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CD理念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改造创新设计研究
——以武汉市武展社区为例

2022-09-28中冀建勘集团有限公司宋鹏波孙涛郑云峰

中国勘察设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景观居民满意度

■ 中冀建勘集团有限公司 宋鹏波 孙涛 郑云峰

当前,我国部分城市老旧社区中存在着许多未利用或被动利用的微型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由于缺乏规划设计,难以满足和承载居民日常生活和交流的需要。由于小区管理和维护意识薄弱,使得小区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自上而下”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居民主体、多元化需求,导致空间不断更新脱离了居民需求。随着我国城市更新与存量开发的加快推进,基于公众参与的小型社区和公共设施的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必然趋势,而其中参与式建筑设计与共享是社区公共空间的一种重要战略和实践途径。在此过程中,市民参与最为关键,而设计者也要考虑到居民需要。目前已有一些学者针对“社区花园”“都市农园”和“民众花园”等进行了研究,而忽略了居民需要和环境因素,没有对环境因素进行清晰划分,也没有对居民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基于此,本文将UCD理念引入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改造创新中,利用 Kano模型分析社区环境因素对居民需求的影响,并以此作为规划依据,为老旧社区微改造创新设计提供一个新思路。

研究背景

社区环境概况

武展社区微改造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道,地处武汉武广商业中心区,占地0.44km2,周围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毗邻武汉中山公园、西园商场、武汉外国语学校,地理位置较好,周围交通十分便利。武展社区由于修建年代较为久远,同时又是一个典型无物业老旧小区,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该社区空间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空间上压迫。武展社区大多数建筑是上个世纪建造的,残破外观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外墙装饰剥落、破损,各种颜色防盗网、错落露台,让整个建筑外观显得十分凌乱。同时,由于社区公共空间和道路都比较狭窄,加之有围墙阻挡,社区与外界公园、商业组团之间联系不强,形成了一种比较压抑的空间形态。

二是景观设施的残缺。活动区位于场地中央15m×17m,是该区域的主要公共空间。区域内建有若干园林设施,但因长时间疏于管理与保养,年久失修而不能正常使用。

三是绿化率不高。武展社区由于缺乏物业管理和资金方面的制约,导致小区内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绿化覆盖率较低。园林绿化基本仅限于中央运动场的园林树池,而且造型单一,养护不足。

居民基本情况

经调查,武展社区共有2180个住户,共6851人,其中流动人口1485人。教委院是人口最多的院落,且以老年人居多。在社区,老年人活动方式主要是休闲娱乐和锻炼健身,以同龄的邻居和同伴为主要交往对象,并担负起照顾子女的责任。在心理特点方面,老年人在缺乏陪伴的情况下,会有孤独感、空虚感等消极情绪,更倾向于进行集中式社会活动,并希望通过与他人的沟通来满足情感需求[1]。就生理特性而言,老年人因身体功能的下降,对活动场所的物理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空间具有更高识别度。

基于居民需求的Kano模型构建

UCD 定义

“面向用户的设计与评价”通常被简化成“面向用户的设计”,明确居民导向设计目标,让居民能够根据已有认知习惯,自然而然地接纳产品,而非强制居民根据所设定模式去运用[2]。也就是说,在设计过程中,始终把用户的使用体验置于第一位。

UCD是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设计,强调用户优先级的设计模式。该模式包括基本需求、可达性设计、可用性测试和评估、居民反馈四方面,这四方面内容贯穿整个微改造创新过程,经过循环迭代,以求达到最佳设计效果,提高空间品质,从而使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基本问题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Kano居民需求模型分析

基于UCD理念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改造创新,一般可分为前期分析和实际设计两个阶段。在前期分析中,主要考察社区居民的行为特点和对当前公共空间感觉,进而明确社区居民的环境需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根据调查的结果,构建居民需求与场景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概念输出理念,通过问卷调查检测居民对于设计方案的满意度。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住户需要一直被放在第一位。而在设计时,却没有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度,从而导致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为此,本研究提出了Kano需求模型和评估方法,对社区公共空间各个因素影响进行数据化研究。根据居民各种需要,对社区公共空间需要的特性进行量化评估,以期为今后规划和改建工作提供充足数据支持。Kano模型将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分成五个类别,分别在四个维度进行显示,如图1所示。

图1 Kano 模型

由图1可知,Kano模型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不同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从而使设计者能够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影响到居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设置调查问卷

在对设计者初步访问过程中,发现了公共空间环境要素和心理感知环境要素。采用 Kano模型调查表对居民的需求进行调查,每个项目都设有具备与不具备两个对立问题,结合可供选择环境因素,构成了武展社区公共空间需求Kano模型调研表。以武展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100份问卷,其中有2份是无效的,其余98份调查表根据需求类别进行归类,如表1所示。

表1 Kano 模型评价分类表

表1中,A为景观微改造创新魅力需求;O为居民对景观微改造创新期望需求;M为居民对公共空间基本需求;I为居民对公共空间无差异需求;R为反向型需求;Q为矛盾问卷。

在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中,居民对功能性、安全性和可达性的需求都是最大的。绿化丰富和色彩明亮的预期性要求表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质量和良好环境气氛是人们所需要的。趣味性、舒适性、文化性是魅力型需求,能为居民带来舒适、有趣的空间体验,是居民意外之喜。耐用性指的是无差异型需求,故不着重考虑。

确定需求优先级

Kano模型根据产品的功能或者性能要求来决定在产品设计中的优先级。在相同要求类型下,可以根据满足度(SI)和不满足度(DSI)来确定优先顺序。满意指数(SI)是指居民对某一项需求的满意程度提高;不满意指数(DSI)是指当居民的某项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其满意度会下降[3]。

SI和DSI计算公式如下:

以SI值为横坐标,DSI为纵坐标,将需求评估的结果与Kano需求模型相对应,通过对Kano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因素对居民满意度影响。

微改造创新方案设计

在此次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改造创新过程中,以武展社区教委院活动区为重点,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UCD设计理念,改善社区整体空间质量。根据场地需要,在中心活动区域内设置景观设备,以激发场地活力。S型景观布置将场地划分为活动区和休息区,对空间进行一定界定,以供居民聚集活动和锻炼。装置自由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居民参与,并在不同区域内形成一个开放和封闭空间,以满足不同居住心理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方案平面图

在设计中,将满足居民需要和提高居民参与体验放在第一位,以此针对不同需求特征进行了微改造创新设计。

针对基本型需求的设计

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注重突出其功能性,如在空间中央设置了一个景观设备,而建筑外部形式则被划分为架空与下沉两部分。

架空层设计

利用建筑与广场的空隙,设计出一套高架式结构,使居民拥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活动场所。架空层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架空层设计

架空层在住宅庭院中具有通风、调节气候、遮阳、避雨等功能,使建筑和园林之间相互渗透,架空层从被动发展顺应区域气候环境到逐渐成为居民亲近自然的积极需求。社区公共空间形式随着建筑结构不断发展,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变化趋势,其应用范围和地域适应性成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特有的一种形态。

下沉层设计

社区下沉式广场一般地处住宅区的中心地带,与商业区、娱乐区融为一体,可以很好地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适合散步、聊天、嬉戏等。这种类型广场通常是与建筑物相结合的,大部分都是半开放式的,要特别重视居民行为与社会需求,尽可能营造出安全、舒适环境,消除居民心理压力。以绿植、地被、灌木等植物组合,形成一个半开放区域,既有私密空间,又有公共空间承上启下作用,这种空间通常不能过大,过大的话会让人觉得没有安全感,也会手足无措。理想中的社区下沉广场设计如图4所示。

图4 理想中的社区下沉广场

在该项目中,建筑的高低落差、植物的高低、色彩搭配以及区域的空间布局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不会过于显眼,也不会过于单调,而是与社区建筑、环境和谐共处,形成一个半封闭的景观设计模式。下沉部分为居民提供了最基础的娱乐活动场所,而上升部分作为支撑平台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可依赖空间。其曲线形式简洁随意,既能满足居民可达性的需求,也能使人们更好地参与到空间活动中。

下沉层的中心放置了S形的长椅,座椅材料是铝合金的,以精致的圆筒支撑座椅。轻盈的台面、细长的支撑、弧形的形状,创造出轻盈、流动、开放的结构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平面式景观座椅设计方法,打造出功能性混杂、多层次的动态空间。S形状的安全性与常规的方块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避免了锋利的棱角所造成的危险,同时,圆角的处理也大大降低了儿童在游戏中碰撞和跌倒的风险。

针对期望型需求的色彩搭配设计

高质量的绿色环境可以提高居民居住满意度,在设计时,项目团队综合考虑各种植物颜色、大小、形态、比例等因素,以达到绿色、健康目的。社区景观色彩搭配设计如图5所示。

图5 社区景观色彩搭配设计

在社区景观色彩搭配设计过程中,将色彩搭配视为一种形式语言,以合理的色彩搭配给居民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对于单一色彩的应用,采用一种颜色栽种植物,形成块状景观,如草地中块状林地;对于双色配合应用,采用补色配合给人醒目的感觉,如大面积草坪上种植红色花卉;对于多色配合应用,给人生动、欢乐的感觉,如花坛中采用多种颜色花卉,创造欢快气氛,引起周边居民的注意。

针对功能型需求的休闲区域设计

对于功能型需求方面设计,注重休闲娱乐设施的配置。该休闲区域设计如图6所示。

图6 社区休闲区域

对于社区休闲区域,在平坦地段设计专门线路,进行慢跑、骑行等活动;在休闲广场内围与外围位置处,设计了一种树木围绕模式,树木之间区域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幽静,适合人们聊天、读书、下棋;在休闲广场内围,是居民跳广场舞的最佳地点,也是人员最为聚集的地方,以丰富的活动空间增加休息区域的趣味性。

居民满意度反馈调查

在居民评价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居民对微改造创新设计的主观满意程度,并透过居民访谈,挖掘出新需求。本研究选择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达到更真实、更有效的效果。问卷使用等距离10分(1-10)的量表,1分表示最不满意,10分表示最满意。居民满意度反馈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居民满意度反馈调查结果

由表2可知,改造后的居住评价指标得分显著高于改造前,表明居民对改造后居住环境的偏好程度较高,并且符合居住要求。在对基本情况评估后,根据目前规划,居民提出了两个新的需求:一是希望在公共空间增加体育活动的数量;二是功能性环境因素,期望公共空间可以满足日常晾晒的功能要求。

结语

通过武展社区公共空间微改造,探讨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微改造创新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公共空间美观性、功能性、可达性是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共空间具有丰富的绿化、明亮的色彩,但是不过于重视持久性。在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改造创新过程中,在明确居民微改造创新目的的情况下,使居民满意度达到最高。由于居民用户的心理特征是十分复杂且多变的,很多问题尚没有确切的答案,从而导致对需求的认识不够准确。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要从居民心理、社区环境、基本转型三个方面设计详细改造创新方案,从而为社区的微型改造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景观居民满意度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