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客行为特征的京张高速铁路客站文化信息表达方法研究

2022-09-27张慧洋曾忠忠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客站高速铁路载体

张慧洋,李 超,孙 伟,曾忠忠,祁 震

(1.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4;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计算技术 研究所,北京 100081;3.中央美术学院 实验艺术学院,北京 100105)

京张高速铁路(北京北—张家口)作为奥运专线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同时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宣传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的文化动线。京张高速铁路沿线客站在这条文化动线上起着关键“节点”和展示“窗口”的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好这一窗口进行客站文化性表达是全面实现高速铁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京张高速铁路典型站点为例,研究中小型高速铁路客站视觉文化信息的展示方法,对提升高速铁路客站文化性表达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客站文化的主要受众群体是旅客,客站文化信息表达从旅客视角出发、符合旅客行为特征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旅客交通行为和客站空间组成,挖掘客站空间的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提出不同空间的文化信息表达方法,为我国高速铁路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1 旅客行为特征与客站空间类型分析

客站首要功能是安全高效地组织旅客运输,客站文化性建设要在保证旅客便捷通行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旅客在进出站过程中活动路径具有普遍规律,但其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间歇性等特点。因此,分析旅客交通行为特征,保持文化信息表达与旅客行为的一致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 旅客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铁路客站是办理铁路客运业务,为铁路旅客提供乘降功能的场所[1]。铁路客站交通建筑的本质是为旅客出行提供便捷服务[2]。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客站旅客进、出站过程包括安检、购票改签、候车、进站检票、进站、下车、出站、出站验票与离开等环节。旅客乘车行为遵循进出站流线,有着明确的进出站行为动线,互不干扰。对于高速铁路客站进站旅客来说,通常会快速地完成进站过程,时间紧迫时多表现为疾走或快跑;当时间较为充裕时,旅客通行速度会减慢,同时会产生停留等待、就餐、娱乐消费等相对静态的行为。出站旅客除特殊情况,普遍表现为沿出站通道快速通行状态。

通过对京张高速铁路沿线客站旅客行为的分析,发现旅客在候车或客流量较大时停留时间最长,主要产生静态行为,其他活动过程均或多或少有通过性需求,发生急行、慢行、排队通行等动态行为。根据旅客交通行为特征,可将旅客在客站内的行为主要划分为动态行为与静态行为2类。

1.2 客站空间组成及类型分析

根据上述对旅客行为特征的分析,以客站空间文化性表达的客体角度,整合京张高速铁路客站各组成空间分为入口大厅、安检区、候车区、检票区以及进出站通道等。从上述旅客行为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小型客站中由于旅客交通行为及空间设计等影响,进出站人流速度和密度呈现不同的特点,并随时间不断变化。

保证客站高效运输前提下,从旅客行为角度,中小型客站空间可分为通过性空间、停留性空间、衔接空间3类。停留性空间主要以候车厅为代表,旅客在此类空间中主要产生候车、娱乐、就餐等静态行为;通过性空间以入口大厅、进出站通道为代表,旅客在此类空间中以满足通行需求为主,主要产生行走等动态行为;衔接空间以检票区、站台为代表,旅客此时行为发生转换,空间呈动静结合状态。基于旅客行为的中小型高速铁路客站空间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旅客行为的中小型高速铁路客站空间类型Tab.1 Space typ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high speed railway stations based on passenger behavior

2 视觉文化信息与空间展示载体分析

视觉是人类对外界最主要的感知方式,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信息中大约有80%通过视觉获取[3]。 旅客对于空间体验和感知实为视觉心理感受的一种,因此,视觉文化信息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文化性传递方式,客站建筑及空间内包含的设施、设备等可以作为视觉文化信息展示的物质载体。

2.1 客站空间视觉文化信息要素与展示形式

视觉文化信息包括文字、图形、色彩等设计要素,结合各种传播和表现的形式,进行点、线、面的组合来构建美学设计[4]。通常,在客站建筑空间内,视觉文化信息结合平面画报、展示招贴、活动背景墙、导视系统等形式进行展示设计[5]。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视觉文化信息展示形式由静态表达转向动态表达、二维层面转向三维层面。但在交通功能属性更为突出的高速铁路客站建筑中,视觉文化信息展示形式以二维层面为主,同时依托客站建筑空间内的物质载体进行文化性表达。

2.2 客站空间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构成

建筑物包括基础、墙柱、屋顶、门窗、楼地面、楼梯六大基本组成部分,结合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建筑形象三大构成要素,将客站建筑内部空间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分为建筑构件和建筑设施与设备2类,其中建筑构件类是视觉文化信息的主要展示载体,建筑设施与设备类则是指为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者需求增设的一系列公共设施。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如表2所示。

表2 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Tab.2 Display carrier of visual cultural information

2.3 不同类型空间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特征

在客站的停留性、通过性、衔接空间3种空间类型中,不同类型空间所包含的展示载体有所不同。综合旅客交通行为,通过语义自动识别功能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空间的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特点。

2.3.1 不同类型空间视觉图像识别分析

研究过程首先对京张高速铁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客站各类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与拍摄,然后对挑选与整理后的图像进行语义识别。借助一系列计算模拟软件与数据分析,采用基于像素分类的分割方法对不同类型空间图像进行语义识别和分析[6],得出各空间内不同建筑构成要素的占比。所使用的软件中包含150余种地物分类,与客站建筑空间构成要素分类有所不同,在进行研究与数据分析时对载体的分类进行筛选与合并。图片信息中不同要素所占的视域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旅客在站内的视觉关注点,结合视知觉理论进一步分析旅客视线规律与不同类型空间构成特点,为提出视觉文化信息表达方法提供数据支撑与依据。不同类型空间建筑构成要素图像识别与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类型空间建筑构成要素图像识别与分析Fig.1 Image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 different space types

2.3.2 停留性空间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

停留性空间以候车区为代表,旅客候车过程中,基于对乘车信息的获取需求、亲友状态的联络需求,以及旅行目的的心理需求等多种因素,会产生对停留空间的观看行为,因此候车厅是进行文化信息表达的重要空间,同时需考虑旅客在此空间中的视线规律和视觉感受。

停留性空间建筑构成要素占比如图2所示,此空间中可作为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的建筑构成要素类型丰富,以墙面、楼地面、天花板3类建筑构件最为突出、占比最大;其次包含诸多满足旅客行为需求的建筑设施与设备类载体。

图2 停留性空间建筑构成要素占比Fig.2 Proportion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of stay space

2.3.3 通过性空间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

通过性空间内旅客行为主要表现为步行通过,通行意愿强烈。由于人眼视觉清晰角度在水平方向为左右各 20°~ 30°,即双目视野在60°以内为双眼清晰视域角度[7],此时通道尽头和两侧墙面占据旅客视野。通过性空间建筑构成要素占比如图3所示,建筑构成要素类型主要包括墙面、天花板、楼地面3类。其中,墙面适合作为视觉文化信息展示的物质载体;地面应以满足旅客顺利通行为主;在有垂直交通需求的通道空间中,楼梯与自动扶梯占比则较为突出。

图3 通过性空间建筑构成要素占比Fig.3 Proportion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of passage space

2.3.4 衔接空间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载体

在衔接空间内旅客处于行为转换状态,前往下一目的空间的意愿强烈。衔接空间建筑构成要素占比如图4所示。此类空间建筑构成要素类型丰富,在旅客视域内面积占比最大的为墙面与楼地面,同时包含检票闸机、行李安检机等建筑设施与设备,旅客在此不宜过多停留,应以引导旅客快速前往下一目的空间为主。

图4 衔接空间建筑构成要素占比Fig.4 Proportion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of connection space

3 类型空间的视觉文化信息表达方法

根据上述对旅客行为及不同类型空间展示载体的分析,不同类型空间内旅客对于文化信息获取与空间展示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客站内不同类型空间应结合不同的视觉文化信息表达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性表达。

3.1 停留性空间视觉文化信息表达方法

以候车厅为代表的停留性空间建筑构成要素类型丰富,旅客在此空间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观看、浏览与思考等静态行为,应充分利用空间内不同载体进行视觉文化信息展示,营造浓厚的文化主题氛围。

3.1.1 主题式平面展示

停留性空间内建筑构件的形态、构造、材质等本身即为客站文化性的一部分,在进行视觉文化信息展示时应注意适度与合理。墙面、柱子、天花板常常是旅客在观看时的视线主体,以墙面、天花板、地面等作为展示载体时,可结合平面画报、展示招贴等视觉文化信息形式,与建筑构件文化性达成协调与统一,其中墙面界面的连续性为文化性设计提供了具有创造力的展现介质,可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重组后以平面画报、壁画、浮雕等形式展现于墙面之上,彰显空间的主题性与感染力;在柱体上进行字画、浮雕与挂件设计,强调与营造旅客的视觉中心,弱化柱体体量的同时可以增强空间的主题文化性。清河站候车厅文化信息表达如图5所示。

图5 清河站候车厅文化信息表达Fig.5 Cultural information expression in waiting hall of Qinghe Railway Station

3.1.2 抽象式装饰招贴

抽象是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提炼、简化、加工,形成比原有物象更加概括、凝缩、典型的新形态[8]。 由于其抽象形态的多义性,新形态可以包含比以往更为丰富的内涵。建筑设施与设备类展示载体以满足旅客需求为主,可结合其功能、提示与说明等信息,将文化元素进行抽象与简化后,利用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设计要素,结合装饰、贴纸等形式进行文化信息表达。候车厅文化信息表达如图6所示,下花园北站建筑设计师将京张铁路“人”形铁路段抽象出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视觉符号“人字纹”,用于客站空间细部装饰,营造空间文化氛围。

图6 候车厅文化信息表达Fig.6 Cultural information expression in waiting hall

3.1.3 互动式新媒体装置

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实现文化信息表达是一种直观有效的途径,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二维的文化性设计三维装置化和互动体验化,同时实现观赏者向设计体验参与者的跨越[9]。另有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技术可以不依赖于载体而存在,能够对单一、静态空间的文化性设计进行有效补充。太子城站负一层候车厅方案设计中,在玻璃穹顶处设置悬吊“雪花”的互动机械装置,当旅客数量增多,旅客经过预设的感应器时“雪花”转动,无人时“雪花”处于静止状态,与旅客形成充分互动,增加空间趣味性和旅客体验感。候车厅互动装置如图7所示。

图7 候车厅互动装置Fig.7 Interactive device in waiting hall

3.2 通过性空间视觉文化信息表达方法

通过性空间内建筑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墙壁、天花板、地面3类展示载体。此类空间视觉文化信息表达应以直观、适度为原则,满足旅客通行需求的同时结合线性空间特点进行展示设计,使旅客能够快速识别并接收文化信息。

3.2.1 排列式文字与图形

通过性空间的两侧墙壁具有显著的连续性、主体性特点,作为视觉文化信息的展示载体最为合适。在通过性空间中需要规律性与秩序感,一定程度上比例、尺度、节奏和韵律上的变化给人平稳的感觉[10],同时符合通过性空间形态与特点。将多层次、多角度的排列与重复呈现于空间之中,也可以加强旅客在动态行进过程中的记忆。

文字作为记录和表达语言的标志,图形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文字[10],两者能够在内容层面上满足设计的基础要求,适合作为通过性空间内视觉文化信息的设计要素。出站通道文化信息表达如图8所示,八达岭长城站的出站通道设计中将长城烽火台装饰图案和关口名称沿扶梯向上附着于两侧墙壁,通过表现形式的重复和有序排列形成秩序感,增强文化信息传递性。

图8 出站通道文化信息表达Fig.8 Cultural information expression in outbound passage

3.2.2 具象式活动背景墙

通过性空间由于旅客通行速度较快、停留时间短暂,可接受信息有限,视觉文化信息不宜过度抽象与隐晦。利用通道空间狭长绵延的墙面,结合壁画、浮雕等艺术形式的叙事性、信息量及对多样化场景的描述性,进行直接、具象地文化性设计,可为凝固的建筑增添人文色彩。八达岭长城站出站厅文化背景墙的设计中,结合车站视觉设计主题“天堑通途”,巧妙融合毛主席《沁园春·雪》诗词和长城远景图,形成文化背景墙方案,大面积的墙面展现直观的文化元素使旅客更加准确、快速地获取文化信息。

3.2.3 引导式文化标识系统

地面作为通过性空间内主要展示载体之一,应把握适度原则,在保证旅客顺利通行的基础上结合导视系统进行文化信息展示。进站通道文化信息表达如图9所示。以太子城站为例,提取冬奥会雪花形态进行地面装贴纸设计,具有引导作用;在通道尽头的墙壁上设置电子屏幕播放冬奥信息,引导旅客快速通行的同时营造积极的冬奥氛围。

图9 进站通道文化信息表达Fig.9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he inbound passage

3.3 衔接空间视觉文化信息表达方法

以检票区、站台为代表的衔接空间内旅客行为发生转换,空间呈动静结合状态。此空间内建筑构成要素类型虽然较多,但基于旅客此时的行为与心理状态,并没有过多关注的视线主体。在此类空间应运用富有指向性和趋向性的设计语言,使其产生更强的延伸感和连续性,结合引导性标识设计使旅客完成行为转换。

4 结束语

在建筑文化性表达与研究中,高速铁路客站的交通建筑特征尤为突出,站内空间视觉信息表达与旅客行为的动、静状态紧密关联,面对客站安全高效的交通功能要求,在客站建筑文化性的设计中,应遵循和符合旅客的行为需求,根据客站空间的停留性、通过性、衔接性特征,建立起视觉文化信息要素、展示形式和展示载体的整体逻辑,形成文化信息表达方法,实现客站建筑的文化建设目标,进一步为高速铁路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参考。

猜你喜欢

客站高速铁路载体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铁路客站候车厅光伏天窗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客运提前介入高铁客站建设的思考
铁路客站规模适应性研究
站城融合视角下城市铁路客站选址范围及规模研究
预制胶拼架桥法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实践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