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悟情境教学之慧

2022-09-29刘晶鑫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艇威尼斯情境

文|刘晶鑫

“如果‘静慧课堂’是一座花园,那我们就是花园里追逐蝴蝶的孩子,在语文的世界里与蝶共舞,领略最美的风景。”这是唐静老师在“静语文”课题总筹备会上的结束语,也开启了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之路。

探路:亦步亦趋,探单元教学之路

本学期,我所在的研究团队将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展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基于本单元“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的阅读要素和“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的习作要素,我们团队确立了以“尽览异域风情,做世博推介人”为主题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

备课伊始,我结合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明晰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了“群艇竞游威尼斯”情境教学设计。按照“课前预学—课初验学—课中导学—课末固学—课后拓学”的静慧课堂五环节,教学分成五个板块。板块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学生利用在上个任务中得到的去往威尼斯的飞机票,来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威尼斯水城。板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围绕“小艇是威尼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这一观点阐释理由,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板块三,了解特点,体会表达。体会小艇“窄”“深”“翘”“轻快”等特点。板块四,体会动静,朗读体会。重点指导表现船夫驾驶技术极高、威尼斯人白天喧闹的日常生活的动态美和入夜后的威尼斯静态美,利用动静对比,感受威尼斯水城的独特情趣。板块五,总结体会,开启旅行。延续单元整组教学情境,发放通往荷兰牧场的飞机票,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课堂情境。

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但是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问题百出:情境教学浮于表面,课堂上延续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在体会文章中关于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较好的句子时,对于美的体会学生无法感同身受,教学缺少层次感。面对第一次试教的失败,我在沮丧之余又倍感疑惑:为什么课堂死气沉沉?该怎样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从文字中体会静态美和动态美?于是我垂头丧气地向唐静老师请教。唐老师听完我的感受,便会心一笑,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问题———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仅停留在形式,并没有真正改变固有教学模式,新瓶装旧酒。那我该怎么办呢?

寻宝:关注学生,寻情境教学之宝

“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一课?学生的学习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静慧课堂中要“让学生明白每一天学习的意义”,那么教师一定要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核心素养。而这一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表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因此,教学中必须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为了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不断实践、探究和运用,最终达成学习目标。唐老师的一席话一语中的,让我如梦初醒。

“教学中注重了真实情境就够了吗?怎样使学生学习更加兴趣盎然,真正达成学习目标呢?”正当我憧憬着任务驱动的情境教学那美好画面时,唐老师的又一次提问无疑是当头一棒,再次让我瞠目结舌。“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真实地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唐老师又循循善诱地点拨我,“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情境下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学、互学、全班交流等多个方式,品味语言,训练思维,习得方法,形成能力,最终提升素养。”我恍然大悟,我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平淡,学生很难自主感悟到动静之美的原因就在于此,整个教学活动没有关注到学生,学生学习缺少支架。

基于前面两次出糗,此时的我也开始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深度思考,大胆地说出我的担忧:“学生进行这样真实情境的学习,如何体现目标达成情况呢?”

唐老师一语道破天机:“一定要有效评价!学习目标、学习活动与评价任务是教学设计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指向有效教学。有效的评价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自己也能及时准确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的评价内容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语文要素训练目标,评价方式上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有意识地利用评价过程促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特点与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

因此,在唐老师的建议下,围绕本课我开展了三大情境活动,分别是“看艇——小艇特点我来讲”“坐艇——船夫技术我来夸”“观光——城市名片我来话”。

紧接着,我按照三大情境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搭建支架。在“看艇”活动中,学生首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借助小艇的图片等支架,结合文本感受小艇独特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在“坐艇”活动中,利用视频搭建文本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从三个一个比一个惊险的特写镜头中,让学生感受到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恍若就在他们眼前。

在“观光”活动中,搭建表格支架,进一步体会威尼斯人的活动和小艇的活动密切相关,感悟城市白天热闹喧哗的动态美,与入夜后城市的静谧之美。

“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唐老师的话言犹在耳。于是,我在每一个任务活动最后都布置了一个展示任务,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在“看艇”活动中布置:“同学们,你们看远处又来了一批游客,请你们热情地和他们介绍一下威尼斯小艇吧!”在“坐艇”活动最后,学生为了向驾驶技术高超的船夫表示感谢,他们就必须要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是怎样高超的,文章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利用任务驱动学生关注文本,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完成了“观光”活动后,主动地向他人介绍威尼斯,绘制成城市名片,争当城市“云导游”,呈现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展示,小组间依照“特点清楚、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的标准相互评价、打星。教师相机补充评价:“你把小艇的特点介绍得太清楚啦!”“我太想去你介绍的威尼斯水城感受城市的热闹与宁静了!”这些过程充分体现了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最后学生还可以将作品上传到教育云平台,相互评价点赞。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充分体现了教、学、评、练的一致性。

在随后正式的课堂展示中,学生思维敏捷,活动积极踊跃。在最后推荐威尼斯水城的环节中,学生妙语连出,甚至下课了还拿着自己的推荐卡热情地向其他同学介绍呢。

成长:学文思法,学人思己,做静慧教师

“静慧课堂”主张“让每一名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但我想,在“静慧课堂”中享受到快乐的远不止学生,教师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不断收获成长的硕果。

学文思法,静读养习,练就智慧心灵。通过本节情境教学课的打磨,我深刻意识到:只有创设真实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利用活动任务,不断搭建支架,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通过多元化活动评价的学习成果,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才能让学生变得聪慧,让教师获得智慧,让在语文课堂里的每一个实践者都真正享受到“静慧课堂”的快乐。

猜你喜欢

小艇威尼斯情境
池上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寻常威尼斯(节选)
威尼斯小艇的“秘密”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巧妙的安排
威尼斯狂欢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