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探索
——以《跨文化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教程》的教学为例

2022-09-3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英语文化

谢 湛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常德 415000)

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英语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会将优秀的母语文化发扬光大,弘扬海外。然而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缺乏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耐心,因此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值得每一个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深挖教材内容,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市面上存在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样。以《跨文化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教程》为例,教材以各类不同主题为线索,将不同国家的文化融入其中,其中也注入了不少中国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通过了解西方文化来提高英语水平,也能通过中英文的双向切换感知和欣赏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于直接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阅读内容,教师可进行直面引导和正向强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介绍西方文化的阅读材料要进行拓展挖掘,搭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调动不同感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批判性思维,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崇洋媚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直接引导:以“Unit1 Text C-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教学为例,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国际影响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相关英文短片、问答、判断正误、翻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历史,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相关英文表达,从正面引导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心。

间接引导:以“Unit1 Text A-Switzerland or Sweden”教学为例,本文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瑞士和瑞典不同的文化标志、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在完成阅读任务后,笔者间接引导学生对比介绍中国北京和西安,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北京和西安这两座历史古城的文化标志及其英文表达,陶冶爱国情操。

二、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利用课堂阅读前中后三个环节,线上线下教学双管齐下,设计合理有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活动。

(一)课前线上教学活动

在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各大线上教学平台,挖掘线上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逐渐成为当代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利用课前线上教学平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布置有助于学生了解并探索中国文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通过自主探究、查阅资料完成任务。

本教材第一单元的主题为“Cultural Symbols”,根据教学计划,在课堂上精读“Text A-Switzerland or Sweden”。笔者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依托,布置了三项课前线上学习任务:任务1,观看英语配音版的《西游记》影视片段,通过欣赏幽默诙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文明碰撞擦出的奇妙火花;任务2,观影结束后回答问题“What's the name of the short film?”让学生正面学习如何用英文表达《西游记》,并要求学生写出我国四大名著其他三部著作的英文表达,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任务3,完成讨论题“Do you think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is a cultural symbol of China? Why?”让学生的思维转向连接单元主题“Cultural Symbols”,为课堂阅读做好铺垫。

主题“Cultural Symbols”

(二)课中教学活动

1.读前教学活动

英语课堂的读前环节是提升学习兴趣、开拓思维、引入主题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可开展的教学活动类型多样、选材广泛。承接以上教学案例(Text A-Switzerland or Sweden),笔者在进行该课时的读前活动时,分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首先,检查并展示课前学习成果,基于课前线上任务3,展示词云分析情况,让学生通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来理解文化标志的概念;第二,头脑风暴,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cultural symbols do you know?”让学生发散思维,扩大词汇量与知识面;第三,看图辨析,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回答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国家的文化标志,引出 Text A-Switzerland or Sweden。从课前线上学习到课堂读前活动进行的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步从有趣的影片中过渡到思考文化标志的内涵上,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我国古代四大名著英文表达的印象,加强了母语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读中教学活动

阅读英文文本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略读、寻读等各项阅读技巧,将语言知识内化于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对中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第二单元“Chinese Festivals:Text A-When Chinese Fortune Grandpa Meets Father Christmas”读中教学为例,本文讲述了当下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圣诞节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了解甚少的现象,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唤醒年轻国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从正面阐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在中西方文明发生碰撞和融合时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快速阅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在5 分钟内完成快速阅读,概括文章主旨,并提出问题:“Do you think the foreign festivals are more popular than traditional festivals?”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

第二,二次阅读文本,划分文章结构,要求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并划分文章结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

第三,再次阅读文本,精读文章内容。运用任务教学法,提出4—5 个包含主旨理解、细节寻找、分析推理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带着任务精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四,精讲文章重难点词汇和句型,并举一反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五,翻译强化核心思想,选择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情感的段落进行翻译。本文第五段从正面阐述了传统节日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展示了现代文明的力量和包容。在翻译过程中,学生摄取原文本信息,并不断内化输出为汉语,语言信息的反复碰撞与交融使学生头脑中不断强化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对于中西方文化的鉴赏力,达到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

3.读后教学活动

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思辨能力,因此思政元素应贯穿于课堂的前中后整个教学环节。承接以上教学案例(Text A-When Chinese Fortune Grandpa Meets Father Christmas),在读后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讨论题:“1.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Spring Festival? 2.What'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the Christmas Day?”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讨论,并指派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阐述各自的不同观点,不断进行思想碰撞,文化思辨能力得到提升,文化自信心也得到提升。

(三)课后线上教学活动

教师进行课后线上教学活动的目的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巩固知识,深化主旨;充实和延展课堂阅读内容,开阔视野;进行思政教育,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正确引导学生。读后活动形式应丰富多样,可以从听说读写译多方面开展。从提升文化自信的角度,笔者以本教材“Unit 5 ‘Love’ Text A The Small White Envelop”的读后活动为例(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以妻子的角度描写了丈夫乐于助人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态度,表达了妻子对已逝丈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丈夫高尚品格的共鸣与传承之意),布置线上学习任务:赏析中国古诗词名篇《水调歌头》及其英文译本,并深情朗读,录制并上传视频至指定学习平台。选择这样的课后活动理由有三:其一,本文是一篇以西方圣诞节为背景的情感类记叙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没有直接关联,赏析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及其译文有助于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鉴赏力;其二,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诗人乐观豁达的品质和热爱生活的精神,与本文及本单元的主题“Love”相互呼应;其三,学生朗诵诗歌和录制视频的过程是在不断熟悉文本内容和语言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听觉和视觉作用得以强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项目型任务教学法,进行广泛阅读和深度思考

运用项目型任务教学法,设置小组主题任务并进行展示,在团队合作中探寻中华文化,进行广泛阅读和深度思考。

由于课时、教材内容、教师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仅仅依靠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远远不够。经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课堂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课后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等资源积极探索,进行自发性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计划,按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单元主题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主题确定展示内容,分工合作,制作课件,提交任务实施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10—15 分钟的展示,教师给予评价。以下案例选自本教材第一单元学生小组主题任务展示内容:

从学生小组主题任务成果的展示情况来看,尽管学生展示的内容有部分错误,表达流畅度不高,但学生能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的所在。故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良好性格品格的塑造及文化自信心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结语

大学英语的课堂不应是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堆砌,而应该是学生探视西方文化的窗口、学习输出母语文化的平台、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熔炉。因此,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生动有趣、引人思考的教学活动,并结合线上教学手段,在课堂的前中后不同阶段融入相关思政元素,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文化鉴赏力和文化自信心。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英语文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谁远谁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