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玉石雕刻工艺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22-10-02苏建华

天工 2022年23期
关键词:玉石产业化雕刻

苏建华

一、引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石雕刻文化经久不衰,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到了战国时期制器的目的已超越了礼制的规范,向以生活日用器和佩饰品为主的方向发展。它是人类社会及文明发展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玉石雕刻也逐渐形成规模,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玉雕工艺得到了传承,但是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对美的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如此才能在展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与美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促进传统文化更加深入地传承与发展,进而走向世界舞台,展现中国美。

《龙振一方》 苏建华/作

二、传统玉石雕刻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玉石雕刻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各种机会,加快发展速度。网络的诞生及广泛运用,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基于网络平台发展玉石雕刻产业,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并且,在此过程中,也激发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且还可以设计制作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宝玉石消费不断提升的趋势,对玉雕产业的发展而言是一种机遇。

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第一,现阶段玉石雕刻市场中的产品参差不齐,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假冒产品,对传统玉石雕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第二,大部分产品盲目追求时尚文化,导致玉石产品欠缺一定的文化内涵。第三,国内的玉石消费主要是为了收藏,消费动力不足。所以,深入探究与分析传统玉石雕刻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显得尤为必要,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传统玉石雕刻的美学内涵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玉”有着极其强烈的执念,也始终认为“玉凝聚着天地灵气,标志着权威与君子之德、吉祥如意”。而从玉器本身来看,它不仅反映出了不同时代和阶级的社会意识和生活习俗,还折射出古老艺术精华的光芒。因此无论是从形态上还是寓意上,抑或情感表达上,它都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内涵。玉石雕刻工艺品往往极具欣赏价值,轻于内容,重于美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但通过对玉石作品的研究和观察,它们的雕刻形式与情感表达的方式都是自成一体的,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去评价和约束的。玉石雕刻习惯用概括、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传达作者的内心感受。例如,让不同花期的花朵同时绽放、让日月同时生辉等反映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传统玉石雕刻工艺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当前,社会对玉石雕刻工艺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了玉石的市场价格在不断飙升,人们不仅把玉石作品看作一种欣赏品,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玉石作品的经济价值以及其体现出来的收藏价值。鉴于此,大量的玉石爱好者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购买玉石。玉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具有不可再生性,而要想将普通的玉石变成价值更高的作品,不仅要求该玉石的材质要好,还必须有过硬雕刻工艺且经验丰富的雕刻师予以操作。决定该玉石价值的往往就是雕刻工艺,工艺精湛,雕刻出的作品惟妙惟肖,那么它的市场价值就会非常高。传统的雕刻工艺一般都是指手工雕刻,雕刻师在拿到玉石的时候会先对玉石的质地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玉石的形状和颜色进行设计,最后将其加工成特定的、精致的工艺作品。如前所述,玉石雕刻最终成品的形状、功能如何完全取决于它本身的形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要根据玉石本身的形状去设计和加工,雕刻师还是需要拥有灵活的手工技术,尤其是切割玉石底部或者是对玉石进行不规则切割时,更需要手工操作技术的灵活性。这是与机器切割最大的不同点,也正是因为手工技术的灵活性,手工切割和加工的玉石作品更受欢迎。但是手工操作难度较大、工期较长,导致很多新一代的手艺人基本上都用机器来代替,纯手工的作品也因此愈显珍贵。

传统玉石雕刻产业化发展存在着诸多瓶颈,如文化产业的专业性特征十分明显,但是当前相关文化产业管理者的数量却不足,在对市场的认知方面较为模糊。除此之外,一些文化企业自身的规模较小,经济收益较低。

五、传统玉石雕刻工艺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规划

当前玉石雕刻产业化发展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零散的全手工操作,一般这类型的产业不是开放式的;另一种是手工与机器结合的产业,像切割这类操作基本上都会通过机器来完成,其他环节手工操作。不论哪一种类型,产业规模都不是很大,都类似于家庭作坊式的,对新的生产工艺应用不多。加上每个手艺人在自己专业技能的领域内有所成就,但是对其他工艺环节或许不太懂、不太专业,这就影响了产业格局的构建;另外,相关部门对该产业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没有针对玉石市场做出统一的规划和部署,比如,人才培育机制、国内外技术及资源的借鉴与融合,玉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这些都没有相对完整、成熟且符合实际的计划。由于缺乏政策上的约束与引导,很多加工企业、个人只能自己摸索,市场核心竞争力不高。

(二)缺乏专业的人才

《九五至尊》 苏建华/作

纵观我国各类高校的教学结构,很少有不同层次的玉石雕刻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很多情况下玉石雕刻从业者都是通过玉石雕刻技能培训机构这样的形式来提升自身的玉石雕刻能力,但这样的培训方式并不是系统的、规范的,因此培育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实际的玉石雕刻需求。另外,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受到产业格局的影响,很多都是家族产业,工艺技术也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种模式下培育出的人才是与时代发展规律与趋势相脱节的,他们被禁锢在固有的工艺技术中,无法实现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从而导致制作出来的工艺品缺乏新颖性、现代性,无法对人们产生吸引力。

《王者之尊》 苏建华/作

六、传统玉石雕刻工艺的创新

传统的玉石雕刻工艺应该不断创新,才可以实现对这种艺术的传承和延续。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玉石雕刻的用处、技法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受到各类因素的限制。在创作手法方面,则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征,比如沉雕、浮雕、透雕等不同的雕刻技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各类作品十分精巧,表现力显著,凸显出一定的工艺创新性。一些玉石雕刻匠人用心感受,采用高超的技艺加以呈现,雕刻出风格独特的作品。经过代代传承与延续,玉石雕刻作品更加富有美感,层次感显著,增强了其收藏价值,同时也扩大了受众范围,这对其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七、传统玉石雕刻工艺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玉石雕刻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收藏价值和装饰价值,玉石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其用途的特殊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使其经济价值异常突出,充分印证了“黄金有价玉无价”,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由于传统玉石雕刻的主题多以“龙”这样的祥瑞之物为主,这样就限制了玉石产品在形式上的多样化表现,因此要想推动玉石雕刻产业化发展,雕刻师、设计师就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不同玉器雕刻的精髓,让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丰富与提升。以“龙”的雕刻形式为例。自古以来,龙是祥瑞的象征,在古代还是帝王身份的象征,因此设计师、雕刻师在雕刻龙的过程中要延续“龙”在传统文化中威严、肃穆等的形象特点,然后通过特定的雕刻技术雕刻出飞龙在天、龙与竹、龙与灵芝以及龙与鲤鱼相结合等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寓意,让龙的文化与精神渗透进我们的生命与灵魂深处。

与此同时,传统玉石雕刻工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格局的影响下,为了更好地凸显中国的韵味与美,与世界文化艺术接轨,在雕刻的表现手法上也要借鉴和运用西方的一些雕刻观念、工艺等。而且通过对现代玉雕代表作品的不断分析,发现其更多强调中华传统玉文化与现代美学的结合,传达了不同的玉雕精神,并且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对现代玉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玉石雕刻与戏剧、文学、美术等融合起来,从中寻找新的设计与加工灵感,让玉石雕刻的主题内涵、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如此才能吸引年轻一代,满足他们对玉石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八、结语

玉石雕刻市场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传统玉石雕刻工艺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规律和特点进行积极创新,让其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样, 既能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得到传承与发展,也能符合现代的审美理念,从而促进玉石雕刻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玉石产业化雕刻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玉,石之美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二石
雕刻时光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红色动漫的经济价值与产业化研究
审人之美
玉石和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