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的“测评报告”是真的吗?
——第三方测评平台乱象风险预警
2022-09-28岁正阳
◎文/本刊记者 岁正阳
近年来,第三方测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背后逻辑是切中了消费者面对众多商品时的选择困难,以及其对商品功效或安全、服务、价格等方面的担忧。
在网购十分普及的当下,购买商品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看测评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这些测评内容的发布者,有的是博主,类似于“个体户”;有的是第三方测评机构,背后是拥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公司团队,评测包括食品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消费品。这样的第三方测评平台,通过对产品测试评级,声称在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参考,一些测评平台还推荐商品甚至直接带货。消费者买到问题商品、质疑其公正性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当人们依赖直播、社交媒体上的测评“种草”时,是否会意识到,所谓“测评报告”可能是假的?随着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少测评机构自立标准,给商品做评级、认证或推荐,难言科学与公正。
“买前看测评”成消费习惯多数消费者参考过产品测
记者在某互联网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测评”,显示有超过“220 万+”篇笔记,包括美食、穿搭、护肤品、数码产品、小家电甚至玩具,可谓“万物皆可测评”。不少测评笔记在封面图留下醒目的评价,诸如“必入”“谁买谁后悔”“不是智商税”等。
所谓第三方测评,是指独立于两个具有利益相关性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检验评测,并给出不带有倾向性的结论。
如今,“买前看测评”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日常习惯,由此催生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出现一大批“测评博主”。他们以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形式,结合个人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体验,给消费者提供参考和建议。以美妆类产品为例,记者发现,这些测评博主往往结合自身肤质讲解产品使用效果。
南昌某高校大四学生章佳瑶买东西时,经常会参考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测评结果,“我很喜欢在买东西之前,先看一下别人的使用体验,综合多方感受再去买。这样一般不会踩雷。”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2%的受访者购物时参考过第三方测评机构/平台的产品测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江予认为,更多的人和机构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是非常好的事情。“现在社交网络发展迅速,原来第三方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做的测评,现在都能做了。”
上海某广告公司工作人员邹敏在购物时会参考测评结果,但她觉得不靠谱儿。“我自己从事广告行业,就了解到很多测评其实就是广告。他们在测评里说,十个产品里哪三个好,很可能是因为那三个收了广告费。”
调查中,59.5%的受访者觉得第三方测评机构推荐的商品靠谱,34.2%的受访者觉得一般,6.3%的受访者觉得不靠谱。
邹敏说,比较正规的第三方测评当然也有非常真实的内容输出,但测评基本上涉及的都是产品,如果他们长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就会跟品牌方打交道,很可能还会接一些推广,这种情况下再客观地说品牌好不好用,会比较困难。
李江予说,目前的测评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商品质量本身的测评,涉及成分等指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规范与行业标准,如果商品不达到这个标准,是很难出现在市场上的。这一类测评无非就是在商品合格的前提下,机构或个人进一步来测它的指标到底怎么样,比如比国家标准高多少。这种测评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设备、知识技能等。
“另一种测评就涉及到用户体验,比如这个产品好不好用,这类测评就见仁见智了。以前很难有机构去做,现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很多。这种测评也能体现产品的某一个侧面,告诉消费者怎样选择适合的产品。测评的内容在使用场景或使用目的等层面上,跟消费者的需求越相似,越有价值。如果差距较远就没有多少价值。这种测评我觉得越多越好,消费者要做的事情就是作好判断。”李江予说。
无门槛准入导致乱象多发严格从业资质成亟待解决难点
“互联网测评机构发展已呈现行业性特点。”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范世乾表示,客观、公正的测评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对消费者而言,通过参考相关测评内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减少挑选成本。对商家而言,第三方测评机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股监督力量,有利于倒逼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从表面上看,消费品市场似乎更规范了,因为测评平台一方面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参考,另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进行监督,倒逼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但由于目前我国对第三方测评平台尚未设置准入条件,实际上市场更加混乱了。”有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在小红书上以“测评”作为关键词搜索,有超11 万篇笔记,在抖音上以“测评”作为关键词搜索,显示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产品。互联网上测评的内容不止于此,大到楼盘、汽车,小到手机数码、辣条零食,几乎“万物皆可测评”。
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测评入行的门槛。只要有一台手机,连上网,就可以录一段试用、检测一款或多款产品的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生成一个可供分享的测评内容。
但是,很多第三方测评机构具有商业属性,这一属性决定其主要目的在于营利,公正性很难保证。据了解,目前我国对第三方测评平台尚未设置准入条件,对其开展的测评服务没有从业资质、准入门槛的规定。行业参与主体的良莠不齐会为虚假测评、营销推广、恶意公关等灰黑产业链提供温床。
除了没有准入门槛外,自定标准、测评方法不专业是第三方测评行业目前存在的最大乱象。由于第三方测评目前没有统一的测评标准,一些机构自立标准,给商品做评级或推荐。而测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自定标准进行评测的情况并不鲜见。早在2017年3月,德国第三方检测平台公示KOTEST 在中国的合作方优恪网披露,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国被检出矿物油成分。随后,该机构又发布测评称,海天、老干妈、老干爹、翠宏等10 款油辣椒产品含有矿物油、多环芳烃化合物、增塑剂及增味剂等成分。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等食品专家、科普作家指出,他们选取的检测项目并不在国标之中,只是“他们认为”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的。而项目不在标准之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该物质的安全性评估缺乏科学数据,由此来判定安全与否并不靠谱;另一种是食品中的含量根本到不了过量、有害的地步,所以没有必要制定标准。
“真正的第三方测评,前提是要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不独立就意味着测评结果带有广告和促销的性质。”李江予认为,这涉及到管理的问题,比如可以采用备案制,告诉消费者,谁在做,是怎么做的。
规范第三方测评机构,71.7%的受访者建议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从业资质,57.7%的受访者认为要确保第三方测评平台的独立和中立,56.0%的受访者建议建立黑名单,严厉惩治欺骗消费者的行为,52.9%的受访者建议设立科学、统一、权威的测评标准,38.2%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对第三方测评的监督力度。
李江予说,对于第三方的测评机构或者个人,一方面,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就要受到制裁,另一方面,要通过声誉排名等进行鼓励,让他们把社会影响和广告促销分隔开来。这样他们才会把如何给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当成一个最重要的诉求。
“如果因为不够中立导致测评服务不被认可,消费者不满意,就一定会有人来挑战这种状况,来做一个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中立的测评。那些非独立非中立的机构和个人,在这个市场就会越来越没有机会。”李江予说。
虚假测评扭曲行业生态3 大乱象频发纵生
篮球运动爱好者董林(化名)没想到:一场篮球赛结束后,新买的球鞋严重开胶了。为了买到一双好球鞋,他曾连续刷了两天某第三方测评平台发布的评测视频,最后花620 元买了这双视频博主鼎力推荐的“又帅又能打”的球鞋。
“这些测评平台推荐的商品就这么不靠谱吗?”董林很是疑惑。
这也是很多消费者的共同心声。一段时间以来,消费者参考相关测评买到问题商品、质疑测评机构公正性的声音不绝于耳。近期,两家消费领域第三方测评机构“互掐”的新闻登上热搜,再度引发人们对第三方测评行业乱象的关注。记者梳理相关材料发现,第三方测评行业乱象主要集中在以下3 个方面:
乱象一:没有准入门槛
“美妆蛋大测评”“散粉红黑榜”“××彩妆全线测评”“当心了,这类产品含有××”……在一大型社交平台上,记者输入“美妆测评”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有“6 万+”个相关的图文或视频。
这些内容的发布者,有的是一些美妆博主,类似于“个体户”;有的是一些第三方测评机构,背后是拥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公司团队,其评测商品为包括美妆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消费品,比如保温杯、湿巾、防晒衣、球鞋等。
某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近年来第三方测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背后逻辑是切中了消费者面对众多商品时的选择困难,及其对商品功效或安全、服务、价格等方面的担忧。
在中国质量报刊社《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社长刘大平看来,第三方测评平台的兴起,出发点是好的,是消费者、机构等民间力量自发组织的对产品、服务的质量监督,是为了适应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的需求,助力规范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但目前相关部门对第三方开展测评服务没有从业资质、准入门槛的规定,行业参与主体的良莠不齐会为虚假测评、营销推广、恶意公关等灰黑产业链提供温床。”刘大平说。
乱象二:自定评测标准
据记者了解,除了没有准入门槛外,第三方测评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测评标准,一些机构自立标准,给商品做评级或推荐。而测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以拉杆箱为例,一家测评平台选取了极物、森马、小米、汉克、不莱玫5 款拉杆箱,通过对拉杆性能、噪音、推行感受、抗压能力、坠落测试、滚落测试、重量等方面的评测,得出的结论是小米旅行箱“价格贵,抗压能力差,坠落易变形,性价比一般”。另一家测评平台对拉杆箱的评测中,通过外观细节、拉链使用感受、材质、拉杆、轻便性等方面的测试,则得出小米旅行箱“最靠谱”的结论。
而在美妆领域,记者梳理测评内容发现,针对化妆品功效测评的内容占比较大,其中美白、保湿、祛斑、祛痘等关键词频繁出现。有的保湿测评方法是“将产品涂抹在新鲜的玫瑰花瓣上,8小时后再次拍照对比,花瓣越鲜艳饱满,说明产品的锁水力越好”。
对于上述测评方法,有业内专家认为,用植物作为实验对象,效果是不能类比到人体皮肤上的,得出的结果没有说服力。
这样自定标准进行测评的情况并不鲜见。早在2018年5月,锤子科技发布坚果R1 手机后,有科技测评平台发布评测结果,指出R1 手机存在压感屏不灵敏、缺失镜头过滤红外线的功能等7项失误。但一些媒体和网友测评后认为,该科技测评平台给出的结果不客观。
业内人士指出,自定标准、测评方法不专业是第三方测评行业目前存在的最大乱象。
刘大平也指出,主流媒体、官方机构在做产品测评时从数据采样,到数据比对,再到发布,都要遵循一套严格的流程和规范,要保证科学性、公正性。而一些社会民间机构在做测评时,就充满了随意性,科学性、公正性也大打折扣。
乱象三:虚假测评普遍
记者注意到,目前一些“头部”测评机构正在扩展商业版图,除了做测评外,还基于利益考量,要么推荐自己的产品,要么为他人代言产品,甚至有些平台出现了“黑”竞争对手产品的情况。
董林就发现,从去年开始,自己经常浏览的第三方测评平台上多了一个“购买链接”,“这种做法更像是提供了一个商家‘白名单’,即这个商家是该测评平台认可的,商品质量是有保障的”。
可在他看来,这种模式下销售的商品实际上很难保质保量。2021年10月,他通过该测评平台买了一双球鞋,打开包裹后发现鞋带竟然少了一根。
“虽然这些测评平台都作出货源保真的承诺,也有相关措施,但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有时候同一型号的球鞋,在外观和性能上均有出入。”董林怀疑,有可能是鞋贩子将存在瑕疵的正品,经过第三方测评平台引流,低价出售。
来自新疆的冯艳经常从第三方测评平台上选购商品,因为“省时省力,不用再货比三家”。但她最近从某测评平台上买的几样商品,均出现了质量问题:保湿喷雾喷到脸上后,脸部皮肤出现泛红刺痒;宝宝用的保温杯,早上刚装进热水,到中午水就凉了。
对于上述现象,有专家指出,第三方测评平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商业模式很难保证测评的公正性,并且还存在虚假测评、不正当竞争的隐患。
消费行业某杂志社负责人也指出,一些民间机构、个人从事的产品测评存在检测科学性与否的问题,缺乏过程公正。比如,检测的样品可能是无法核实确认是否为厂家正规生产的商品;检测过程缺乏监督,人为因素、随意性大。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以测评、投诉服务为名,实际上却是为了赚取流量、谋取私利。从这个角度而言,建立测评、投诉服务准入机制,提高市场门槛,加强行业监督很有必要。”刘大平说。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认为,总体而言,目前互联网第三方测评机构仍处于发展初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机构数量不少,但影响力相对不足,部分机构公正性存疑,难以确保作为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权威性。二是测评机构发展较快,但商业模式的成熟度相对不足,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公正性和营利性之间的关系。三是测评机构比较活跃,但规范性相对不足,主要是准入门槛低,监督管理不够。
消费者“种草”需谨慎建立监管机制迫在眉睫
梳理这些乱象,可以看到一个不光彩的产业链:测评企业以“第三方”的身份和“全包圆”的服务吸引企业——企业给予测评机构资助甚至入股测评机构——测评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测评产品——企业以有利于自己品牌的测评结果用于营销宣传——竟品企业投资的测评机构指责同行有失公正——两家服务于相互竞争企业的第三方测评机构对簿公堂。最终,企业营销用错了方式,测评机构做错了地方,测评失去了公信力。
纵观国内外经验,历史悠久、声望卓著的测评机构,无不是严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准则规范为指南、标准方法为遵循,来检测产品或服务,确保检测结果质量达标,而不受其他商业、财务、内外部压力的影响或干预。其中,主动开展测评的机构,往往是非盈利性的,多以消费者为主体的会员费来弥补部分成本,且设立多方参与的监察委员会来保证其独立性和公正性。
据了解,国外一般是通过非官方组织对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管理,如果有机构违规,由行业自律机构来处理。但在我国目前相应法律法规不甚清晰,不能照搬这样的管理方式,而是应当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对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监管。加强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管,例如提高飞行检查的频率、扩大能力验证不合格的通报范围、加强数据溯源等,切实起到规范引领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2020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达3585.92 元,自201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40%,实现快速增长。从检验检测市场细分领域来看,2020年,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领域营业收入进入前十名,从业机构数量3545 家,营业收入达169.07亿元,占行业总收入的4.71%。
虽然获得快速发展,但当前第三方检验行业“小、弱、散”的特点十分明显,并缺乏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必要监管,尤其是准入门槛设定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第三方检验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仅关系到出具报告的客观公正与否,更关系到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
以食品检测为例,食品抽检的合格率一般在90%以上,当购买服务方要求出具某一类食品的合格报告时,个别机构可能就有数据造假的情况。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一方面严重影响行业声誉,另一方面因其数据造假往往采取低价竞争手段,造成行业乱象。
“一般检测机构只要经过计量认证(CMA),就有资质出具检验报告。”专家认为,成立一个检验机构门槛不高,根据其能检测的种类范围可难可易,但总的来说,具有一定的设备和人员,达到实验室资质认证的条件,通过审核就可以。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地规模不大的检验机构越来越多的原因。
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由于处于交易双方的利益之外,所出具的检测数据被认为具有独立性及公正性的特点,因此容易被各方广泛接受。而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的测评行为经由网络传播出去,将会带动一部分消费者学习与效仿。且不说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分析能力,更甚者可能带动消费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由此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不容忽视。针对所谓“独立第三方”不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鱼龙混杂的情况,多位专家表示,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八条明确,国家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行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专家建议,对第三方检验机构发布的检测报告进行管理,消费者在“种草”时也需谨慎。
网络主播为消费者直播测评美妆产品
本刊为消费者总结出点注意事项,帮助大家合理“种草”,理性消费:
一是擦亮眼睛,警惕测评话术陷阱。为避免消费者被个别测评机构误导,消费者们在看测评时多做比较,“评比三家”,不要被测评报告中热闹的“消费氛围”带节奏,另外购买前可以到官方渠道查询了解相关商品的信息和行情,不要轻信商家广告或因优惠幅度大而忽视掉隐藏的一些风险。
二是合理规划,防止盲目从众。根据自身需要,提前对花销进行规划,建议消费者要清楚了解自己的经济实力,反复确认购买的产品是否真的需要后,再去下单购买。另外,不要一次性囤积太多产品,避免以后消费不完。
三是保留凭证,维护自身权益。不要轻信测评机构的检测报告,消费者可通过采取录频、截屏等方式保存所购商品的产品宣传与服务承诺,保留购物票据、电子合同等消费凭证。一旦遭遇合法权益侵害,先积极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处理,主张自己的权利,必要时要求平台介入帮助维权。当协商和解不成时,可向消费者协会、12315 热线投诉,或者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维护诚信安心消费环境
“谁来测评第三方测评机构?”新业态的快速生长带来了监管新课题。在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看来,应进行法治化的系统治理,引导行业向上向善,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行业自律,强化责任追究,彰显法律引领威慑惩戒的强大力量;特别要完善落实公益诉讼制度,更好地发挥消费者组织和检察机关的积极作用,快速高效一揽子解决涉及众多消费者的各类侵权行为。
“针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测评品类,博主发布测评言论时应当基于真实可靠的数据,以及对相关产品特性全面深入的了解。”广州互联网法院法官朱晓瑾建议,测评博主在发表关于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评论时,应秉持实事求是的测评态度,基于自身的消费体验,或者基于真实可靠的数据,所发布的内容应当基本客观,不得借机诽谤、诋毁而损害生产者及经营者的名誉、商誉,如逾越法律界限侵害企业名誉权,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部分互联网测评机构都具有商业属性,商业化发展必然伴随着广告营销的商业模式。2021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通过互联网媒介,以竞价排名、新闻报道、经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或者附加购物链接的其他形式推销商品、服务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民主与法制时报》在评论中指出,第三方测评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整治第三方测评乱象刻不容缓。相关部门要适时介入,建立健全测评行业标准规范,建设科学合理公正的测评机制与测评、投诉服务准入机制,提高市场门槛。要依法进行系统治理,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责任追究,引导行业向上向善。要完善落实公益诉讼制度,全面遏制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业乱象,让真正有志于开展第三方测评的机构秉持独立、公正、科学和专业的价值观,在喧嚣的市场泡沫中脱颖而出,让各式各样的虚假测评在法治的阳光下无处遁形,为消费市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范世乾认为,针对第三方测评机构发布的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定性、严格执法。“属于广告范畴的,根据《广告法》进行监管,看相关测评内容是否构成虚假广告;若构成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处罚;涉嫌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的,根据《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予以处罚。”
“针对互联网测评机构乱象,应推动建立‘行业自律+市场监管’的监督管理模式,建立行业规范,淘汰独立性、公正性、规范性不足的测评机构,修复行业生态。”杨海平说。
诚然,第三方测评行业的本质是信任。乱象丛生的第三方测评行业生态亟须修复,野蛮生长的第三方测评亟待法治化、规范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第三方测评机构的监管,切实填补监管盲区,真正让消费者对第三方测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