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机收玉米新品种‘浚单1668’选育报告及栽培技术
2022-09-29王海亮王昌亮常建智张国合闫丽慧李彦昌侯现军
王海亮,王昌亮,常建智,张国合,闫丽慧,李彦昌,侯现军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鹤壁 458031)
0 引言
玉米是集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为一体的多元化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畜牧业、玉米加工业及能源生产等方面需求的上升,玉米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1-3]。河南省作为中国主要粮食大省,2011—2020 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330 万hm2左右,总产量200 亿kg 左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4]。但是,该区域气候条件复杂、玉米单产较低,对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中国土地集约化进程的加快,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的土地经营模式将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体[5-6]。经营模式的优化,对农业技术和机械化发展的提出更高的要求,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必须符合先进生产技术发展的要求,尤其适宜机械化籽粒直收的玉米新品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7-8]。近年来,河南玉米品种正处于更新换代的过渡时期,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机械化直收面积逐年增加。但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品种多样、成熟期不一致、穗位不整齐、倒伏倒折、含水量高、苞叶长短松紧不一致等多种问题[9-10]。因此选育适合耐密、高产、优质、多抗、抗倒伏、宜机械化籽粒直收品种对国内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1-12]。
本研究以选育耐密、多抗、宜机械化籽粒直收为选育目标。‘浚单1668’杂交种是以‘浚658’为母本、以‘浚1543’为父本,2012年冬季在海南三亚育种基地组配而成,2013—2015 年,在新品种多点鉴定试验中表现出耐密、多抗、宜机收的特性。经过2016—2019 年山东省、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试验,于2019 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玉20 190014;于2020 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200015。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母本的来源及特征特性
母本‘浚658’是利用优异自交系‘郑58’先与美国自交系‘PH6WC’杂交,再与‘PH6WC’回交,组配基础群体,在高密度压力下对早代选系材料进行筛选,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南繁北育连续自交7代,于2012年选育而成。株高233.4 cm,穗位77.6 cm,叶片数19片;雄穗分支3~5 个,花药、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橙黄色,籽粒半硬型;结实性好,气生根发达,抗倒性强。抗茎腐病、瘤黑粉病、穗粒腐病,中抗斑病、锈病。生育期119天。
1.2 父本的来源及特征特性
父本‘浚1543’是利用优良自交系‘515’与美国自交系PH4CV 杂交,再与配合力高,抗病,抗倒,耐旱性好的优良自交系‘S122’杂交,组配基础群体,然后选择优良单株,南繁北育连续自交7代,于2012年选育而成。株高248.6 cm,穗位92.3 cm,叶片数19片;雄穗分支5~7个,花药黄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籽粒马齿型;脱水快,早熟性好,抗倒性强。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穗粒腐病,中抗大斑病、锈病。生育期115天。
1.3 杂交种‘浚单1668’选育经过及特性
杂交种‘浚单1668’于2012 年冬季在海南三亚育种基地以‘浚658’为母本、‘浚1543’为父本杂交组配;2013年、2014年连续2年在玉米组合鉴定比较试验中表现稳产、抗倒、抗病、成熟时水分低,易脱粒,于2016—2019年参加山东省、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试验,2019 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玉20 190014;2020 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200015。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浚单1668’夏播生育期101~103天,比‘郑单958’早熟3~5 天。芽鞘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圆形;主茎叶片数17~19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82.4~294.6 cm,穗位高90.2~96.5 cm(图1);雄穗分支疏,雄穗颖片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7~18.2 cm,穗粗4.7~4.9 cm;穗行数14~20 行,行粒数29.3~33.2粒,秃尖长1.2~1.5cm,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24.0~356.6 g,出籽率84.7%~86.3%。平均田间倒折率0.5%~0.9%,倒伏率0~1.7%;空杆率0.2%~1.0%,双穗率0.1%~0.3%。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0.0%~28.4%,破损率3.3%~4.5%,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玉米籽粒直接收获标准。
图1 ‘浚单1668’生物学特性(单株、雄穗、果穗)
2.2 抗性表现
2017—2018年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年综合接种结果:抗镰孢菌穗腐病,中抗镰孢菌茎腐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感南方锈病,高感瘤黑粉病。
2.3 品质分析
2017 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淀粉73.62%,粗蛋白10.50%,赖氨酸0.34%,粗脂肪3.40%,容重766 g/L。2018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淀粉73.55%,粗蛋白10.40%,赖氨酸0.35%,粗脂肪3.40%,容重769 g/L。
3 产量情况
3.1 比较试验
2013 年在鹤壁夏播鉴定试验中,其产量为10629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8%,2014—2015年的连续比较试验种,平均产量分别为11047 kg/hm2、11349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12.6%、10.8%;2016年参加河南省机收组机收组(6.75万株/hm2)比较试验,其产量为1020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1%(表1)。
3.2 区域试验
2017—2018年参加河南省机收组(6.75万株/hm2)区域试验,2017 年平均产量为10164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表1),全省11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比率100%;2018年平均产量为9417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7%(表1),全省8个试点增产,1 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比率为88.9%;两年平均产量9827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0%,全省19 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比率为95.0%。
3.3 生产试验
2019年参加河南省机收组(6.75万株/hm2)生产试验,该品种平均产量为10834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6%(表1)。
表1 ‘浚单1668’2016—2019年河南省机收组(6.75万株/hm2)试验结果
4 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区域
‘浚单1668’适宜在河南、山东夏播区域,及相似的生态区域种植,适于6—10 月、≥10℃活动积温在2700℃左右的区域种植。
4.2 栽培技术要点
‘浚单1668’适宜播期6月5日—6月15日,根据当地情况,确定最佳播种时期;播种采用麦后贴茬精量直播方式,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而定,低肥力密度6.00万株/hm2左右,中等肥力地6.75万株/hm2左右,高等肥力地可种到7.50万株/hm2左右。
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增施磷、钾肥和锌肥。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农家肥。播种时采用种肥同播技术,选用玉米专用缓释肥,一次性施入底肥600~900 kg/hm2,种子与肥料相距不小于10 cm[13-14]。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确保出苗均匀;大口期、花期、灌浆期是玉米高产需水关键期,根据墒情及降雨情况及时浇水。玉米田间病虫草害防治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专业化统防统治。播前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苗期喷施玉米田专用除草剂、杀虫剂,防治田间杂草及苗期害虫,大口期及灌浆期采用现代植保机械,喷施杀虫剂、杀菌剂防治玉米后期穗部虫害及病害[15-16]。‘浚单1668’后期脱水快,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黑色层出现后即可籽粒直接收获[17-18]。
4.2 制种技术要点
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排水较好的区域,通过适时早播、晚收进行生殖隔离,或通过地域隔离(杂交种不少于300 m,亲本不少于500 m)进行有效隔离[19],确保制种纯度;根据气候特征,调整父母本播种时间,同期播种,父母本比例1:4~1:5;错期播种,一期播种母本,二期播种父本,父本比母本推后5~7 天。制种母本留苗密度7.5 万株/hm2,父本留苗密度1.8 万株/hm2。制种前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生育期严格管理,母本散粉前去除雄花,并去除弱小植株及杂株,授粉后去除父本,提高制种产量,保证制种纯度和质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