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观察
2022-09-29许婉玲
许婉玲
(泉州市第三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发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1]。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2]。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3]。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认知功能障碍[4]。临床上可以分为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分化型、残留型等类型[5]。国内外常用DSM-Ⅳ-TR、ICD-10、CCMD-3等标准进行诊断[6]。目前精神分裂症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主要药物为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氯氮平等,其中急性期患者或疗效欠佳患者也可以合用电抽搐治疗[7]。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男女分别占15例和15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7.20±7.6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34±1.31)年,初中及以下、初中以上学历分别占13例和17例;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男女分别占14例和16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7.52±7.8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7±1.26)年,初中及以下、初中以上学历分别占14例和16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试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SDS抑郁评分>60分[9];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由酒精、药物、精神活性物质等引起的抑郁症状者[10];存在自杀倾向者;合并癌症或恶性肿瘤患者;失去自主行动能力者;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对药物治疗存在抵触情绪者;中途因其他原因退出本试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对患者进行药物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规格:10 mg*7 s)药物和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规格:1 mg*20 s)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分别为20 mg/d、4 mg/d,以患者抑郁症状显著改善作为停药基准,最长治疗时间不超过8周[11-12]。
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主要分为护理人员和家庭人员两部分。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教育,让其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危害和治疗方法,使患者自身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延续家庭心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关怀和支持;家庭人员应该控制自身心理情绪,尽量杜绝向患者宣泄心理情绪的行为,防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加严重,让患者积极保持乐观的心态接受长周期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的心理情绪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护理满意度、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临床指标、护理干预效果。心理情绪评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满分均为80分,分数36和60以上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情绪或严重不良心理情绪[13];PANSS量表评分,共16项,满分16~112分,评分越高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越严重[14-15];护理满意度直接根据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项指标的最终调查结果[16];BPRS量表评分采用对应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8~126分,评分越高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忧郁因子、缺乏活力因子、思维障碍因子、激活性因子、敌对猜疑因子越严重[17];SDSS量表评分采用对应量表进行评价,共10项,满分0~20分,评分≥2分即表示存在社会功能缺陷[18];临床指标包括抑郁症状改善时间、治疗费用;护理干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级别[1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情绪评分对比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情绪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心理情绪评分对比(分,)
2.2 PANSS量表评分对比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PANSS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PAN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PANSS量表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PANSS量表评分对比(分,)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2.4 BPR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BPR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对比
2.5 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时间、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2.6 护理干预效果对比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对比
3 讨论
本文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情绪;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PAN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满意度;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指标;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显著好转,心理护理干预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情绪显著好转、阳性与阴性症状显著缓解、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简明精神状态显著好转、社会功能缺陷显著减少、临床指标显著好转、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高,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控制中更具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