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漆艺的文化气质特征及在当代漆艺创作中的表现

2022-10-02林剑华

天工 2022年23期
关键词:漆画漆艺漆器

林剑华

古代漆艺属于传统艺术,这种艺术通过器来体现,在中国美术史与中国工艺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漆艺现状来看,无论是精美的工艺品还是形式多样的漆艺家具,只有经过漆艺师打磨、雕漆及彩绘等各个环节,才能制作而成。传统漆艺品因制作步骤复杂、周期长及成本高等特征,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快节奏的生活需求,面临着淡化乃至缺失,对漆艺艺术而言十分遗憾,让人惋惜。因此,研究传统漆艺的传承迫在眉睫。

一、传统漆艺的发展

漆艺属于艺术门类,这种艺术以天然生漆为媒材,主要涵盖漆画、漆器与漆塑几个方面。在古代,漆艺主要是形容漆器,现代漆画与漆塑为迎合人们所需应运而生。事实上,最早利用漆也是为了实用,创作者同时关注审美和实用,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才产生出辉煌的漆器。新石器时代的朱漆大碗、战国的《乐舞图鸳鸯盒》、汉马王堆的漆棺等,都是传统漆艺的精华,体现出漆艺的发展历程。

1984年,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漆画首次以独立画种展示,标志着漆画正式得到社会认可,不再属于漆器的附庸产品。而漆塑属于漆艺的立体造型,属于漆艺的其他表现形式。漆塑出现比较早,楚墓中的镇墓兽,就是在木雕上用彩漆进行描绘,无论是精神价值还是审美意义均超越其本质。随着漆艺的传承和发展,现代漆艺还出现了漆空间、抽象漆塑等形式。由此可见,漆艺属于综合型艺术类型,不仅具有十分鲜明的独特性,而且还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属于一种典型的综合艺术形式。

二、传统漆艺的文化气质特征

(一)天人合一

从相关文献来看,中华漆艺向来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明代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中,就采用乾坤大道对髹漆工艺进行阐述,利用五行、四时等说法解释漆器的创作工艺,强调漆器应该取法天地造化。古人强调,漆工制作漆器时其灵感源自天地自然,用四时比喻工具,五行比喻材料,利用四时和五行生化万物的思想,通过天时、材美、地气及工巧进行结合,辅以五色,就制造出了漆器。

《楷法》中就有三法之说。第一为师法自然,即巧法造化。漆器造型常见为“象生器”,比如葫芦瓶、兽尊等,以动植物的整体形态为造型,体现出人体的和谐完整,形体上左右对称,将漆器视为完整的生命体,体现出人性的神韵之美。装饰纹样主要取材于鸟兽、人物及花卉等,构图讲究和谐圆满。第二为质则人身,将木胎视为人体的骨骼,用布糊漆视为木胎上着筋,做漆灰视为筋上长肉,髹漆视为肉上附皮,装饰则视为人的眼睛。第三为文象阴阳,在制作漆器初期先阴阳定位,构思该作品的装饰纹样,常用的装饰方法有平纹、凹纹及凸纹。

(二)文质彬彬

古代漆器常用漆树的汁液进行髹涂。采用天然漆精制后,漆品上呈现出半透明红褐色相,涂层呈现出有内涵而厚重的茶褐色,泽漆细腻则揩光。使用栀子汁对原有色相进行冲淡,就具备半透明性,再染罩上图画或花纹的漆胎,就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纹样,既深远又含蓄。再贴上金银箔,罩上透明漆,交叠研磨,让整个漆艺产品如水月镜像,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美感。在制作中,常常对入漆颜料进行限制,严格遴选,更加体现出漆器的含蓄之美,色光柔和,具有一种含蓄蕴藉、深沉典丽的色彩风范。

中国大漆髹饰工艺得到世界认可,传到东南亚、东亚各国,根源是天然漆产自东南亚,天然漆所制作的漆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示出东方文化的神韵。中国漆器的色调深沉典重,审美趣味静穆优雅,处处体现出东方的造型艺术。

(三)博大精深

在中国传统技艺中,漆艺、丝织工艺及陶瓷工艺可谓是博大精深,经过历代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庞大的技艺体系。在这三者中,髹饰工艺又属于最典型的工艺。

古代漆器采用天然漆髹饰,天然漆干固后,通过特殊工艺进行制作,让漆器的软质材料具有可塑性,硬质材料具有雕刻性;而且漆液具有半透明性与高胶黏度,让图文可嵌于漆面,可沉于漆下,可堆于漆上;还能够实现纵深层次的表现;通过填漆磨显技艺,还能得出繁星、松鳞等多种自然纹饰;利用漆汁的快干起皱、稀释流动的性能,还可制作出汉砖般的肌理……由此可见,针对漆汁特征、高超技艺及色泽,都能够实现不同的效果。对各种工艺进行错综组合,又能在其基础上产生出多种工艺效果。漆艺能够随物制宜得以表现,美术的各种题材与形式,都能够被漆艺兼收并蓄,转化成独特的技艺,也体现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气质特征。

(四)与时俱进

漆艺与时俱进,具体体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传统工艺进行整合,坚守天然材料,审美上与时代结合,实现“守正创新”。在时代发展中,漆艺中的漆画从依附工艺美术逐渐成为纯艺术,形成了独立的形态,确定了独立体系。如今,漆艺不但传承传统漆艺,而且还具有包容性与更新能力。鉴于此,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张仃曾经感言,漆画属于中华民族的艺术,是古为今用的美术上最可喜的成果。当然,传统漆艺中手工技艺及功能僵化,都会影响其发展,但是漆艺以漆器、漆装置等各种形式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必然会获得新的荣光,成为中华手工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和审美的标杆。

三、传统漆艺在当代漆艺创作中的表现

当代许多艺术家都在探索漆艺技术,比如油画家、雕塑家及版画家等都致力于这种技艺的探讨。虽然不同专业立足不同,但是在探索中都为漆艺增添了新颖的色彩,更为漆艺赋予了各种生命体现形式,漆画中出现了版画、国画、油画等多种风格;雕塑家创作出漆塑,赋予了时尚造型感。由此可见,现代漆艺不仅传承了传统漆艺,而且还对传统漆艺进行了创新与延伸,赋予现代漆艺创作新的生命。

降龙罗汉(大漆脱胎彩绘)

伏虎罗汉(大漆脱胎彩绘)

举钵罗汉(大漆脱胎彩绘)

骑象罗汉(大漆脱胎彩绘)

(一)传统漆艺技法的传承

传统漆艺技法主要由髹涂与髹饰共同组成。所谓髹涂就是处理漆器的胎体,包括涂生漆、裱布、刮漆灰、涂漆及研磨等各道工序。其中涂生漆,就是在胎体上用工具涂抹上一层薄薄的生漆,避免水分浸入胎体,该工序也被称为胎骨封固;裱布就是将面粉与生漆调和,形成黏合剂,使用细且薄的纱布裱上,避免时间长久胎体凹陷导致漆面产生纹理;刮漆灰涉及一道中灰、两道细灰,同样是避免漆陷而出现纹理;涂漆分成上、中、下涂漆;研磨就是将漆面光泽度消除掉,用水砂纸对漆面平磨,让漆面呈灰色。髹饰是装饰髹涂层,涉及雕漆、堆塑及描绘等技巧。

漆艺技法多种多样,材料丰富,有别于其他技艺的表现手段。在现代漆艺中,并没有对髹涂与髹饰进行严格区分,在任何漆艺技法中都可将髹涂技法当成髹饰技法,这样能够让现代漆艺创作时处理胎体的技法更灵活。将传统髹涂技法与髹饰技法合理结合,能够提高漆器的立体造型,让立体造型表现形式更加自然,让漆器造型的形态更自然。

(二)新漆材的出现和使用

在传统漆艺创作中,生漆是最重要的材料,是漆艺创作的基础。在当代漆艺创作中,出现了化工合成漆,让所用材料的范围更广泛。另外,现代工业材料逐渐成为当代漆艺创作的低胎材料,比如塑料、玻璃钢等。在这方面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四川美术学院的陈恩深教授就进行了大胆尝试,他的漆艺作品《银色与灰色》就是对新漆的使用,陈教授利用化学漆与合成漆开创了当代漆艺技法体系,出现了“拓叶法”“蛋壳多饰法”等技法。

在当代漆艺创作中使用新漆材,能够提高漆艺技法。比如,合成漆与腰果漆不需要阴房就可自然干燥,不需要限制入漆的颜料,使用便利,价格实惠;化学漆具有化学成分,具有不稳定性,两种成分不同的化学漆结合,极易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合理使用,避免出现起皱或跑色等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到漆器的质量。但是认真研究新材料的使用规律,就能产生出新的技法效果。比如西安美院的徐立乾在创作中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的化学漆结合可产生咬漆的效果,与水墨晕染的视觉效果十分相似,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化学漆稀释后,泼洒稀释剂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漆艺文化进行丰富与创新

传统漆艺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特征,同时遵循着艺术性规律。漆艺在体现文化气质特征时,还能将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当代漆艺家创作作品时,必须积极思考创作的理念、地域特色等方面,对传统漆艺传承的同时充分考虑漆艺艺术的创新,对漆艺文化进行丰富与创新,让这种文化紧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当代漆艺师要打破注重工艺美的局限性,拓宽创作思路,尤其要从造型和绘画上下功夫,关注现代人的情感,利用写实、纪实的技法体现主题,用写实的语言创作画面,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当代漆艺代表作品。

综上所述,传统漆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气质特征,在当代漆艺创作中表现形式更丰富。但是,艺术探索永无止境,漆艺的发展还需要漆艺家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从多个层面挖掘其文化气质特征,不断推动漆艺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漆画漆艺漆器
李思思漆画作品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漆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探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蹇然漆艺作品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郭栋、路艳红漆画作品
漆器收藏三问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