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雕塑”对曲阳雕塑产业的影响

2022-10-02曹铁敬

天工 2022年23期
关键词:石雕雕刻雕塑

曹铁敬

数字雕塑,首先是一种造型技术,其次是一种艺术形式,最后是一种生产技术。数字雕塑就是在虚拟化空间里将艺术“数字化”的一种成型手段、艺术形式,更深意义上代表一种先进科技,代表着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将生产力从传统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数字雕塑的发明与应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工作模式,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审美形式,为雕塑创作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视觉冲击。

一、新科技推动下数字雕塑应用于实践

2021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中国战略和管理研究会、《雕塑》杂志社联合主办,朱尚熹先生担纲策划了“红色基石——庆祝建党百年数字雕塑创作网展”。网展集结了全国各地60多位数字雕塑家,历经3个多月的创作的122件数字雕塑作品。2021年7月,“红色基石”策划组又特约专家委员及所有参赛人员,在北京隆重举行线上展陈开幕式和生动的研讨会,如此规模浩大的数字雕塑“网展”为党的生日献上了厚礼。

非常荣幸,作为曲阳雕塑行业代表之一的我应邀参与了这次创作网展和研讨会。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数字雕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数字雕塑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雕塑的创作和展陈模式。数字雕塑作为一种在虚拟空间的非物质实体的雕塑呈现方式,以它特有的成型手段,快速地压缩、旋转、挤压等,大大缩短了雕塑的制作周期;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字”,并运用数据正确、丰富和精准的造型方式,让雕塑家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更多精细的、精密的雕塑,并且能够实现声、光、电、媒介、场景多元融合的视觉展示,将雕塑投放到适合它的最佳环境,展现出充满意境的效果。这将是雕塑界的一次破旧立新的科技革命,它能够及时有效地探索和实践,印证高科技下雕塑理论的正确与否,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雕塑创作理念与形式,从而促进雕塑事业的更好发展。

二、数字雕塑与传统雕塑的融合探讨

马云曾说:“传统行业大规模地受益于数字技术的转型升级,将会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数据时代的标志。”那么如何将现代数字雕塑的优势与传统雕塑巧妙结合运用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是我们每个雕塑从业者的使命。

首先,我认为传统雕塑造型中文化修养是基础,传统的雕塑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民族情结、哲学理念与思维方式,遵循形式美法则,呈现出当时的工艺和艺术流派,折射出地域文化和历史风情。数字雕塑运用数字科技手段在形式、材料、肌理、意境等方面完成一种人与数字的对话,完全脱离了传统雕塑中“泥性”的语言表达形式,用“数字”塑造出雕塑的体量、韵律、空间和节奏,用数字标准化定格自己的语言。然而,“数字化”不能只停留在生产工具的更新,更多探索的是将“参数化”的工具与传统材料相结合,带来多元化的材料探索。将生产工艺流程进一步拓展,实现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势必会形成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态。数字化雕塑不再拘泥于雕塑的物质形态,而是将雕塑提升为“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境界,从而呈现出更高级的精神体验。

反之,没有传统的理论研究和扎实的艺术实践作为基础,只是盲目地追求现代,没有强大的“文化灵魂”无法溯源,过多的负面影响就是混乱和迷失。著名雕塑评论家陈培一先生曾说:“艺术要回归传统,回归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并非仅仅就是为了单纯地继承传统而回归。”“创新路径有几条:坚守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予以生发,是一种创新;反叛传统,颠覆传统,批判性地继承传统,也是一种创新;借鉴传统,吸收传统,与当代艺术的理论相融合,也是一种创新。”鉴于前辈的谆谆教诲,我们应当将传统雕塑文化沿袭和传承下去,传统雕塑的材质、工艺和技术也将面临一种新的突破,在这个浮躁而快速的时代,更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传统工匠精神。

三、数字雕塑对曲阳雕塑产业的影响

曲阳雕塑不仅是一种艺术形态,更是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曲阳石雕拥有三千年的雕刻历史,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当时石雕造型简练抽象,在圆雕上融入图案装饰,风格独特,其代表作是殷墟出土的石虎、石象 、石牛、石雕人像等。秦汉时期,曲阳石工又用大理石雕刻碑碣等物,其法不一,审石而度势,因势而造型,是典型的大写意风格。到北魏时期,曲阳石雕中的佛像已经独具一格,佛造像庄重优美、线条饱满,又不失严肃威武,形态逼真。曲阳石工相继参与了响堂山石窟的雕凿,从而奠定了曲阳石雕在石窟造像艺术中的地位。唐代,曲阳石雕成为中国汉白玉雕像的巅峰时期。到了元代,曲阳石雕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石匠,杨琼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为总管兴建元大都(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就修建于此时。清末曲阳艺人雕刻的《仙鹤》《干枝梅》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自此“天下咸称曲阳石雕”。民国时期,曲阳石雕的巅峰之作是五台山龙泉寺石牌楼,其以精、宜、巧展示了曲阳雕刻艺术的精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优秀曲阳石刻工匠作为主力,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之后,刘东元带领弟子卢进桥等人承古立新,使古老的石雕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曲阳石雕的传承与发展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特色文化雕塑产业,在艺术长河中展现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当代曲阳雕刻产业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1.1978—2008年(曲阳雕塑产业发展期)

曲阳雕刻产业由民间手工作坊生产发展到企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第一次创业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为曲阳雕刻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大好机会。随后三十年的发展历程,雕塑企业由原来的几家作坊发展到上千家,从业人数号称“十万大军”。雕塑的材料和工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单一的石玉雕、木雕演变为石雕、木雕、金属雕塑、玻璃钢雕塑等,并且雕塑作品种类由单一传统雕塑向多样型转变,如西方雕塑、城市雕塑、建筑构件、架上艺术等。

青石《桥流水不流》 曹铁敬/作

1995年,曲阳县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曲阳作为全国雕刻资源的集散地,不仅具有源远流长的雕刻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技艺精湛的雕刻石匠,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雕塑艺术风格。

2006年5月20日,曲阳石雕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34。

2.2008—2018年(曲阳雕塑产业转型期)

曲阳雕塑产业由世界雕塑生产基地向国际雕塑文化创意中心转变的第二次创业阶段。

2008年3月,中国曲阳雕塑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建设是曲阳雕塑产业的一个转折点。

2010—2011年,引进数字雕刻机以及在曲阳雕塑生产中普及和应用。其间经历了周密的测试改良,最终规模投入生产,提高了生产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数字雕刻机的应用,使曲阳雕塑产业正式进入了转型期。

2011年2月,曲阳现代雕塑文化产业园被政府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使曲阳雕塑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一个新的起点。

2012年6月,在曲阳羊平开发区打造了艺术家部落,促使曲阳雕塑产业由粗放型向文化型、创意型转变。艺术家部落总投资2亿元,占地约130亩,总建筑面积70600平方米,并联合政府和八大美院共同成立了中国曲阳雕塑产业创新联盟,通过大赛、展览、论坛、培训等形式,成为北方雕塑产业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制作、信息交流、展示服务中心,促使曲阳雕刻产业由加工型向创意型转变。

2013年5月,曲阳现代雕塑文化产业园正式动工,该项目总占地1220亩,总建筑面积662 100平方米,被列为“河北省重点项目”,引导曲阳雕塑产业升级发展,促使曲阳雕刻产业加工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2018年9月28日,第八届中国·曲阳国际雕塑(定瓷)文化艺术节在曲阳县尧山羊平雕刻小镇隆重开幕。本届艺术节充分展示了曲阳地域风情和雕刻(定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了国际雕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树立了“世界雕塑艺术之都”的靓丽形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向国际雕塑文化创意中心的转型升级。

3.2018年至今(曲阳雕塑产业的升级换代期)

曲阳雕塑产业由国际雕塑文化创意中心向数字科技化、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提升阶段。

2019年8月28日,第三届河北省雕塑创作高级研修班暨首届河北省数字雕塑研修班成立,数字雕塑的植入给曲阳雕塑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转折。数字雕塑研修班的成立,为曲阳雕塑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培养了大量专业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成为雕塑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数字雕塑作为现代高科技的雕塑创作手段,不但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把雕塑从业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雕塑产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势必成为雕塑产业和雕塑艺术发展的有力推手。

2020年12月20日,河北省雕塑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河北翰鼎雕塑集团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集结了各大美术院校著名艺术家、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术家,根据河北省雕塑文化产业链供需问题的相关领域,推进雕塑产业新型材料的研究与实践,数字雕塑技术及生产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雕塑培训及教学推广,创新型雕塑产品设计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克,从而突破了雕塑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并加快培养平台技术人才等资源,实现了产业内部优质资源重组整合,推动了雕塑产业传承、发展、创新的优质转型升级。

纵览曲阳石雕发展的几个阶段,生产规模由分散性经营向集约化、工业化生产,再到产业链式发展;劳动模式由被动性模仿制造向主动性创新创作,再到数字化科技创新 ;雕塑性能由“日常造物”提升到“品牌化”,再到“形而上”附加值层面,这样的演变过程始终离不开科学文化的驱动,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数字化科技更是创新生产力,雕塑行业发展需求势必会催生出“短平快”的生产模式。“数字化雕塑”就是曲阳雕塑行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的产物。

首先,数字化雕刻机的应用,生产模式由人变成了“人+机器”,在雕塑制作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随后,数字ZB建模、3D建模和3D扫描、3D打印技术的运用,生产模式从雕塑有形变成了“无形+数字”,雕塑数量呈无限增加,实现了产业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专业化。数字雕塑“有形—无形—有形”的转换,改变了传统雕塑工艺的组织结构和资源需求供应链模式,实现了数量、体积、内容等一系列物质与非物质的改变,进一步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雕塑产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了曲阳雕刻产业的发展。因此,数字雕塑科技的进步必将推动雕塑更好地发展。

虽然数字雕塑已经运用到我们的雕塑创作中,并且应用到雕塑作品的展陈和雕塑产品的生产中,给曲阳雕塑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数字化雕塑”的有效利用空间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对艺术美学、创造思维、创新能力进行“数字化”“参数化”的探索研究?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实用产品类文化衍生品?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型作品互动体验型展陈?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传统雕塑行业发展?作为雕塑家,应冷静梳理、分析鉴别,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一定要站在文化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上,秉持科学的态度和利用先进科技的手段,才能更新换代,实现雕塑产业转型升级。

四、结语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每一个产业都有机会成为数字技术驱动的现代产业,数字雕塑对曲阳雕塑产业的冲击与引领也不例外。过去雕塑产业是在设备上、流水线上的投入,现在则是在数字化流程改造的基础上,致力于数字技术和全能人才的投入,利用数字化来驱动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技术与新理念的结合。我们要根植于传统雕塑文脉,再融入新时代的精神和审美观念,为传统雕塑赋予全新的概念,本着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模式,做到稳中求变、变中求胜,全面推动雕塑产业朝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石雕雕刻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雕刻时光
自然雕塑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