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ubMed和SCI的1972年之前针灸海外传播轨迹与特点研究

2022-09-29曾召王小平张晓艳黄凯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语种主题词发文

曾召,王小平,张晓艳,黄凯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510405

1971-1972年,首次“针灸热”在美国爆发,而后迅速席卷整个西方世界。本研究以PubMed和SCI为数据来源,收集1972年(含)之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针灸文献,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研究首次“针灸热”兴起前东西方针灸学术研究的状况,分析针灸海外传播的历史轨迹和特点,为中医药海外传播提供思路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PubMed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下属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是世界上较先进完备的生物医学文献检索系统。1879年NLM出版,此后逐渐演变成PubMed。SCI是1961年创立的世界著名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经反复试检,确定本研究使用的检索词包括“Acupuncture”“Acupuncturist”“Acupunctura”“Electroacupuncture”“Acupuncturation”“Auricular Needle”“Auricular Plaster Therapy”“Moxibustion”,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为“OR”,检索在全字段进行,出版时间限定为1972年(含)之前。

因文献年代久远,鲜有文摘,且原文获取困难,本研究主要通过阅读题名和主题词剔除重复文献及与“针灸”无关的文献。无关文献包括:①因系统自动扩检功能,“Acupuncture Therapy”及其下位词均作为检索词被检索,而数据库中以“Meridians”标引的文献多数研究放射、穿刺或手术中解剖定位,属误检文献;②文献虽以主题词“Acupuncture”“Acupuncture Therapy”进行标引,实则研究“穿刺术”等,而非针刺治疗。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词频分析方法,对纳入文献年发文量、语种、作者、期刊、主题词等信息进行分析。文献语种指文献原文语种。根据PubMed标引规则,英文文献不进行“language”字段的标引,非英文文献在“language”字段对文献原文所使用的语言进行标引。对语言字段显示为“Undetermined Language”的文献,采用百度翻译判断文献题名的原文语种,同时应用PubMed“Journals”数据库查询文献相关期刊的语种、出版国等信息确认语种。

2 结果

初检得到文献PubMed 685篇、SCI 416篇,合并去重后得到文献701篇。经阅读题名和主题词筛选,最终得到文献410篇。

2.1 年发文量

PubMed和SCI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文献最早发表于1825年,报道了针刺治愈1例静脉切开术后致手臂疼痛的方法和过程,该文发表在期刊上。根据年发文量的变化,1972年(含)之前国际针灸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25-1949年,125年中仅16年发表了针灸相关文献,合计23篇。第二阶段是1950-1958年,9年间共发表文献50篇,年均5.56篇,1954年最多,达10篇,此后逐年下降。第三阶段是1959-1971年,13年共发表文献238篇,年均18.31篇,年发文量11~31篇;1959年发文量最多,达31篇,是仅次于1972年的第2个高峰,该年发文量突增的原因是收录了来自中国期刊的22篇文献。1972年是第四阶段的开始,发文量从1971年的18篇激增至99篇。试检发现1973年发文达215篇,1974年发文256篇,发文量急速上升,印证了针灸在1972年前后迎来了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来自民间的“针灸热”带来学术研究的高潮。见图1。

图1 1825-1972年PubMed、SCI收录针灸研究文献发文情况

2.2 文献语种

410 篇文献中有32 篇的语言字段显示为“Undetermined Language”,经查阅,最终确定全部文献语种。1825-1972年针灸研究文献涉及20个语种,见表1。发文量前5位的语种为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和中文。发文最多的为英文文献(157 篇,占38.29%),其中1972年发表英文文献77篇,约占该语种文献半数。

表1 1825-1972年PubMed、SCI收录针灸研究文献语种

2.3 作者

综合考虑不同语种作者姓名表达差异、文献共同作者及文献发表期刊、语种、时间等因素,对文献作者进行规范、合并,392篇文献累计作者596名,共有450名不同作者,有18篇文献无署名作者。

发文量前11 位的作者见表2。11 名作者共发文68篇(Ferreyrolles P与Flandin C有3篇文献为共同作者,Tuhacek M与Vymazal J有4篇文献为共同作者),人均发文6.18 篇。发文最多的作者为Valery LP(Valéry LP)、Wolffenbüttel E(Wolffenbuttel E),均发表16篇。Valery LP发文语种为法文,主要研究针刺和顺势疗法(Homeopathy)治疗口腔疾病;Wolffenbüttel E发文语种为葡萄牙文,主要研究针刺和催眠的关系。

表2 1825-1972年PubMed、SCI收录针灸研究文献发文量前11位作者

高发文量作者发文期刊呈高度集中性,68篇文献来源于14种期刊,7位作者的文献发表在单一期刊上。68篇文献包括法文21篇,葡萄牙文16篇,德文、英文各6篇,捷克文、日文、罗马尼亚文各5篇,俄文3篇,斯洛伐克文1篇。除6篇英文和5篇日文外,余57篇均为欧洲语种。

2.4 来源期刊

2.4.1 期刊发文量

410篇文献发表在33个国家的196种期刊上,发文量≥6篇的来源期刊共14种,见表3。此外,发文5篇的来源期刊有4种,4篇的5种,3篇的14种,2篇的27种,1篇的132种。

表3 1825-1972年PubMed、SCI收录针灸研究文献发文量前14位来源期刊

来自中国的3种期刊共发表文献34篇,分别是发文量排名第1位的、第5位的及并列第10位的。除为英文期刊外,另2本为中文期刊。其中创刊于1956年,是中华医学会济南分会、济南市中医学会等主办的医学刊物。

、、、四大顶级医学期刊均为发文量前14 位的来源期刊,共发表文献34 篇。1874 年发表的“Case of Dropsy: Treatment by Acupuncture”(针刺治疗水肿1例)是四大医学期刊最早发表的针灸文献。在四大期刊上发文最多的作者是Dimond E G,其5篇文献均发表在和上。1972 年首次发表了3 篇针刺相关文献:“Acupuncture”“Pain inhibition”“Acupuncture:Fertile Ground for Faddists and Serious NIH Research”。

2.4.2 出版国

早期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缺少作者机构信息,无法从作者机构获取各国研究进展。本研究尝试从期刊出版国视角对针灸在海外的传播状况进行研究。数据显示,PubMed和SCI收录的针灸文献共涉及33个国家、20种语言,其中英文文献157篇,占38.29%;美国期刊发表英文文献87篇,此外,英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在35种期刊上发表英文文献70篇。

发文量前10位出版国情况见表4。总体而言,美国共51种期刊发表了87篇针灸相关文献,期刊数量和发文量均居第1位,远超第2位法国和第3位中国。将出版时间分为1825-1971、1972年2个时间段,可更接近首次“针灸热”兴起前海外学术研究的真实状况。1825-1971年发文量前10位的出版国共发表文献275篇,其中英文文献67篇,美国期刊发表34篇,另有法国、中国、英国等国期刊合计发表英文文献33篇。同期,法国、俄罗斯(联邦)、中国、德国分别以本国官方语言发表针灸研究文献,包括法文46篇、俄文42篇、中文34 篇、德文32 篇。仅从期刊国别来看,1825-1971年,针灸文献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法国(48篇)、中国(45篇)、俄罗斯(联邦,42篇)、美国(34 篇)、德国(32 篇);欧洲期刊发表文献占61.1%,美国期刊发文仅占12.4%。

表4 1825-1972年PubMed、SCI收录针灸研究文献发文量前10位出版国

此外,1900年前共有7种期刊发表针灸研究文献11篇,均为英文期刊,其中6种为英国出版,1种为印度出版。可见,19世纪英国学术界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并积极传播针灸。

2.5 主题词

410篇文献共涉及641个主题词,累计出现2 295次。其中人体部位、器官、组织等相关主题词73个。涉及疾病178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皮肤疾病、五官疾病、传染病与性病、免疫系统疾病与肿瘤,以及溺水、中毒、异物、急性病等;涉及针刺麻醉镇痛相关手术研究主题词有阑尾切除术、肺切除术、胃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颅骨切开术、静脉切开术、心脏外科手术、剖腹术、剖宫产术、烧灼术等。频次排名前20位的主题词见表5。

表5 1825-1972年PubMed、SCI收录针灸研究文献高频主题词

主题词“Acupuncture Therapy”“Acupuncture”分别为第1位、第3位。排名前20位的主题词中特征词占8个,包括研究类特征词“Humans”、性别特征词“Female” 和“Male”、年龄组特征词“Adult”“Middle Aged”“Child”“Adolescent”“Aged”。在当时,灸法不是传播的热点,“Moxibustion”作为检索词仅排并列第15位(14篇),另有7篇文献涉及主题词“Artemisia”(蒿属艾),可能与灸法有关。传统医学“顺势疗法”出现23次,其中13篇为该疗法与针刺合用治疗口腔疾病,作者均为Valery LP(Valéry LP)。

46篇文献标引了主题词“China”,表明这些文献主要是对来自“中国”的针灸进行研究,除2篇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外,另44篇文献出版国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等13个国家,可见对“中国针灸”的研究是海外针灸研究的重要内容。

麻醉和镇痛是针灸海外研究的热点,早期针刺麻醉的研究与催眠术紧密相关。表5中与麻醉、镇痛相关的主题词有3 个:“Anesthesia”(麻醉)、“Hypnosis”(催眠术)、“Pain Management”(疼痛管理)。在641个主题词中,与麻醉相关的主题词有“Anesthesia”“Anesthesia,Dental”“Anesthesiology”“Electronarcosis”“Hypnosis,Anesthetic”等10 个,与催眠相关的有“Hypnosis”“Hypnosis,Anesthetic”2个,与镇痛相关的主题词有“Analgesia”“Pain”“Pain Management”3个,上述主题词累计出现频次达90次。

“Mouth Diseases”(口腔疾病,10次)是唯一进入排名前20位的表示疾病或部位类的主题词。相关主题词还有Appendicitis(阑尾炎,9次)、Dentistry(牙科学,9次)、Trigeminal Neuralgia(三叉神经痛,7次)等。针刺对上述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为镇痛。

3 讨论

针灸海外传播历史悠久,一般认为中国针灸术于公元6世纪传入朝鲜和日本,16~17世纪赴华传教士和东印度公司东亚职员将中医针灸知识带入欧洲,再由欧洲传入美国。PubMed收录最早针灸文献发表于1825年,而1825-1958年长达134年间发文量极少;1959-1971年年发文量为10~20篇;1972年针灸文献突增至99篇,1973年更是一跃达到215篇,民间“针灸热”的引爆带来了针灸学术研究的繁荣。除发文量激增外,1971-1972 年,、、、四大顶级医学期刊及亦发表针灸文献32篇,而此前,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仅有5年发表了相关文献。针灸文献在国际顶级期刊密集发表,足见当时针灸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以及学界权威对针灸的巨大兴趣和认同。

1825-1972 年PubMed 和SCI 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文献涉及33个国家、20种语言及196种期刊。可见针灸在海外传播范围广泛,众多国家以相对开放的态度接纳并传播了针灸学。

1825-1971年PubMed收录针灸文献311篇,发表在美国期刊上的文献仅34篇,低于同期法国(48篇)、中国(45篇)、俄罗斯(联邦,42篇)发文量;在发文量前10位的国家中,欧洲共计发表了61.1%的针灸文献,美国仅12.4%。1972年(含)之前排名前11位的高产作者发表文献68篇,法文和葡萄牙文达37篇,英文文献仅6 篇,欧洲各国语言发表了83.8%的文献。1900年前发表针灸文献的期刊有7种,其中英国6种、印度1种,均为英文期刊。可见在1972年首次“针灸热”爆发前,以法国、英国为主的欧洲医学界对针灸的科学性产生了极大兴趣,开展了深入持久的研究。1972年“针灸热”在美国爆发,此后西方针灸研究的中心转移至美国。

针灸是我国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民众接受度高。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针灸治疗病症为43种,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米兰会议提出了3类共64种针灸适应病症,而1825-1972年仅PubMed和SCI收录的针灸文献涉及的疾病就达178种,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应症。主题词频次分析可知,针刺麻醉、催眠和镇痛是海外研究热点;在涉及疾病方面,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针刺治疗的重点,如Mouth Diseases(口腔疾病)、Appendicitis(阑尾炎)、Pain(疼痛)、Dentistry(牙科学)、Trigeminal Neuralgia(三叉神经痛)、Facial Neuralgia(面神经痛)、Facial Paralysis(面神经麻痹),此外过敏类和精神类疾病也是针灸治疗的热点,如Asthma(哮喘)、Mental Disorders(精神障碍)。

作为针灸发源国,中国在针灸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丰富的学术成果,在世界针灸发展史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但受客观条件限制,1972年(含)之前,大部分中文期刊未被国外检索工具收录,大量优秀文献未在当时进行海外传播。以“针灸”“针刺”“电针”“耳针”为检索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篇关摘”字段(篇名、关键词、摘要组合字段)检索1915-1972年发表的相关中文文献,检出文献达4 137 篇,而PubMed 和SCI 同期发文量仅为其9.64%。因此,以PubMed和SCI为数据来源无法反映当时中国国内针灸研究的实际情况,这也是本研究局限性所在。但PubMed和SCI作为世界权威的生物医学和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为管窥当时针灸在海外的传播情况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数据。

综上,从1825年PubMed收录首篇针灸文献,到1972年首次“针灸热”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西方世界,本研究从学术期刊文献的视角梳理、验证这段针灸在海外传播的历史,更能感受到针灸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自此,针灸在海外落地生根,并与海外多元本土文化相结合,不断创新针灸技术,扩展疾病治疗范围,进一步推动了针灸在海外的传播和发展。

猜你喜欢

语种主题词发文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外语语种规划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题词索引
《疑难病杂志》2014年第13卷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