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IL-6的表达水平对肛周脓肿术后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2022-09-29肖洁黄如华陈峰
肖洁 黄如华 陈峰
(福州市第一医院肛肠科,福建 福州 350009)
肛周脓肿、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肛周脓肿是指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绝大多数肛周脓肿可形成肛瘘。我国肛瘘、肛周脓肿的发病率分别是1.70%~3.60%、8%~25%[1]。年轻或是免疫力低下的人均容易形成肛周脓肿[2]。而肛瘘发病年龄20~40岁居多,男性比女性多见。目前肛瘘的形成原因还没有统一的结论,现代医学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炎症表达可作为疾病进展的反映因素,也可作为推动力量。IL-17、IL-6是常见的促炎性因子[3]。IL-17、IL-6表达是否参与了肛周脓肿的发生、发展、预后全过程,该观点缺乏试验依据支持。本课题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肛肠科80例肛周脓肿患者,按术后肛瘘是否形成进行分组,通过检测来分析IL-17、IL-6的表达与肛周脓肿术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现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肛肠科符合低位肛周脓肿的诊断,拟进行手术治疗的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低位肛周脓肿诊断,证型为热毒炽盛型。②年龄为18~60岁。③病程长短为1~7 d。④除炎症指标外,心、肝、肾等系统均无异常。⑤肛门外观、功能无异常。排除标准:①非初次手术者。②瘢痕体质、免疫缺陷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系统性疾患者者。③哺乳期或妊娠妇女。④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或精神疾患者者。⑤过敏体质患者。⑥Crohn病、肛门直肠肿瘤、放化疗、结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的肛周脓肿。按肛瘘是否形成进行分组,无肛瘘组(A组)25例和肛瘘组(B组)55例,A组和B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完善术前评估后均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所有患者均术后3 d给予头孢唑肟抗感染治疗;术后每日便后高锰酸钾溶液(1∶5 000)坐浴,常规肛门局部换药。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3天血清IL-17和IL-6的变化及创面分泌物、疼痛的情况。追踪、随访6个月,记录后期形成肛瘘的数据。对比分析组间术前和术后血清IL-17和IL-6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脓肿术后形成肛瘘的IL-17和IL-6的变化。
1.3 标本的采集与指标的检测方法
1.3.1 标本的采集、检测 采静脉血5 mL,注入抗凝管后摇匀,以2 000 r/min速度离心20 min,取血清,在-20 ℃环境下冷冻保存。检测血清IL-17、IL-6水平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1.3.2 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血清IL-17、IL-6值。
1.3.3 记录术后第1天、第3天创面分泌物情况。以渗湿纱布层数来计分(下面用X代表渗湿纱布层数)。1分:X≤2层;2分:2层<X≤4层;3分:4层<X≤6层;4分:6层<X≤8层;以此类推,X每增加2层,加1分。
1.3.4 记录术后第1天、第3天疼痛情况。疼痛评分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划一条横线,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3,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分级:0~3分,0分:无痛;1分: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2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3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两个样本均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以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组重复测量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基线资料的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术前IL-17、术前IL-6水平及VAS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M(P25,P75)]
2.2 两组内及组间IL-17水平的比较 两组IL-17水平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满足球形度检验,多变量检验提示,两组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行简单效应分析,可见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IL-17水平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两组间IL-17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L-17水平比较[(pg/mL),M(P25,P75)]
2.3 两组内及组间IL-6水平的比较 两组IL-6水平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满足球形度检验,多变量检验提示,两组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行简单效应分析,A组术后第1天IL-6水平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IL-6水平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B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IL-6水平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在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两组间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IL-6水平比较[(pg/mL),M(P25,P75)]
2.4 两组内及组间VAS疼痛评分的比较 两组VAS疼痛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满足球形度检验,多变量检验提示,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行简单效应分析,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VAS评分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天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3天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分,M(P25,P75)]
2.5 两组间创面分泌物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创面分泌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创面分泌物评分比较[分,M(P25,P75)]
3 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肛周脓肿是肛腺阻塞感染引发的肛肠疾病[4],大多以肠道内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5],此病发病急、进展快,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6]。有报道显示肛周脓肿进一步发展会形成肛瘘,二者紧密相关[7]。临床大多数选择切口引流对症处理,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术后手术切口血供欠佳[8],影响愈合时间,加大感染风险,以及其他因素刺激,使管道上皮化,从而形成肛瘘[9]。严重可发生恶变,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败血症或中毒性休克[10]。有研究表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形成肛瘘与患者肛周病史、肠道菌群、脓肿深浅等密切相关[5,11-12]。肛周脓肿、肛瘘都是细菌入侵后局部产生相应的炎性反应,肛瘘病理检查可见肉芽组织,提示有炎性反应[13-14]。感染病原的早期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效降低病死率,也可避免抗生素滥用,且减少耐药菌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肛瘘患者外周血IL-6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局部淋巴细胞浸润有关[15]。本课题通过观察检测肛周脓肿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清IL-17、IL-6含量的变化及术后复发及出现肛瘘的研究,探讨IL-17、IL-6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机制,及对本病并发肛瘘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检测术前、术后IL-17、IL-6水平及疼痛、分泌物、预后的观察,发现两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3天的创面分泌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VAS评分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第3天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肛周脓肿患者行切开引流术可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分泌物,术后未形成肛瘘患者优于形成肛瘘。两组术前IL-17、IL-6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两组IL-17水平及B组IL-6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第3天IL-6水平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术前肛周脓肿患者IL-17、IL-6水平高表达,切开排脓后IL-17、IL-6水平下降明显。术后第3天B组IL-6水平高于A组,B组 IL-17水平高于A组,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均得出P<0.001。可以看出两组之间术后第3天患者血清的IL-17、IL-6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虽然手术效果还与术者经验、患者临床资料等有关,但是仍可以得出肛周脓肿术后形成肛瘘的患者术后第3天IL-17、IL-6水平显著高于较未形成肛瘘患者。有研究显示,将肛瘘患者外周血IL-6表达水平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肛周患者的IL-6表达水平为(9.67±1.15)pg/mL,健康体检者为(3.64±0.25)pg/mL,肛周患者的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15]。与本研究得出结论接近。此外,也有研究表示IL-6水平对指导肛裂继发脓肿根治术后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肛周脓肿患者术后IL-17、IL-6水平较术前逐步下降,术后未形成肛瘘患者的术后第3天IL-17水平、IL-6水平、疼痛、分泌物均低于形成肛瘘患者。可考虑IL-17、IL-6与肛周脓肿术后是否形成肛瘘有一定的关联。
不论是免疫系统还是与非免疫系统,许多细胞因子均参与了一定的调节效应功能,目前有研究认为许多细胞因子与肛周脓肿发病有关[16]。IL-17参与了中性粒细胞动员的全过程,介导了组织的炎性反应。它通过促进白细胞释放过量的化学因子而引发组织的炎性反应。IL-6属于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在整个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13]。现代研究发现,IL-6可调节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在肛周脓肿患者中,含量比健康人群明显增高,表明IL-6介导炎性反应贯穿肛周脓肿的发生、发展全过程[17]。此外,IL-6可促进IL-17A表达水平的增高,参与Th17细胞分化。
综上所述,肛周脓肿术后形成肛瘘的患者术前IL-17、IL-6呈高表达,且术后血清的IL-17、IL-6表达水平与肛瘘形成呈正相关,考虑IL-17、IL-6与肛周脓肿术后形成肛瘘有一定的关联,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临床上可考虑监测IL-6和IL-17水平,从而更好地辅助治疗肛周脓肿及预防肛瘘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