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药制剂技术教学设计
——以水丸生产技术章节课程设计为例

2022-09-28蔡中齐

科技视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药制剂手工工匠

刘 姝 蔡中齐 潘 萍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浙江 宁波 315000)

0 引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和强调“工匠精神”,如雷允上作为资深中医药老字号,从创立初始便将“精选道地药材允执其信,虔修丸散膏丹上品为宗”奉为祖训,历经三百年而不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对于工匠精神的思想内涵是建立在精益求精的实干基础之上的开拓创新精神,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全面发展,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念融入职业教育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中。

中药制剂技术是高职中药学、中药制剂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制剂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制剂操作技能。丸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迄今仍为中药常用剂型之一,手工泛制水丸技艺,其“一人一方,单方特制”的特点满足了广大患者个性化用药需求。如何在讲授本部分内容时嵌入工匠精神相关内涵,是教学设计的难点。本课程组从学校“厚药德,明药规,强药技”人才培养理念出发,以水丸的制法作为切入点,在丸剂教学设计过程中强化工匠精神德育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较好地解决了工匠精神与丸剂的衔接,提升教学实效。本文以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水丸教学设计为例,从“教学分析”等四方面分析水丸章节教学的设计思路,为提升教学实效积累经验。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目标

参照授课大纲,分别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设置“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知识目标的设置中,要求掌握水丸的定义与特点;水丸常用赋形剂(基质)的种类与特点,熟悉泛制水丸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常用中成药丸剂。针对技能目标,强调在制剂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和解决制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老药工手工泛制水丸,至今中药制丸机全自动生产水丸,深入阐述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在中药制药中的重要作用。另需关注引导学生思考,形成科学思维,解决制丸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在本案例中,若发现手工泛制法制备出的丸剂大小不一,丸重差异大,积极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并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再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和钻研精神。在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上,结合专业特色,提升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信心。

1.2 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生源情况具有来源广、层次多、门槛相对普通高校低等特点,以我校学生为例,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高生,二是通过单考单招招收的三校生,即中专生,职高生和技校生,三是五年一贯制的学生,通过参加本校的考试招收的中专、中职生。从质量上讲,第一类,基础知识和素质水平相对较高,理解和学习能力较强。第二类在中职阶段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实践能力较强,但文化知识薄弱,第三类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自律和自控能力,但有一定的中药制剂技术理论基础。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比如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注重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加强实践锻炼,着力提升中药制剂专业技能。

1.3 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理论授课内容设定课时为1学时(40 min),具体节点为:导课(3min)、水丸的定义和特点(5min)、水丸常用赋形剂的种类和特点(10min)、泛制法与机器制备水丸(15 min)、常见中药水丸制剂(5min)、小结(2min)。实践授课课时4学时,教师现场展示与传授手工泛制水丸,传承非遗技艺,感受中药制药的奥妙,手工泛丸这项非遗技艺是传统的中药制剂技术,能体现中医一人一方,辨证论治的精髓,对操作者的知识性,经验性要求很高,充分彰显了制药人的工匠精神,时至今日,虽然手工泛丸逐渐被机器取代,但有些贵重药物依然沿袭手工泛丸技艺,如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传承人张冬梅手工搓丸一次成型率能达100%。

2 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学生情况分析,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学生基础薄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为整治课堂低头族,学风建设上,课前收手机,从源头上杜绝了课堂玩手机现象,采用讲授结合视频,绘制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降低难度,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具备一定量基础知识技能,其学习效果会逐步提高,实施建构主义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现自主学习。需求是人的行为最深厚的动力源泉。教学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交流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情况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和任务,它是线上学习的引擎;课堂中导入知识点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线上:及时发布通知、资源、作业;发现学习中出现问题。线下:理论重难点讲授,线上作业共性问题分析、实验操作等指导。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发布课程导学任务单,课中研学采用制剂实物、教学视频,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总结内化等自主学习阶段,课后通过超星平台发布作业。

3 教学实施过程

3.1 课前导学

在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近几年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已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超星平台慕课,教师利用慕课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视频完成率,课前讨论情况等均被纳入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比提高到50%,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课前,教师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发布导学任务单,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解决几个问题,课前问题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中药制剂技术以及传统剂型比如丸剂存在的意义。课中问题一:以图表的形式总结水丸赋形剂的种类、特点以及适用范围。问题二:作出手工泛丸的制备工艺流程图以及标注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点。问题三:对比机器泛丸和手工泛丸的不同点。课后问题一:通过药店实地考察,询问中医等多种方式了解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水丸。随着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入,适时提出问题,循序渐进,课前问题通过思考传统制剂技术延续至今的意义,让学生不忘制药人的初心,时刻牢记将生命系心上的使命。课中问题教会学生以多种方式将重难点知识简单化,便于理解和记忆。课后问题了解中药丸剂的使用现状。

3.2 课中研学

3.2.1 课堂展示

经过课前充分的准备,针对问题一,要求学生进行现场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的过程中找到传统制剂存在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中药传统技艺传承和弘扬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自豪感。

3.2.2 理论讲授

首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各种水丸,如逍遥丸,麝香保心丸,龙胆泻肝丸,导入新课。教师适时提问:“这些小丸除了水还有哪些赋形剂?如何加入药材?它们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水丸的定义,特点,赋形剂。接下来,让学生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手工泛制水丸》和《制丸机生产水丸》的视频,老药工娴熟地制丸技艺,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讨论,总结泛制水丸的工艺流程及关键点,对比机器泛丸和手工泛丸的不同,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负责阐述小组成果,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纠正。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完成了基本知识的建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有目的地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3.2.3 实践认知

为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中医药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提升校企之间优质资源合作共享成效。2020年12月,我院与宁波药材股份有限公司百年老店寿全斋合作成立中药炮制、中药鉴定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大师工作室,我院定期组织教师参观和学习中药传统技艺,其中手工泛制水丸为传承技艺之一。教师学成归来后,向学生展示和传授手工泛制水丸,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全面把握泛丸的关键点,在实践中用心体悟药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3.3 课后提升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学院定期举办校赛“中药制剂传统技能大赛”,将手工泛制水丸列为竞赛项目,大赛采用“初赛+复赛”的方式进行。初赛以笔试为主,笔试内容为丸剂相关知识,笔试成绩合格者进入复赛阶段,复赛内容为现场泛制水丸。现场制备水丸的评判指标以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化和成品的质量检查为主。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化包括起模、成型、盖面、干燥等的判定,成品质量检查参照《中国药典》中药水丸,通过初赛后,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赛前专业训练,方可进入复赛。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实现强化技能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4 教学实施成效

课程组在2020级中药学专业、中制专业学生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用了上述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参与课堂,深入学习;采用对比法、思维导图法等将知识点总结归纳,使学生逐渐构建知识框架。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工匠精神对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本节内容,认为本节课教学有助于形成科学思维,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持肯定、支持态度。因此,本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药行业的发展也同样面临高素质制药人才紧缺的问题,中医药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仅要注重技术知识层面的培养,对于学生工匠精神价值观的构建同样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以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为例,对“水丸生产技术”章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活动中,从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理解和传承工匠精神,让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精雕细琢,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理想信念,进而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制药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药制剂手工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工匠赞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