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代批评家
2022-09-30周明全
文 周明全
想起十年前,评论界、媒体还在闷头探讨“青年批评家为何难‘冒头’”这个话题,随着近十年“70 后”“80 后”批评家的群体性崛起,现在回望当初的焦虑与争论,真有“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感慨。
我本人早在2013 年就开始集中对“80 后”、“70 后”批评家进行过访谈,并与陈思和教授共同主编了“80 后批评家文丛”“70 后批评家文丛”。今年,在张玲玲主编的邀请下,重新回望第七代批评家这十年的成长之路,亦是对此前访谈的一个深化和拓展。多年前的访谈和今年的访谈,形成了一个张力场。在这两个对话形成的张力之间,我们能窥见这代批评家的成长。
之所以打破简单的年龄代际,以更大的“代”的概念来讨论,是因为我觉得,虽然每个批评家因阅读、学校教育,甚至导师的思想资源不同而呈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但在个体差异下,我们也不难看出每代批评家的共性。而这个共性,和时代的大主题与个人之间,亦存在着对话或矫正(时代共名矫正个体与之不相符的观念)的关系。
当初和玲玲主编讨论专栏名时,我提出了用“第七代批评家”这个概念。当然,以第几代来论述批评家,非我独创。最早使用“代”来归纳批评家的是《当代文艺思潮》杂志。1986 年第3 期,《当代文艺思潮》推出了“第五代批评家专号”。批评界使用“代”的概念来论述批评家,应该是从电影界移用来的。
《当代文艺思潮》的总负责人谢昌余在专号“第五代批评家”的前言中写到:第五代批评家也不是脱开历史链环而突然出现的。之所以叫作第五代,乃是因为他们承接了自己的前辈、长辈和兄辈。中国现当代半个多世纪的新文学发展史,如果从理论批评建设的角度来考察,或许可以看作是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五四”时期、左翼文艺运动到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新时期。每个时期算一代,我们已有了四代。
20 世纪90 年代,时代共名再次破裂,批评界的分化或者说多元化趋势更趋明显,在这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第六代批评家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身份已经民间化了。第七代批评家,主要是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客座研究员培养机制和《南方文坛》《名作欣赏》等刊物的推动,以及陈思和和周明全共同主编的“80 后批评家文丛”“70 后批评家文丛”等的助力下,在2012 年后迅速成长起来的。
这十年,青年一代批评家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学养外,外力的推动亦是一个重要的成长契机。从批评家成长的外部着手,对其进行研究,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另外,在第五代批评家成长时,李劼写下了《写在即将分化之前——对“青年批评家队伍”的一种展望》,对当时的青年批评家队伍进行了批评。比如,他说到的整个批评队伍面临从年轻化转入名人化的危机,青年批评家的贵族化等问题,这其实不单单是第五代批评家的问题,第七代批评家或许更甚。所以,这个访谈,还有寻找真正的第七代批评家的意图。
从刊物来讲,《名作欣赏》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年批评家的挖掘,为第七代批评家的成长实实在在地做过很多事。能在玲玲主编的支持下开展第七代批评家访谈,再次回顾和展望第七代批评家这十年的发展和未来的可能性,也是我个人和《名作欣赏》共同对这代批评家成长的一个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