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29邰丽
邰丽
(盖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盖州 115200)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且严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这种病症是患者因为脑动脉供血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持续性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症状,该疾病会使得患者相关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形成一定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该疾病会使患者在短时间之内表现出面部痉挛、休克和脑出血等相关症状表现。针对脑梗死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实施干预。虽然对患者开展传统的护理方法能减轻机体的相关症状表现,但是对促进患者神经改善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很多患者会在治疗之后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后遗症等,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2]。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能将传统的以患者疾病治疗和医嘱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这就能使得护理效果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本文主要将优质护理应用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当中,并分析所取得的护理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为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如我院治疗,其中38例以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38例以优质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5.26±8.13)岁;发病到入院1~5 h,平均(3.13±0.52)h。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3.65±8.05)岁;发病到入院1~5 h,平均(3.06±0.51)h。研究资料经《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检验满足伦理标准,研究对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被确诊为脑梗死,而且所有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入院以后均开展MRI和CT等影像学诊断,具备有影像学诊断依据。③患者均为救护车接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④患者发病到入院的时间均在6 h内,而且所有患者年龄均超过60周岁[3]。⑤本文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而且自愿参与研究工作。
1.2.2 排除标准 ①有其他的严重神经功能病变或脑血管病变。②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③由其他医院转入我院治疗者[4]。④年龄未满60周岁的脑梗死患者。⑤由于其他病症而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相关症状者。⑥同期参与其他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干预,需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有关的状况等进行跟踪调查,还要记录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并为患者积极的进行降压处理,遵医嘱为患者应用药物进行干预,保证患者病房的干净和整洁[5]。
1.3.2 观察组 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体位护理:需要对患者的肢体位置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患者更好的修养。在对患者开展护理时,应将翻身频率设置为2 h/次,这可以充分的防止患者因为长时间对局部组织的压迫而导致的压疮形成。同时这也能防止患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避免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而使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防止皮肤感染等相关的严重后果出现[6]。在对患者开展体位干预之时,也要重视对患者进行皮肤按摩。②心理护理:要积极的对患者开展心理的正面引导,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突然发病的。当患者经过抢救,恢复清醒的意识以后会发现自己出现一些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如丧失正常的言语功能、肢体功能存在限制、集体行动不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使患者情绪焦虑消极,这样就会使患者郁郁寡欢,日益憔悴,甚至会拒绝接受治疗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情况。在对患者开展干预时,应在情绪上进行引导,首先分析患者存在负面心理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表现。如果存在焦虑情绪,需要认识到患者出现焦虑的主要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消除患者存在焦虑的根源并对患者进行宣教,这能减轻其焦虑感[7]。如果患者存在抑郁,则需要进行情绪的疏导,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呼吸调节心理。③溶栓护理:溶栓治疗前需常规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监测,了解患者的神志状况,与此同时要对患者进行溶栓药物的记录,并记录溶栓的时间,强化对患者的护理监护[8]。如果患者存在有情绪烦躁的表现,需要适当约束患者肢体,对患者家属解释对患者进行肢体制动的目的。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及时通过医师进行相关的处置,治疗过程中每间隔2 h对患者进行一次血压、脉搏的监测,还要对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肌力等进行检测。④生活护理:对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并且要限制对患者探视的人数和探视的频率,干预的过程中要对患者提供低脂和低盐饮食,饮食坚持以流质饮食为主,以便促进患者的消化,还要定时对患者进行腹部的按摩,促进患者胃肠蠕动。与此同时要保证患者患肢处于功能位,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并且对其进行全身关节的按摩,肢体按摩每日2次,每次10 min,全身关节按摩每日2次,每次5 min。如患者语言功能存在障碍,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为患者进行口腔发音的纠正和舌部训练。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的时候要告知患者尽量保证情绪的稳定性,使患者出院以后能够依然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出院以后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时要叮嘱患者戒烟戒酒,确保患者能够定期返回医院进行复查。
1.4 观察指标
1.4.1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患者进行护理以后的压疮、深静脉血栓、感染、便秘、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2 运动和神经功能 ①以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9]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包括上肢功能40分,下肢功能6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好。②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10]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为0~42分,神经功能随着评分的升高而降低。
1.4.3 焦虑和抑郁心理 ①焦虑情绪以GAD-7焦虑筛查量表[11]评估,评分为0~21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重。②抑郁情绪以PHQ-9抑郁症状筛查量表[12]评估,评分为0~27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重。
1.4.4 生活质量评分 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理想。
1.4.5 满意度评分 以《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开展满意度评估,分为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4个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以统计学软件IBM SPSSStatistics26.0做统计分析。满意度为级别类资料[n(%)],实施秩和检验,秩和结果以“U(Z)”表达,以NORMSDIST函数推导P值;压疮、深静脉血栓、感染、便秘、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并发症为计数资料[n(%)],实施卡方检验,卡方结果以“χ2”表达,以CHITEST函数推导P值;FMA评分、NIHSS评分、GAD-7评分、PHQ-9评分、SF-36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实施t检验,检验结果以t值表达,以TDIST函数推导P值。P<0.05表示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2例,占5.26%)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12例,占31.58%)更低,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运动和神经功能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之前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之间没有差异(P>0.05),但观察组经过护理后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运动和神经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运动和神经功能比较(分,)
2.3 焦虑和抑郁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之前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在护理之后,焦虑和抑郁心理都有更明显的转归,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分,)
2.4 生活质量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之前生活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在护理以后生活质量的转变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5 满意度 观察组(35例,占92.11%)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29例,占76.32%)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且严重的一种颅脑血管病症,临床研究认为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主要机制是患者因为多种原因而导致的缺血性病变,由于颅脑相关部位因缺血和缺氧导致神经受损而形成严重的疾病后果[14]。临床认为,若患者存在急性缺血性的症状,就会使得颅脑组织的有关部位形成病变和坏死,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导致患者出现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一旦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则不可恢复,在对患者进行干预之时,只能尽可能的拯救受伤的神经功能,减少神经功能的受损,从而减轻患者的相关神经症状[15]。
脑梗死发病后会使患者的一些神经功能受损,即便一些患者经过抢救痊愈出院后也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症状,导致患者语言、肢体等形成一定的障碍,如患者出现的半身不遂、无法正常行动、语言功能丧失、存在治理功能的障碍等。这就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患者的家庭等面临着十分沉重的负担,患者也会因此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甚至还会有悲观和厌世的表现等,所以对此要进行重视[16]。本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焦虑和抑郁心理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由此也肯定了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价值,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积极的重视患者的各项情况,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整体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各项干预。优质护理可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能够以整体性的护理为主,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护理操作[17]。优质护理在开展干预时能够将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摒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这就可以充分的兼顾患者的生理情况和心理情况,摒弃传统护理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避免机械性的为患者进行指导。通过优质护理对患者开展干预可从患者的真实感受出发,解决患者的不舒服和不愉快的体验。优质护理能够使得参与护理的干预工作者,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优质护理计划,可重视对患者提供心理指导,充分的减轻患者因疾病等产生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在开展干预之时也可以对患者介绍一些经过干预和治疗之后获得痊愈的病例进行现身说法,强化了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自信心,也能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18]。对患者开展优质护理重视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宣教,这能提高患者关于脑梗死的认识程度,而且能根据老年患者的相关情况提供一些符合老年患者需求的护理引导,医务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干预时可以适当的提高音量避免患者因为听力不好等而无法接受到正确的信息,还要多对其提供陪伴等,倾听老年患者的真情实感,并帮助患者回忆过去一些愉快的事情,提高其心理的满足感[19]。同时优质护理在开展的过程中重视患者家属的参与,所以在开展干预时可以引导患者家属积极的参与到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多为患者提供陪伴和支持,满足其心理需求。通过优质护理开展干预能针对性的采取符合患者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接受后续的康复和治疗奠定了基础。优质护理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性的干预,既重视生理上的舒适度,也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使得生理和心理相辅相成,为综合性的提升患者的预后奠定了基础。
此外本文所得的结果和靳一鸣[20]在其研究中所得的结果存在很多的相同观点,在学术上具有相互佐证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总体康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