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年,牛顿国葬冠盖云集
2022-09-28张继文
张继文
近日,英国和日本先后分别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国葬成为国际舆论场上一个热门话题。从历史上看,国葬最早适用于君王和国家领导人,后来一些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或牺牲的杰出人士也被允许享受这一待遇。1727年去世的著名科学家牛顿,就因其对英国和对全人类做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享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
待遇空前
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在睡梦中与世长辞。按照当时的规则,安妮女王作为君主提议对牛顿进行国葬。但因为国葬要花费大笔经费,有关国葬的提议必须经过议会讨论并投票后才能决定。晚年的牛顿,身份已经不仅是著名科学家那么简单了。在他去世时,已经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24年时间。他还曾担任皇家铸币厂的厂长,并且在任期间决定了用黄金代替白银与英镑挂钩,被誉为“金本位之父”。此外,牛顿在1705年被安妮女王授予爵士头衔,拥有了贵族身份。晚年的牛顿皈依宗教,笃信上帝,为宗教界也做出一些贡献。所以,尽管牛顿终身未婚沱被公认脾气古怪,但由于他在科技、政治、经济、宗教等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广泛的人脉,议会的讨论非常顺利地达成一致意见,批准了牛顿的国葬待遇。
其实,英国议会关于国葬的讨论通常是非常激烈的。据记载,就连带领英国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议会也是在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争论后,才批准了他的国葬待遇。而有“铁娘子”之称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她的身后之名在英国可谓毁誉参半,据说针对她的葬礼待遇问题,议会进行了长达七八个小时的争论。最后,因“铁娘子”有遗愿自愿放弃国葬待遇,而进行了次一等的葬礼,但即使这样,据记载她的葬礼花销高达近千方英镑。晚年的牛顿因其孤傲的个性并没有多少朋友,但也没有死对头。号称牛顿一生之敌的另一位著名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在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时曾对牛顿予以打压。但在胡克去世后,牛顿接替了他的位置。所以,在有关牛顿身后事的讨论中,并没有哪一方势力阻挠给予他国葬待遇。
1727年3月28日,英国为牛顿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葬礼上,英国的王室贵族、欧洲各国名流都赶来参加, 英国民众纷纷来为牛顿送行。在英国历史上,牛顿是第二位享受国葬的非皇皇成员。第一位是1657年去世的英国海军上将罗伯特•布莱克,他被认为奠定了英国海上强国的地而且他是在与西班牙的海战中殉职的。在牛顿的葬礼上,6位身份不凡的抬棺人格外引人关注。6人中有一位英国大法官,两位公爵和三位伯爵,他们的爵位和社会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比牛顿高,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他们以为牛顿抬棺为荣,以此来表达对这位去世的皇家学会会长的尊敬,以及对他在科学领域卓越贡献的景仰。
傲视公侯的墓地
在牛顿国葬仪式的最后,他的棺椁被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教堂中,牛顿的墓地位于中殿,比许多君王的墓地还要醒目。如今人们去瞻仰牛顿墓地的时候,会发现跨越时空陪伴他的也是一些伟大的灵魂,其中就包括他的“近邻”达尔文和霍金。墓地上方矗立着一尊牛顿的雕像,雕像倚在一堆书籍上,这些书中就包含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为人类开启现代自然科学之门的伟大著作。雕像的身边有两位天使,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纪念牛顿在科学上的功绩。牛顿的墓碑上,用拉丁文书写着一句墓志铭“这里长眠着一位名叫艾萨克•牛顿的凡人”。
牛顿的葬礼由18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诗人之一亚历山大・蒲柏主持。蒲柏本人在中顿逝世时也以崇敬的心情和浪漫的笔触为牛顿写了一份墓志铭,虽未被采用,但广为世人流传。蒲柏写道: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暗夜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铁粉”伏尔泰
在参加牛顿葬礼的无数人中,有一位当时默默无闻后来却名满天下的法国人,他就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伏尔泰。当年的伏尔泰此前因写讽刺诗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1726年伏尔泰被迫流亡英国,翌年就赶上了牛顿的国葬仪式。其实,对自然科学不熟悉的伏尔泰,在那个信息传播比较落后的年代对牛顿并不了解。但他深深地被牛顿葬礼的场景所震撼,随即写下这样的感慨:“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国葬上深受震撼的伏尔泰也对牛顿其人深感兴趣,后来花了大量时间深入了解牛顿,并且最终成为牛顿的“铁粉”。可板说,牛顿对伏尔泰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特别是万有引力定律对伏尔泰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牛顿的国葬待遇也令伏尔泰由衷地赞赏英国的做法。
关于牛顿和伏尔泰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相传伏尔泰在英国期间,为深入了解刚去世不久的牛顿,走访了不少与牛顿相关的人,热切地询问关于牛顿的一切。据说,有一位牛顿的亲戚不胜其扰,在被问及牛顿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就随口编了一个关于苹果砸中牛顿脑袋的故事。然后这个说法就随着伏尔泰的完善变成了世人津津乐道的牛顿的典型故事。实际上,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误会”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和苹果以及牛顿的脑袋到底发生过怎样的关联,当时并未出现在牛顿的手稿或任何书面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