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
2022-09-29李树昌
李树昌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 大连 116033)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我国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且今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与年轻化,目前,我国心血管患病人数约为2.9亿,其中冠心病约为1 100万[1]。临床上,冠心病症状为耳鸣、胸闷、耳垂褶皱、头晕昏厥等[2]。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所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亦被临床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临床通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因存在有创性,且操作技术相对较高,尚未得到临床进一步推广。如何得到无创、精准及特异性高的影像检查技术,是目前众多学者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3]。本文主要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以来在我院就诊接受检查的86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予以冠状动脉造影、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后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影像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随机另外抽取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行64层螺旋CT冠状成像),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8.62±2.53)岁;试验组男性患者5 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56.48±2.52)岁,各组资料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文献[4]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检查前存在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实施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生化指标检查[5];患者均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存在碘对比剂过敏;凝血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严重器官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6];中途不配合本次检查者;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
1.2 分组与检查方法 参照组:选用冠状造影机[(德国西门子Artic Zee Ceiling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及采取Seldingger法分别对左、右两侧冠状动脉常规给予股动脉插管进行造影检查[7-8]。
试验组: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仪器(美国GE提供LSP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方法:①检查前应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作,若患者心率超过70次/分时,应于检查前半小时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用药,直至心率恢复到低于70次/分即可进行CT扫描[9-10]。②协助患者摆放合适体位,首先对患者指导如何吸气、屏气训练后完成扫描,再采用双通高压注射器经患者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且流率控制在5.0 mL/s,随后追加生理盐水40 mL,注射对比剂时应同时监测CT值,直至触发峰值达到180后开始扫描。③将扫描参数、准直宽度、厚度、螺距及矩阵调试在最佳数值,并每个相邻窗的心脏横断面为基准,分别对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三维曲面,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曾想及容积再现成像。④密切观察患者各分支冠状动脉CT图像,并将图像密度较高及运动伪影最小的图像进行重建[11]。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方法检查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方式(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64层螺旋CT对各分支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情况。
1.4 评判标准 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冠状动脉狭窄判定法,并以(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栓塞)进行评判,若狭窄低于50%则诊断为轻度狭窄;若狭窄低于75%则诊断为中度狭窄;若狭窄超过75%~100%则诊断为重度狭窄或栓塞[12]。
1.5 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 数据库,将受检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并将其纳入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并以百分比作为计数资料的表示,χ2检验,(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方法,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成像对各个分支血管异常的诊断效能情况 CT冠状动脉成像对血管分支诊断效能的不同,对左主干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高,而对左回旋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最低,差异明显(χ2=14.058,14.363,16.325,15.021,P<0.05)。见表1。
表1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各个分支血管异常的诊断效能对比(n,%)
2.2 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情况
2.2.1 86例受检查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分析 试验组检查结果:试验组敏感度为94.76%、特异度为86.21%、阳性预测值为93.10%、阴性预测值为89.26%。见表2。
表2 试验组检查结果(n)
2.2.2 86例受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参照组检查结果:敏感度为76.19%、特异度为70.45%、阳性预测值为71.11%、阴性预测值为75.61%。见表3。
表3 参照组检查结果(n)
2.2.3 两组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情况 结果显示:试验组敏感度明显较参照组更高,P<0.05;两种方法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人口老龄化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促使每年患有冠心病的人数不断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13]。这与患者自身差异、生活方式及职业有着直接联系。严重者可并发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健康。这就意味着,尽早检查、尽早治疗是作为控制患者病情及预防预后并发症的重要举措[14]。
冠状动脉造影是作为早期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且被临床广泛使用,但不足之处是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且仅适用于诊断方面,无法降低对患者带来的危害性[15]。现如今,随着心血管影像学的不断更新,无创影像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特别是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的更新换代,有效提升了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安全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16]。如今,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已带动冠状动脉成像迈向了新的台阶,且成为了临床患者及医师的首选。该技术不仅为无创性操作,同时还具有扫描时间短、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高及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自动调节扫描剂量等优势,有效降低了检查时对患者带来的辐射,弥补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故广泛应用于临床中[17]。
本次研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出右冠状动脉32例、左主干12例、左前降支35例、左回旋支20例;其中通过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出右冠状动脉30例、左主干12例、左前降支35例、左回旋支16例;86例患者中其中以冠状动脉造为金标准诊断出冠心病57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出58例、包括真阳性占54例,假阳性占4例,参照组诊断出冠心病为45例,包括真阳性32例,假阳性13例,试验组敏感度较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这与李京顺等[18]在研究报道中的结果一致。由此能够表明,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比较,选择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更易于患者接受,更为临床医师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主要依据,有利于医院影像科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诊断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精准性较冠状动脉造影更高,可对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