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NT-proBNP、尿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2-09-29赖呈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7期
关键词:尿酸血清资料

赖呈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广州 511300

心力衰竭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与心脏功能障碍有关,以心脏功能以及临床状态地进行性下降,导致住院的急性失代偿发作和过早死亡为特征,会诱发患者的肺部以及全身出现充血或灌注不足等情况[1-2]。据估计全世界约有643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其风险因素复杂且多样,其中以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肥胖等尤为突出,且风险因素的负担随着年龄地增长而增加[3]。临床上心力衰竭倡议急性心力衰竭为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预后效果不好,临床住院病死率为4%~7%,且有30%的患者会在出院后的2~3个月内再次住院治疗[4]。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心脏舒张的一种重要病理生理性调节因子,能够通过磷酸化或者乙酰化的翻译后修饰,作为加速肌原纤维松弛的关键机制,是心肌细胞损伤的一种标志物[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诊断心力衰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并且欧洲心脏学会指南和美国心脏协会均表示NT-proBNP水平地测量能够对临床中心力衰竭地诊断提供支持,同时能够确定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效果[6]。而关于血清尿酸水平,有临床研究发现,其水平升高是对急慢性心力衰竭预后效果差的一种预示,且高尿酸会导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效果恶化[7]。因此本次研究旨在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NT-proBNP、尿酸水平与患者预后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并对其进行为期半年地随访。按照患者这半年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预后不良(出现心脑血管疾病)35例,预后良好(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45例。

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中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8]。(2)患者的肝肾功能无严重损伤且凝血功能正常。(3)患者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或其他神经、血液系统疾病[9]。(4)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能够很好地配合进行半年地随访。(5)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3、排除标准

(1)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者其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2)患者有心血管病手术史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者慢性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血管疾病[10]。(3)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或有认知性障碍。(4)患者依从性差导致不能正确采集相关信息数据,或存在数据信息失真影响试验结果。

4、方法

(1)对纳入研究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进行收集,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心功能分级、既往史(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情况)等。(2)临床试验资料:于患者晨起空腹时静脉采血5 ml,设置离心半径为15 cm,以3000 r/min的速率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冷藏,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并进行记录。(3)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地随访,询问患者及家属关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地发生情况,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继发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炎等或因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地死亡等。最后1例随访日期为2021年12月19日。

在本次研究中纳入的患者中,35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15例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和继发性心力衰竭各10例。

5、观察指标

(1)一般临床资料以及临床试验资料单因素分析。(2)影 响 预 后 效 果 的 多 因 素 回 归 分 析。(3)cTnI、NT-proBNP、尿酸单一及联合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采用ROC分析对预后效果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以曲线下面积来对预测价值进行评价,通常认为面积在0.5~0.7之间时预测价值低,面积在>0.7~0.9时,表示预测价值中等,当面积>0.9时则认为预测价值较高。

6、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s)、t检验对正态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对于非正态的定量资料采用M(Q1,Q3)、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采用%,χ2对定性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同时采用ROC对预后效果预测值进行评价,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

在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心功能等级、既往史(吸烟、饮酒)情况以及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临床试验资料分析

对试验资料进行分析,预后不良组的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的水平(均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试验资料比较

3、影响预后效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预后效果情况为因变量,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为自变量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均能够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影响,详见表3。

表3 影响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效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4、cTnI、NT-proBNP、尿酸单一及联合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cTnI、NT-proBNP、尿酸单一及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地预后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5)。单一检测时,NT-proBNP对预后效果的预测价值高,CTnI以及尿酸水平对预后效果的预测价值中等;联合时,对预后效果的预测价值最高,详见表4与图1。

图1 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cTnI、NT-proBNP、尿酸单一及联合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的ROC

表4 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CTnI、NT-proBNP、尿酸单一及联合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也称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异质性、多样血流动力学的综合征,危及患者的生命,且预后效果不理想。其诱发因素往往会直接导致患者的左右心室功能障碍,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肺充血甚至是全身充血的症状[10-11]。据临床研究显示,患者机体血清内的高cTnI、高NT-proBNP以及高尿酸均会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地发生以及预后效果产生不良影响[12-13]。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分析急性心衰患者预后与血清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预测,以期对临床中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帮助。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关于试验资料的对比,预后不良组的血清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的水平,与刘誉等[13]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分析与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会出现心肌缺血、心室壁的张力增加,诱发心肌细胞合成NT-proBNP,从而导致其浓度上升。而cTnI是由受损的心肌释放的一种蛋白质,患者由于心肌缺血诱发的心肌受损,故而其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由于全身缺氧缺血,诱发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氧自由基释放量升高,进一步导致患者的黄嘌呤酶水平以及酶活性升高,进而诱发尿酸不断分泌,且排泄率降低,故而导致血清中尿酸水平升高,引发恶性循环,对患者的心肌功能造成更大程度地伤害[14-16]。且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中,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可共同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影响。提示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同时处于异常的高水平是会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在关于三者对预后效果的价值分析中,三者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且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95.6%,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其预测价值很高,与王姣平等[17]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提示其能准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效果做出预测。而血清cTnI和尿酸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虽不及NT-proBNP,但也是出于较高水平,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70%,提示血清CTnI和尿酸水平能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做出较为准确地预测。同时,三种指标联合对预后效果进行预测时,曲线下面积大于任意单一指标,提示三种指标联合时能更好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做出预测。由结果可知,当患者的血清cTnI>0.05 μg/L,NT-proBNP水平>1687.17 μg/L,尿酸水平>277.29 mol/L时,提示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不好,需要采取特殊干预措施进行干预。

综上所述,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效果好的患者,且血清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是预后效果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三者均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作出较为准确地预测,且三者联合时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

猜你喜欢

尿酸血清资料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喝茶能降尿酸吗?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
尿酸高有哪些危害?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