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方法的城市公园自然度感知类型探究
2022-09-29刘梦瑶
刘梦瑶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5)
1 引言
自然环境体验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对身心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如亲近自然有利于减轻压力与焦虑,提升注意力及促进正向情绪[1]。与此同时,不同的环境自然程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康健效益,如Fisher等发现感知自然度等空间特性对恢复性知觉有积极影响[2],刘群阅提出在校园绿地中,学生的感知自然度与自测恢复性之间呈正相关[3]。
人对自然环境的体验即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及知觉。其中,感觉是指将实存的环境信息传感至大脑;知觉是指对经由神经传输到大脑相应区域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识别和解释的心理过程。因此,人类对实质环境经过感觉和知觉作用而产生的认知现象被称为感知自然度。但在现行相关研究中,往往不区分感知与知觉的内涵差异,因而,下文引用文献中“知觉”的含义等同于本文“感知”这一概念。
国内关于环境自然度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对自然度感知的探讨却十分有限,且集中在以自然度为核心,验证自然度感知与环境偏好、恢复性等相关环境心理理论的关系层面。如刘群阅通过构建知觉自然度量表,对知觉自然度与环境偏好、恢复性知觉、场所依恋等进行测量,认为其与后三者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4];王晓博等利用不同自然特性及人工干预程度的水景照片,探讨了不同视觉感知自然度的水景对受试者的认知影响[5]。
人类对自然度的感知十分复杂,往往受到个人文化背景及经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因素的难以概括使得自然度感知相关研究受到局限。因而本文以“感知类型”为新的研究视角,选择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概括人们感知自然度的模式,拓宽相关研究边界,指导环境设计。
2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2.1 Q方法(Q-methodology)
Q方法最早由英国心理学W.Stephenson提出,是一种专门分析人类主观性感觉的研究方法,其利用若干陈述句编制而成的资料来衡量受访者对研究主题的态度,进而对研究者进行分类[6]。研究程序通常包括:收集Q论汇,开发Q样本,选择受试者(P样本),进行Q分类排序,分析与解释结果。该方法兼具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特性,相比于传统封闭式问卷调查,受测者将获得更大的空间表达自身意向及认知,因而适用于内隐意向及多维度的研究主题[7],尤其是进行个案或小样本的态度、观念、价值等研究。所以,Q方法也将适应用于公园自然度感知类型的人群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2.2 研究路径与数据收集
2.2.1 命题设计
为了广泛收集主题观念的母体,本文首先对自然度感知进行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第二部分,由受访者举例说明曾到过的最自然的公园,并描述其环境特点(不少于30字)。问卷于2020年8月10~31日间进行在线发放,共回收问卷473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剩余有效问卷437份。其中,男性受访者163名,女性受访者274名;18岁以下受访者24人,18~50岁受访者397人,50岁以上受访者16人,涵盖了不同年龄阶段。
将回收问卷进行文本分析,同时参考Tveit[8],Hull[9],翁珮怡[10]及何立智[11]等学者的研究,初步得到公园自然度感知非结构式Q论汇50项。为确保样本准确性与易读性,在邀请5位景观学研究生及5位其他行业从业者进行补充、修改与删减后,获得具有代表性的Q样本35项。
3.2.2 建立P样本及实施Q排序
新周期的奥运备战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管是东京奥运会还是北京冬奥会,都让无数的运动健儿们以最大努力准备迎接光辉时刻。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体现。随后而来的也将是新一轮的退役风暴,在新举国体制的背景下,多方力量尚未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这加大了退役安置保障工作的压力。退役运动员的价值该如何体现,依然是退役安置保障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Q方法不要求受测群体的随机性,选择能够理解与表达主题观点并具有一定多样性的样本即可[12]。本研究通过线上招募,最终找到受试者25人,满足Q方法对P样本数量的要求,其中男女比例13∶12,年龄为16~45岁,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
Q排序是指受测者按照指导语(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对Q样本进行排序,使其观点模式化的过程。本研究根据命题数量,选择较为常用的9级分类制(图1)。首先与被试者进行交流,解释自然度的定义,介绍操作流程与方法,确保其对研究主题的正确理解;再由被试者将35个Q样本进行强制排序,并在排序结束后,立即邀请受测者对非常不同意及非常同意的陈述进行详细解释。
图1 9级分类填写表
2.2.3 数据录入及因素提取
3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最终形成3类自然度感知类群,且不同类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图2),命名为动植物感知类(F1),多感官感知类(F2)及野性感知类(F3),分别解释了16%,20%,15%的方差,累计解释方差51%;显著负载人数分别为8人、12人、8人,其中重复负载4人,1人不显著负载。重复负载的样本仍然有效,表明个体对于该主题同时具有不同观点特征[13]。
在Q方法的使用中,不同研究的因素解释方法有所差异[14, 15]。而本研究偏重于探索,无预设维度,因此采用以得分较高的因子为主,低分句子为辅,囊括大部分排序结果的分析解释方式。
表1 Q样本及因子得分
图2 城市公园自然度感知类型雷达
3.1 动植物感知类
然而,此类型人群认为,公园中仅植物占地面积大(01:-3),有个别新奇的品种(03:-4),对公园的自然度影响较小。例如样本16(女,25岁)表示:“种植整齐的公园自然程度比滨江公园长满野草的土地更低,动物数量更少”。样本6(男,30岁)认为:“最自然的景色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见,提升城市公园的知感知自然度,仅以粗略的绿地率或绿地面积作为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3.2 多感官感知类
因素2共有12位受访者与之显著相关,其中男女比例为8∶4,年龄为17~45岁。此类人群偏向于以多感官感知自然度,包括视觉、嗅觉、听觉等。他们认为,在听觉方面,自然度较高的公园会有较多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流水声等(34:+4);在嗅觉方面,公园中能闻到青草、花朵、土壤等大自然的气味(35:+3),会增加其自然度;而在视觉方面,公园中植物种类丰富(02:+4),分布广,生长茂密(01:+3;09:+2),轮廓富有变化(10:+2),以及昆虫与鸟类种类多样(14:+3;18:+2),地形起伏(25,+1),则其自然度会比较高。然而,当公园中有大量的同种鸟类,无法得出高度自然性的推论(13,-4),由此可见,此类人群在自然度的感知中,对公园中自然元素的丰富度极为在意。
在因素2的受访者中,样本3(男,26岁)表示:“山地公园自然度较高,树木苍翠,流水潺潺”。样本1(女,17岁)表示:“野花草地自然度较高,雨后会长出蘑菇,还有淡淡的花草香”。其他的访谈者均有类似的表达,这也印证了多感官感知在感知自然度中的重要作用。
3.3 野性感知类
因素3共有8位受访者与之显著相关,其中男女比例为2∶6,年龄为16~33岁。野性是指一种本能和自发的行为,没有人类的理性干预,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因而人工干预会降低野性。数据结果显示,野性感知类人群偏向于以人工痕迹、动植物的野生性等感知因子衡量自然度。他们认为,公园中感觉不到很多人造构筑物(26:+3),没有经过人为设计和修整(28:+3),水体没有人工堤坝、栏杆(20:+4),没有发现人为破坏的痕迹(27:+2),没有出现土壤裸露遭受破坏等现象(19:+2),则自然度会比较高。同时,公园中有大自然的声音(34,+4),有珍贵的野生保护动物(17:+3),有野草和杂草(4:+1)等,自然度也将得以提高。
在因素3的受访者中,样本12(女,24岁)表示:“产生噪音的人工游玩设施会破坏公园的自然状态”。样本22(男,33岁)表示:“野生保护动物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较高,因而其生活的公园自然度同样较高”;样本3(女,25岁)表示:“经过人工种植和修剪的植物自然性比野生的更低”。可见,环境中人为的设计与管理,包括对野生动物的限制等,是野性感知的基本要素,而野性的识别则进一步影响人群对自然性的认知。
3.4 因子共性分析
不同类别群体间对公园自然度的感知因素可能存在相似之处。命题18及14在3类人群中得分相似且相对较高,均属于强化公园自然度感知的因素(表2)。对受访者进行调查得知,样本8(男,26岁)认为:“日常接触的绿地人工程度高,能见到鸟类和昆虫的公园,可以归为相对自然的环境”。而样本21(女,24岁)认为:“存在鸟类和昆虫的公园整体环境较好,人为干预少,植物生长旺盛”。由此推测,随着城市生境的退化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人们对鸟类及昆虫等动物的感知较为敏感,同时,动物与昆虫在受访者的认知中暗含了公园良好的生态及有限的人工干涉,因而成为了不同群体自然度感知的共性因子。
表2 共性因子得分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收集并整理大量人群对自然度的感知内容,利用Q方法划分了城市公园中以不同方式感知自然度的群体,得到动植物感知、多感官感知、野性感知3种类型。其中,动物感知类偏向于由植物生长状态,植被数量及种类丰富程度,动物种类等维度感知环境的自然度;多感官感知类偏向于通过听觉、嗅觉、视觉等多个感官共同感知环境的自然度;野性感知类则偏向于通过人工痕迹、动植物的野生性等维度感知环境的自然度。同时,根据对上述三类群体的共性因子分析推测,随着城市物种多样性的逐渐减少,民众对鸟类及昆虫等动物的感知变得相对敏感。
由此,本文对城市公园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城市公园的物种丰富度,保护生物多样性。选择多样的植物种类,适当减少人工干预,如保留枯枝及野草、减少修剪等,让植物群落自发生长、竞争,为众多昆虫、小动物等提供良好的生境及栖息地,形成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更优越的绿地生态系统。
(2)从感官角度,环境感觉方式可分为视、听、嗅、触等。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以多感官体验设计营造高度自然性的公园环境,尽可能地增加可感知自然的维度,提升民众对公园自然度的感知。以听觉为例,公园中应动静分区,安静区尽量隔离或减少噪音,同时种植本地树种招引鸟类、利用蜜源植物吸引蜜蜂等动物,还可通过因地制宜设计流水、选择可听风听雨的植物等,凸显自然的声音。
(3)对拥有良好生态资源禀赋的公园,应该尊重自然的自主性,杜绝过度的人工秩序,减少不必要的构筑物建设,营建富有野性的自然公园,避免破坏公园的整体自然度感知。
在当前提倡人性化设计的背景下,本文希望以“人”的感知为核心,运用Q方法,实现感知自然度类别这一难以测量的潜变量的划分,为提升公园的感知自然度,创造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