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体检数据分析的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涝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2022-10-01刘本定
刘本定, 苏 娟, 徐 慧, 刘 雷
(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 合肥 230091)
0 引 言
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和建筑密度日益加大,导致城市不透水层面积急剧增加,城市突遇大雨后的内涝灾害频显。目前国内城市内涝灾害已成为城市较常见、影响较严重的问题之一[1],严重影响城市健康安全运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重要指示精神,查找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安徽省于2021年对16个地市全面展开了城市体检工作。通过对16个地市体检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在韧性城市建设,尤其是排水防涝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与不足,而排水防涝问题是近年来安徽省主抓的重点工作。本文通过城市体检中与排水防涝建设相关联的重要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对16个地市进行评价研究,找出排水防涝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安徽省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1 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涝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构建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2]。常被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性。本文从安徽省实际出发,基于城市体检现有数据基础,构建了安徽省排水防涝和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2 指标体系
安徽省16个地市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包含78项指标,研究从78项指标中选取与排水防涝建设水平密切相关的指标,包括城市蓝绿空间占比、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水环境治理达标率、城市建成区积水内涝点密度、标准排涝泵站占比、雨水管网达标率、水系贯通率、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10项指标。
表1 城市排水防涝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城市排水防涝建设水平评价
2.1 数据来源及方法
16个地市相关具体数据均来源于2021年度全省城市体检报告数据。
在层次分析法中,专家咨询法(Delphi)是一种常用方法,其实质上是一种主观赋权方法,但当评价对象数目较多、指标体系较复杂时,常常会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干扰,从而导致判断权重时出现困难。为克服专家咨询法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点,本文采用了变异系数法这种客观赋权法来判断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可以使得评价的结果更加的真实准确。
变异系数法(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变异系数也称离散系数,它主要是反映事物间的离散程度或者差异程度,是标准偏差和平均值的比值的百分值[3]。此方法的基本做法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也就是越难以实现的指标,这样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
2.2 评价计算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涉及两个基本变量:一是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另一个是各指标的评价值。由于各指标所代表的物理含义不同,因此存在着量纲上的差异。对于城市蓝绿空间占比、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10项指标,首先将各地市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阈值法(用指标实际值与阈值相比以得到指标评价值的无量纲化方法)得到无量纲的标准化数据,结果见表2。然后经过变异系数计算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3。
表2 安徽省16个地市排水防涝建设水平相关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表3 安徽省16个地市排水防涝建设水平相关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2.3 评价结果
最后,根据城市体检10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了安徽省排水防涝建设水平的总体情况,如图1所示。从评价结果整体上看,皖南和沿江城市由于生态环境本底较好和水系发达,排名靠前。特别是池州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近几年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而且山水环境优美、人居环境良好,评价最高。蚌埠由于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短板,故排名第二。黄山市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系统,但是由于尚未建设标准排水泵站,排名第三,但是其依靠自然地势形态排水可能更符合海绵城市理念。阜阳、淮北、亳州、宿州等皖北城市由于蓝绿生态环境基础相对薄弱,且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评价结果排名靠后。
图1 安徽省16个地市排水防涝建设水平评价结果
3 存在的问题
根据16个地市排水防涝和海绵城市建设的评价以及城市体检中分析查找的城市病,安徽省排水防涝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我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水资源相对紧缺,尤其是皖北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不高,利用率较低。近几年,全省黑臭水体治理有显著成效,然而仍存在水体长效管理不足,日常养护和定期清淤不到位等问题。滁州、宣城、蚌埠和芜湖等地由于水体贯通率不够,水体流动性差,水体自净能力较弱,致使水质不稳定,易出现水质反弹现象。
3.2 内涝点治理压力较大
我省近几年持续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累计完成了几百个内涝点的整治工作。然而,全省各市或多或少仍存在一些积水内涝点,根据城市体检报告,芜湖、淮南、阜阳、蚌埠、六安、合肥等地尚有近百个内涝点未得到有效治理,需进一步查找现有内涝点致涝成因,加速推进整治工作。
3.3 排水防涝设施滞后
“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建设思路导致大多城市在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尤其是阜阳、淮北、亳州、宿州等皖北城市的地下管网建设较为滞后;标准排涝泵站系统建设滞后,很多市未按规划要求建设排涝泵站;雨水管网达标率较低,有些雨水管网重现期不足1年。排水能力不足,存在部分合流制管网,且未系统性开展管网清淤工作,管网过流能力受阻。对各类排水防涝设施日常运维养护不足,缺少资金投入,缺乏常态化、专业化的管养制度体系,导致排水防涝相关设施排水能力未能有效发挥。
3.4 海绵城市建设力度不够
“海绵城市”意味着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水,这是城市建设的新理念[4]。目前,全省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整体偏低,有些城市甚至不能满足《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2020年)》中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未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多数市只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未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详细规划和系统化方案编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缺少整体管控,项目建设碎片化,未按照系统化思维推进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不到位。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类型较为单一,以海绵型公园绿地和河道生态修复为主,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很少,而且可渗透地面面积较少,多为硬化铺装,使得地表径流加大,破坏了自然生态排水状态。
4 对策建议
全省各市应该围绕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结合省情,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强化源头减排能力、强化灰色设施能力、增强科学管理能力、提升河湖蓄排能力等为抓手,显著提升全省各地排水防涝建设水平。
4.1 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强化源头减排能力
坚持统筹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加快推进全省海绵城市系统化全域化建设,统筹海绵城市建设与治水、治城深度融合,在空间上优化城市海绵格局,构建大、中、小不同尺度的有机海绵体,增强雨水渗透能力,实施城市透水性改造,切实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对雨水进行源头减排。提升雨水调蓄能力,加大雨水调蓄设施建设步伐,让城市更透气,会“呼吸”,形成“山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相融”的水弹性城市新面貌。
4.2 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强化灰色设施能力
强化雨水过程管控,打造“有里子”的城市,让城市发展“表里如一”。全省各地,特别是阜阳、淮北、亳州、宿州等皖北城市要加快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和质量,构建完善通达的排水管网体系。切实提高城市排涝标准,有效提升泵站能力。自2012年北京“7·21”暴雨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内涝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内涝防治和流域防洪的衔接[5]。全省沿江城市、山区城市应格外重视内涝与外洪防治衔接,实施城市防洪堤圈提升工程。
4.3 加强排水防涝能力建设,增强科学管理能力
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步伐,主动搭上新基建快车,完善多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智能”。运用大数据,建立城市内涝灾害数据库,构建智慧海绵平台,加强管网运行管理、内涝监控机制,实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快速评估,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预警能力及响应速度[6-7]。全省各地应抢抓新基建发展契机,实施排水防涝信息化工程。完善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构建雨前、雨中、雨后全过程排水防涝监测系统,建设智慧高效排水防涝信息管控平台。加强排水防涝设施运行管理维护工作,高效发挥排水设施作用。精准制定整治方案,加快推进城市内涝隐患点整治力度。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应急体系建设,高效应对城市内涝抢险救灾工作。
4.4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提升河湖蓄排能力
开展城市设计时,要进行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和城市生态敏感性评价,尽量避开城市易涝区和生态环境敏感的区域,坚持生态保护、修复的城市设计理念[8]。构建城市蓝绿空间,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域生态水系,强化雨水末端排放,打造“蓝绿相织”的城市。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绿色本底,实施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明确水系控制范围,提升河道排水能力,优化城市水系蓄滞空间。坚持科学布局,系统治理,加快城市行泄通道建设。
5 结 论
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16个市的排水防涝和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皖南和沿江城市排名靠前。池州市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评价最高。阜阳、淮北、亳州、宿州等皖北城市由于蓝绿生态环境基底薄弱,以及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评价结果排名靠后。结合指标数据和城市体检报告,全省城市排水防涝主要存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内涝点治理压力较大、排水防涝设施薄弱、海绵城市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
安徽省应从省情出发,在强化源头减排能力、强化灰色设施能力、增强科学管理能力、提升河湖蓄排能力等方面聚力用力,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实施积涝点综合整治、排水管渠泵站改造提升、行泄调蓄建设、源头减排、信息化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有效提升全省各地排水防涝建设水平,构建安全韧性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