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围油田集输系统降耗增效措施及效果分析

2022-10-02王志勇华丽威王利民熊巍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集输加热炉能耗

王志勇 华丽威 王利民 熊巍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

2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临汾采气管理区

某外围油田采油厂集输系统耗能主要包括耗气、耗电两部分。“十三五”期间,集输系统耗能占全厂总能耗的52.68%。通过系统规划、优化运行、精细管控,大力实施技术和管理措施,为油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地面保障[1]。

1 集输系统建设现状

截至2020 年底,某厂共有油水井11 261 口,集输站场39座(联合站6座、转油站33座),集油阀组间288座,集油环1 442个,集输管道5 957 km,加热炉247台。站外集油工艺采用环状掺水和电热集油。

“十三五”期间,基建油水井2 876口,集输系统未建新站,少建阀组间33 座[2]。与2016 年相比,2021 年集输脱水、转油系统负荷率分别提高2.5 和13.4 个百分点,年降低运行成本200 余万元。同时,加大技术管理,重点解决了掺产比高、回油温度高、加热炉炉效低等问题。集输系统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集输系统基本参数Tab.1 Basic parameters of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2 节能措施及效果

2.1 优化控制掺产比

掺产比为掺水量与产液量之比,直观反映集油环经济集输所需的掺水量,便于生产调控。以凝固点进站为降温集输标准,结合油井产量、管道规格、集输距离等参数,模拟建立掺水温度与掺水量关系曲线。根据泵的特性曲线,在高效运行区域内寻找合理的掺产比,指导优化运行。

分别绘制每座转油站参数曲线,确定合理掺产比范围。通过优化控制,2021 年掺产比控制到2.3,与2016 年5.3 相比下降了56.6%,年减少系统循环水3 300×104m3,年节电3 600×104kWh,年节气1 600×104m3。

2.2 优化集油管道运行

(1)根据环状集输流程特性,开展试验研究,摸索出环状掺水工艺温度控制界限(原油凝固点)[3],指导生产调控。按照不同区块原油物性,编制“集输系统优化运行方案”,进行常规环极限控制、特殊环驻间调控,每月实施正反流程倒运。通过优化控制温度,阀组间平均进站温度达37.1 ℃(临近凝固点运行)[4],方案符合率为93.6%。

(2)为保证集油系统的高效运行,“十三五”期间,对少于2 口井的站实施关、停、并、转方式。通过水力、热力计算,优化管道走向,单井单环转提捞停运26个,合并低效集油环158个,缩短管道81.3 km,改善了水力、热力条件。

(3)降温集输后,部分管道结蜡,有效管径变细,集油压力上升,由此对管道进行通球降压,站间管道、集油环增加临时收球装置。作业区根据压力变化自行组织通球,提高了通球效率。2018 年以来,累计通球1 117 km,平均压力下降25.5%。

(4)参照设计规范,编制了《厂管道防腐保温维护操作手册》,对集输油管道穿孔维修进行规范管理[5]。“十三五”期间,累计维修管道穿孔4 180处,共计1 520 km。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回油温度控制较“十三五”前降低2.8 ℃以上,年节气840×104m3。

2.3 优化加热炉运行

某厂在用加热炉247台,围绕导热性能和燃烧效率两个指标,在少结垢、清积垢等方面精细做文章,优化运行提效率。“十三五”期间,炉效保持在83%以上[6]。

(1)为提高换热效率,在加热炉火管内壁涂刷红外线新型节能涂料,增强热能吸收率。累计77台加热炉用了该除料,其节气率平均为5.1%。为提高炉效,应用节能燃烧器239套,实现“高低温报警”“泄漏报警”“炉效检测”,优化控制空气系数、排烟温度,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其节气率平均为8.3%。

(2)月度炉效测试,实时跟踪调控燃烧器,确保空气系数、排烟温度等指标满足节能监测指标要求。结合清淤除垢周期,二合一、四合一清淤41台次,水套炉、真空炉通球36 台次,确保加热炉始终在高效区运行。

(3)四合一加热段存在恒定油水界面,上部原油流速慢、停留时间长、温度高;出水口设置在加热段底部,按照水层温度变化规律,底层温度最低,加热不充分,造成掺水温度低。为改善四合一运行状态,利用设计院提供的方案,封堵了该厂36 台四合一放水口。该方案改变了底水的流向,改善了加热效果,炉效提高2%左右;降低了炉筒加热温差,油水界面高于火管顶部1.5 m,减小原油结焦,降低安全运行风险[7]。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2021 年平均炉效达85.5%,较2016年提高1.5%,年节气125×104m3。

2.4 优化电热工艺运行

某厂电热井518 口,分布在18 个区块,共有43 个回路。电热工艺采用“井口升温、管道保温”运行方式,按照原油凝固点控制进站温度。结合回路油井生产情况,季节性优化电加热器,调整井口电加热器温度设定值,降低发热功率148 kW;停运电加热器49台,减少功率576 kW。

监测最远井井口回压,当压力超过1.0 MPa时[8],及时热洗或通球,保证节能效果,年节电370×104kWh。

2.5 优化外输系统运行

(1)某联合站外输运行现状。2008 年建成X3增压站,其设计能力为400×104t/a,设计压力为6.3 MPa,管道全长39.1 km。根据预测,2020 年后外输量逐年降低,实际运行时能耗高。

(2)改造思路。在X1 联增加一级喂液泵,外输泵压由5.16 MPa 提升至6.0 MPa,充分利用已建管道和外输泵的能力,停运增压站,解决运行中泵管压差大、能耗高的问题[9]。

(3)根据实际运行参数确定边界条件。当外输压力达到6.0 MPa 时,越站时外输油量为505 m3/h,超过X1联阶段运行峰值483 m3/h,能够满足X1联的实际外输需求。2021年5月10日正式停运X3增压站,X1联泵管压差下降3.9 MPa,减少管理点1处,减少用工11人,年节省成本450万元。外输管道压降模拟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外输管道压降模拟计算结果Tab.2 Pressure drop simulation calculation results of export pipeline

2.6 提高伴生气回收利用率

(1)每年组织采油矿相关人员,学习组合收气阀工作原理、操作规程、维修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做好现场组合阀的维护保养工作。

(2)以采油队实际日回收伴生气量为风向标,加强对套管阀门的检查,对加药后不及时关阀的现象严格追责考核,实现套管封堵率100%。

(3)将压力严格控制在0.15 MPa以内,保证伴生气的产量。2021 年,气油比较2016 年提高30 个百分点,多回收伴生气1 190×104m3。

“十三五”以来,通过强化技术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和节能改造的力度加大,年产液量增加435×104t,年产油量增加20×104t。集输系统气、电的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吨液耗气量由19.0 m3下降到11.8 m3,降幅为38.2%,累计节气2.63×108m3;吨液耗电量由13.18 kWh 下降到7.29 kWh,降幅为44.6%,累计节电1.97×108kWh。“十三五”期间能耗指标情况统计见表3。

表3 “十三五”期间能耗指标情况统计Tab.3 Statistic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s dur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3 下步工作安排

“十四五”期间,致密油区块占开发主导地位,新建区块分布偏远、零散,依托条件差,集输半径长,优化简化难度增加;老系统工艺、设备老化日益突出,集输能耗控制难度大。下一步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降耗增效工作[10]。

3.1 工艺设计上要做到“两个适时”

(1)适时推广地面建产模式。以效益建产为目标,继续研究扶余油层布丛式井技术界限、应用橇装拉油、混输接力建设模式。在源头设计上,保证系统运行负荷经济合理,提高工艺适应性,为集输系统能耗控制、降低运行成本奠定基础[11]。

(2)适时开展老系统优化调整。集输系统是油气生产、处理及外输最重要环节,随着油田运行时间延长,局部工艺会出现一定不适应性,造成能耗、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大,需要加大方案论证,优化简化工艺,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3.2 技术管理上要靠实“四个一”管理

(1)一站一策降掺产比。继续摸索各站掺水和产液最优匹配关系,日对标、月考核,强化过程控制、掺产比控制。

(2)一线一策降损耗。及时跟踪管道运行状况,对回压上升站站管道、站间管道、集油环实施通球,降低压力,提高输量。以原油凝固点进站为降温集输标准,强化回油温度控制。

(3)一炉一策提炉效。继续围绕导热性能和燃烧效率两个指标,及时清理火嘴并调整风量配比。跟踪压裂返排液接收站,制定加热炉清淤除垢合理周期。

(4)一队一策提气油比。以队为单元,井上严抓套管封堵,站上严控分离压力,进一步提高伴生气回收率。根据生产情况,季节性(5—10 月)停运部分站干气用量。

4 结论

集输系统是油气生产、处理及外输最重要环节。随着油田开发时间延长,局部工艺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性,造成能耗、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大,需要适时优化调整,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站外集输管网是集输系统能耗损失的关键点,通过优化集输半径、通球降压以及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水力、热力条件,降低生产损耗。通过紧盯掺产比、回油温度、加热炉炉效等关键参数,持续开展降温集输工作,提升生产运行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向管理要效益,是油田节能降耗关键途径。

猜你喜欢

集输加热炉能耗
EnMS在航空发动机试验能耗控制中的应用实践
分析开发中后期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调整优化模式与策略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油田地面集输管线腐蚀穿孔分析及防治措施
原油集输地面工艺流程模式的运用
加热炉小排量下的间歇运行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水下飞起滑翔机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