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20条”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探索
——以石油化工专业为例

2022-09-28张甲李倩王艳艳王益民

安徽化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院校校企

张甲,李倩,王艳艳,王益民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60)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标题为“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以下简称“职教20条”)。文件中对我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1]。在此背景下,如何建设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如何落实教师赴企业实践学习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委派4名骨干教师于2021年4月10日至7月31日奔赴国内多家石油化工企业,开展为期112天的下厂实践锻炼。笔者作为其中1名教师经历了实践锻炼的全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收获。

1 实践锻炼的必要性

1.1 保障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必要性是由其教育类型决定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希望受教者能通过学习掌握某项技能,知晓其中原理,胜任某一岗位,最终从事某一职业。所以职业教育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因此,国务院提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做到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尤其是石油化工专业的青年教师,属于典型的“从学校到学校”,并没有对口专业的工作经验,其理论基础足够扎实,但技能方面差强人意。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也可以通过在实训基地实习提升技能水平。由于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其相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大多是模拟性质的冷模实训基地,并没有真实物料,其设备也是小型化、简单化。通过实训基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远不如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有效。教师深入生产一线,能近距离学习企业技术人员作业,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能实际操作相关设备,掌握操作原理,提高操作水平,强化专业技能。笔者于2021年4月赴浙江省某石化公司乙烯事业部实践锻炼,期间深入学习乙烯装置碱洗工段DCS仿真操作。该仿真课程用于培训企业新入职技术人员,仿真软件操作界面与生产实际完全一致,相关参数根据实际生产数据设定。这样的仿真软件操作几乎与实际的中控操作一样。与高校开设的仿真课程相比较,其控制界面更复杂、控制点更多、控制要求更高、参数变化更多、影响因素更复杂。通过学习,培训者能加深对工艺的理解,熟练装置操作,提高专业技能。

1.2 保障教师知识更新的必要性

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紧跟行业发展,关注行业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是一项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功课。如果学生在校内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远远滞后于行业发展和岗位要求,将大大影响其就业和职业发展。这样的人才培养是低效的、滞后的,甚至是失败的。教师固然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但网络上公布的资料寥寥无几,而且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教师能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有企业技术人员讲解指导,对于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水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于2021年6月赴浙江省某石化公司造气车间实践锻炼20天,直接参与一线生产过程,完成了造气车间全工艺流程的学习,笔者通过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在企业安全管理、班组作业运行、应急处置措施、设备操作规程、新技术应用发展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某石化公司工作学习记录

1.3 保障高质量职业培训的必要性

“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1]。保障高质量职业培训的关键在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师资力量。科学、有效的职业培训其培训内容要适应市场需求,培训课程要贴合生产实际,培训目标要满足岗位要求,而这些都依靠教师逐一落实。仅仅依靠教师在校园内闭门造车,远不能满足职业培训的要求,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是深化校企合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高质量职业培训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只有企业和学校共同持有开放、合作的态度,才能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职业培训的质量。

1.4 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不能局限于培养本校学生、培养应届毕业生,其还兼具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社会属性。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是企业助力学校发展,体现在企业为学校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创造顶岗实习条件等;另一方面是学校助力企业发展,体现为学校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新课程,校企共同解决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工艺优化等课题,形成技改、科研项目成果。高等职业院校在培训资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培训经验、培训设施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石油化工企业,由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人员培训的系统性、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尤其需要与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

笔者于2021年5月至6月赴江苏省某新区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开展为期40天的下厂实践锻炼。在此期间笔者参与修订了该新区方洋管理学院培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该实训基地主要服务于园区各石油化工企业,用于从业人员职业资格鉴定的培训与取证,涉及的工种有高空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作业、电工、精馏操作工、加热炉司炉工等。笔者长期从事职业资格鉴定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培训经验,从培训市场、培训方案、实训装置、教学资源等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园区的发展。笔者于2021年6月赴浙江省某石化公司造气车间实践锻炼20天,在此期间为该车间一线员工开展了为期2天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主题为“化工传热技术”和“传质分离技术”,培训详细内容见表2。经过两天的培训,员工在理论基础、综合计算、选型设计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该企业为建立员工专业知识培训的长效机制,与我校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我校多名骨干教师参与建设了该企业员工培训的试题库与试卷库。笔者参与完成了“化工原理”课程试题库的建设,现已交付该企业使用。

表2 某石化公司员工培训大纲

2 开展实践锻炼

2.1 校企合作的机制保障

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不是短期任务,更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和常态化工作,需要校企之间有长期的合作机制,甚至是战略合作作为保障和支撑。职业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校内学生,还包括全体社会人员。职业教育的主战场渐渐地由学校向企业转移。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并不意味着职业培训的结束,恰恰相反,其职业周期才刚刚开始。职业培训应当贯穿于职业人的全部职业周期,实现培训—就业—再培训—更好地就业—持续培训的良性循环直至其退休。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校企合作不是签签协议,走走过场,拍拍照片,而是脚踏实地的狠干,长期有效地真干,双赢互惠地实干,需要有长效的合作机制。在机制的保障下应当加强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人员交流:一方面鼓励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来高校,参与人才培养的全周期过程;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赴企业,学习行业最新技术和理念;第三方面鼓励发展“双师型”教师、“复合型”技工。

2.2 校内评价的制度保障

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不是针对某专业或某个教师,而是所有教师均要完成的工作。学校的领导班子应当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制度,保障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能长期有效开展,如可以考虑将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纳入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赴企业实习;可以考虑教师脱产实践锻炼,在赴企业实践期间不安排其他工作,让教师安心学习;可以考虑减免赴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解除教师后顾之忧。

2.3 前期调研的计划保障

实践锻炼需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和详实的任务计划。以笔者此次经历为例,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在2021年3月初至4月初做了1个月的计划准备工作,与多家企业沟通、调研、协商,最终与3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2家地方行政单位(产业园区管委会)达成意向。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教师的专业需求。校方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锻炼的方案和计划,包括时间、行程、专业方向、具体部门、实习内容、企业导师等。有了具体的方案和计划,可以精简冗杂的流程,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实习的效率,也方便企业做准备工作。有了计划保障,才能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不紊、稳步推进,才能保障实践锻炼顺利进行。

2.4 后期考核的总结保障

实践锻炼结束之后需要做好翔实的总结工作,并以此开展相应的考核。科学充分的总结工作有以下几个作用:①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将实践锻炼的所见、所闻、所学应用于教学,转化为教学素材[2],提升教学水平;②可以推动实践锻炼的实习成果惠及其他教师,达到教师之间的带动作用;③可以将信息反馈给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并整改不足之处,为今后持续、科学、更深层的校企合作打好基础。总结工作包括:①完成实践锻炼任务书(附佐证材料);②完成实践锻炼专业汇报;③开发1项实训课程或实训项目;④开展1项教学改革或课程改革;⑤撰写1篇教研论文。

3 结束语

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和实体经济建设的必然结果,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之路,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强化教师技术、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力保障。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必然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校、企、师共同努力,做好机制、制度、计划、总结等多方面的保障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