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市刘婆矶桥设计方案研究

2022-10-01夏保华

工程与建设 2022年4期
关键词:效果图人行道栏杆

夏保华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41)

0 引 言

秋浦河故道池口段位于池州市主城区北部,紧邻长江,由原港务局附近至下清溪闸止,全长约3.5 km,如图1所示。该段于2018年进行了河道流域治理,此后其上、下游与长江连通。

图1 秋浦河故道区域示意图

白沙洲岛将进行景观改造提升为白沙洲生态岛,打造生态文明、粮食安全、两山转换的现代农业与生态休闲的的示范地。岛中车行道沿岛形成环线。拟建刘婆矶桥起始于沿江路,终止于白沙洲车行环道,如图2所示。现状秋浦河故道上长江路桥、东湖北路桥均位于市区段,连通市区与白沙洲岛,现状可以满足交通需求。随着白沙洲生态岛的开发,过河需求逐步提高,东湖北路桥以东需新增过河通道,拟建桥梁位置位于上小湖公园东侧,距离东湖北路桥约3.8 km,距离适中。远期打通上小湖东侧南北向规划支路(15 m),可构建公园绿道环道[1-4]。

图2 刘婆矶桥位置示意图

刘婆矶桥桥位处现状为水系、荒地等,周边现状水系主要有秋浦河故道、上小湖水系,构筑物主要为江山郡、清溪塔,连接道路为沿江路与白沙洲岛车行环路,如图3所示。

图3 刘婆矶桥周围环境

1 总体设计

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为30 km/h;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机动车道荷载为城-B级,人群荷载按规范取值;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桥梁设计洪水位为15.684 m;常水位为12.09 m(85国家高程系),不通航。桥位处河道上口宽度约110 m,本次设计桥梁跨径取为110 m。

本项目设计目标:满足城市的干道通畅能力;促进河道沿岸相关规划的实施;功能实用、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本项目设计理念:体现当地特色文化,保持建筑风格的地方特色;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

平面设计与沿江路按十字交口考虑,设置R260m圆曲线,设计车速为30 km/h。道路红线宽15 m,全长约375 m,为后期南延顺接至清溪大道,形成上小湖公园内部环路预留了条件[5-7]。本次设计按照沿江路远期断面衔接,同时衔接白沙洲慢行环道。桥梁横断面形式为:3 m人行道+4.5×2 m机非混行道+3 m人行道=15 m。

2 桥梁方案

从本桥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看,河面宽旷,两岸地势平坦,桥下除河道内,其他部位看不见,桥梁整体线形看不全,因此景观只能在桥上,这时候注意不能从天上看桥,应从桥面以上看桥,以符合实际情况。本次提出三种桥梁设计方案进行比选。

2.1 方案一

方案一为1跨110m提篮拱桥。河面宽旷,两岸地势平坦,适宜单跨过河。为丰富河道景观,采用提篮拱方案,如图4所示。

图4 方案一效果图(1)

张开的拱肋饱满富有张力,镂空的拱顶充满动感富有生机。寓意喜迎八方来客,感受开放生态岛。拱肋位于人行道外侧,以保证行人通行,外侧设置弧形的行人观景平台,如图5所示。

图5 方案一效果图(2)

桥梁位于白沙洲生态岛的门户处。横向主拱,门式闭合,稳重大气,体现门户之意。横撑摒弃了常规的K撑造型,结合刘婆矶历史典故(村落张渔网)由来,美化成渔网孔状,如图6所示。

周边桥梁均为平桥,本桥打造白沙洲生态岛地标建筑,如图7所示。

图7 方案一效果图(4)

2.2 方案二

方案二为古琴桥。碧水白鹭飞,微风拂古琴。诗河+古琴,本方案通过宽度变化的人行道,通过处理人行道装饰面层把主桥打造得犹如一把古琴,以展现出刘婆矶桥的人文底蕴、优雅品格。

桥面采用等宽车行道+变宽人行道,平面整体如古琴造型,如图8所示。人行道部分:可采用钢化玻璃透光材质,外形简洁轻盈。亦可采用混凝土结构,通过彩色沥青或者彩色道板砖营造欢快的行走体验。

图8 方案二效果图(1)

古琴桥远景效果如图9所示。

2.3 方案三

方案三采用四跨连续梁桥方案,白沙洲生态岛以生态湿地为核心吸引点,通过构建适应性种植保护区,保护、完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因此,本方案提取生态湿地及大雁栖息元素,构建出雁过拂水的主题,如图10所示。本方案造型寓意南归的大雁在经过秋浦河到达白沙洲生态岛时拂过水面,表现了生态岛环境优美,生机盎然。大雁因生态湿地的水草丰沛而栖息,生态湿地因大雁的归来而生机勃勃。

图10 方案三效果图

2.4 方案比选

方案一特点为河面宽旷,地势平坦,桥梁做桥上建筑有利于打造白沙洲生态岛地标建筑。一跨过河,利于泄洪。且周边为平桥,洪水期本桥为白沙洲岛入口地标;方案二特点为简洁、通透,通过变化的人行道打造古琴桥,以古琴弹奏诗歌来描绘出刘婆矶的历史底蕴;方案三特点为立意新颖、造型大气美观,提取生态湿地及大雁栖息元素,构建出雁过拂水的主题。

回到城市桥梁景观要求上,从上下游桥梁群布局、桥梁和周边环境适宜上描述该桥景观的定位。桥梁的景观是给人看的,如果看不见,景观就没有用。看,得从立体多视角来看,如果是在城市森林和密林中的桥梁,宜静悄悄过河;如果是在低密度、低矮和视野广阔的环境中,则可以适度“招摇过市”。静悄悄过河的景观在于艺术性和精致性,“招摇过市”则可以突出技、艺结合的标志性[8-10]。从本桥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看,对桥下架构,除了河道内,其他角度都看不见,桥梁整体线形看不全,因此景观只能在桥上。这时候要注意,不能从CAD上看桥,应从桥面以上看桥,以符合实际情况。从上下游看,刘婆矶桥由于未来规划为白沙洲生态岛云上门户,属于视野广阔之中,应以景观为先,其余均属于低调型的桥梁。

经过综合比较,刘婆矶桥推荐方案一:1跨110 m下承式提篮拱桥。桥梁建成后将成为白沙洲生态岛地标东门户,打造了白沙洲生态岛地标建筑。

3 专项设计

景观桥梁离不开桥上人行道栏杆的点缀,本次桥梁人行道栏杆,采用不同结构型式、不同材质,带给行人美感与和谐感。

桥梁栏杆造型一: 以流线型栏杆打造“亦名流波”之寓意,如图11所示。

图11 桥梁栏杆造型一效果图

桥梁栏杆造型二:以船帆栏板打造“扁舟帆影”的造型,如图12所示。

图12 桥梁栏杆造型二效果图

本次推荐“亦名流波”样式栏杆,其更加切合本桥梁的主题。

利用鱼腹型人行道,分别设置通行区与驻足区,通行、观赏互不干扰。 驻足区的桥面吊索区位置增加行人的观赏,吊索区采用城市家具来装饰,给驻足区行人感受心灵的停靠。

4 结束语

桥梁的景观是给人看的,如果看不见,景观就没有用。看,得从立体多视角来看,如果在城市森林和密林中的桥梁,宜静悄悄过河;如能在低密度、低矮和视野广阔中,则可以适度“招摇过市”。静悄悄过河的景观在于艺术性和精致性,“招摇过市”则可以突出技、艺结合的标志性。本文通过对刘婆矶桥梁周边规划解读、现状分析、历史典故、利于行洪、打造白沙洲生态岛地标建筑等方面的分析,对三种桥型方案进行比选,最后推荐采用单跨110 m下承式提篮拱桥,以期为今后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方案选择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效果图人行道栏杆
苏楠作品
跟踪导练(一)
《客厅效果图》
效果图1
效果图2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五个小段落组成的自传
人生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