除非使用黄体酮补充剂,否则直到繁殖季节的第3个发情周期才能发生自然交配[12]。本试验在繁殖季节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三组受胎率均在60%以上,说明本试验采用的3 种处理方法均可在奶牛的繁殖季节进行推广应用,此后也将继续探索3 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过渡时期的使用效果。

3.2.3 奶牛体质

本试验发现用不同方法对各组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显示C组发情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而受胎率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奶牛受孕率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是奶牛先天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如阴道狭窄、卵巢畸形等;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奶牛自身体质欠佳,如本身患有疾病或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运动不足、营养不均衡等。研究表明,奶牛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其同期发情的效果,一般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下降,而过于消瘦的奶牛的发情率显著低于体型中等的奶牛[13];另外,当奶牛营养缺乏时,其卵巢活动也会受到抑制[14]。

4 小结

综上所述,CIDR阴道栓塞法(孕激素为发情剂)、前列腺素处理法、CIDR阴道栓和前列腺素联合处理法均能显著提高产后80 天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其中CIDR阴道栓和前列腺素联合使用获得同期发情的效果最佳。

猜你喜欢

前列腺素受胎率孕激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孕激素类药物 什么时候吃 什么时候停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孕激素保胎并非都有必要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浅谈提高母猪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羊受胎率的技术要点
不同外源激素组合模式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