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2022-09-27刘玉梅
刘玉梅
(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把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与身心全面发展作为重点,改变学校教育“千人一面,万人同一张课程表”的培养模式,创设符合时代需求的、易行而高效的教育课程。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核心在“知识是第一位”的基础上向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向转变。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就是在这种时代需要中产生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目的,为学生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保障。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社会即学校”,强调“教、学、做”合一,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引导更多的人受教育。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家线上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学校与家庭、社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方式紧密联结在一起。亲历体验目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模式,因而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有着关键作用。
(二)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需要
课堂是教与学的媒介。新课程改革下,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体验的主体。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要根据教学内容将体验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寓体验教育于课堂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趣味游戏、实践演练、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而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改变教师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个性特长协调、全面发展的人才。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从以知识获取为主的理想化、政治化、模式化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坚持生理、心理、情感的融合。而以“全面育人”为核心的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全面协调发展,完善生命历程,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单纯地以获取知识为目的,学校引导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情感的启迪;强化体质训练,培植坚韧不拔的毅力;激发对美的追求,提升审美能力;增强劳动意识,获取劳动技能,从亲身体验中学会识别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并在生活交往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二、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标
(一)构建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的理念体系,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一切教育活动都要让学生主体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经验,促进发展与成长”,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思想体系及管理制度。同时,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在体验教育的道路上前行。
(二)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文化体系,形成自主体验文化氛围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宗旨是贴近学生,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校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来,只有亲身参与,学生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形成自主体验文化氛围。
(三)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形成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
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以助力学生生命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打好基础底色,同时根据学科特点提供纵深体验途径,为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搭好“脚手架”,构建拓展性体验教学的基本框架和教学模式。
(四)构建知行合一的实践活动体系,形成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联动网
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注重知行合一的原则,让学生在书本内外遨游,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上广阔的生活舞台,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与生命活力,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框架
(一)基本结构
学校结合“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理念,从全面育人出发,积极践行新时代党的育人目标,立足德智体美劳五个层面设计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基本结构(见图1)。
图1 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基本结构
其中,德育注重修身,乃培根铸魂之首;智育重在启慧,在体验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贵在健体,为师生的生命成长保驾护航;美育意在怡情,为学生的成长锦上添花;劳育则能养性,在师生的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这五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二)基本模式
图2 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基本模式
1.创设情境,激趣体验
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力的主要因素,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思维的广度,以及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是学生乐于学习的精神动力。教师可借助实物挂图、情景表演、音乐欣赏、游戏活动等媒介,融合现代化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参与的愿望,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知识体系、情感态度与体验实践之间的桥梁,为其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合作探究,自主体验
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借助小组合作、个人研究等形式,在生生互动中学会质疑、深度辨析,自主解决学习中的疑虑,完成知识的建构及获取。
3.实践创新,感悟体验
实施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专业素养的提升等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轻书本、重实践、巧设计、活构思,科学拟定有别于常态的教学计划,建构课程的新形式、新方法、新内容,创设、组织、搭建拓展性体验教育的新平台,促进学生在标新立异的体验中进入主体角色,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过程。
4.延伸课外,拓展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让学生把感悟到的学习方法和深刻哲理灵活地运用到今后的行动中。因此,教师要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引导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并把课内得到的体验与感悟再放到生活中,使其应用范围更广、渠道更多、方法更活,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
此外,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紧紧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三)基本途径
1.科学制定课程表
学校严格按照《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综合与分科)安排表》制定课程表,将拓展性体验活动、社团活动、阳光假日小队活动,以及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囊括在课程表中,力求课程表编排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2.精心安排授课教师
除了选拔优秀教师任课之外,学校还选拔讲授地方课程的专职教师任课。学校借助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课本,以长短课相结合的形式,引导教师分头备课、集中讲课,灵活落实课程实施。
3.有效开发校本教材
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出自学校内部,学校依靠自身条件和教师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使课程实施更有抓手。学校分学科开发了如下校本教材,目前均已投入使用。
(1)语文学科:开发《魅力语文》校本教材
语文学科《魅力语文》校本教材共计12册,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年2册,作为语文教材的补充。教材开发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呈现。12册教材均采用诗海拾趣、成语趣学、有趣阅读、趣味识字四个同样的版块进行,确保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2)数学学科:开发《数学文化体验读本》校本教材
数学学科《数学文化体验读本》校本教材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实践活动、思想方法、趣味数学。各大模块中又包含小模块,体系明晰,图文并茂,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趣味知识阅读,学练结合,富有层次。
(3)综合学科:开发《体验即教育》校本教材
学校借助“体验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将学科实践活动与科技、心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课程的体验活动有机融合,开发《体验即教育》校本教材。
4.合理安排实践活动
活动类体验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实施对象是学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结合学生的需要,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以学科为依据,也可以多学科整合,还可以立足“立德树人”的角度从德育活动入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围绕“体验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语文学科。学校开展“啄木鸟在行动”“寻找最美双手”“好书伴我行”“你的创意是我的再生”“包装袋上的文字”“有趣的成语”“图书馆探秘”等实践活动,丰富语文学习方式,形成语文课程体系。
二是数学学科。学校开展“我的数学发布会”“创意七巧趣味拼图”“寻找生活中的图形”“魔幻纸杯大比拼”“跳房子游戏”“快乐魔方”等实践活动,都深受学生喜爱。
三是科学学科。学校开展“制作水果电池”“淘气的紫甘蓝”“空气火箭”“直升飞机”“F1赛车”等科学实践活动,每年组织一届科技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四是综合实践学科。学校开展“魅力乡村行”“深入食堂体验”“亲手制作五星红旗”“秋季采摘节”“小蜜蜂学家政”“我是烘焙小能手”“走进家乡博物馆”等与劳动、地方课程融为一体的学科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是体音美学科。学校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组织学生利用富有地域特色的海贝壳进行创作,开展足球、跳绳、踢毽子、唱歌、跳舞、表演、绘画、书法等学科实践活动。
六是德育方面。学校开展“寻找中国老家规”“绘制家族图谱”“护蛋体验”“磨砺体验我能行”“重走长征路”“再走长征路”“消防地震演习”等德育实践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体魄。学校组织阳光假日小队,带领学生走进福利院,走进孤寡老人的家庭;组织学生深入电视台、报社、消防队、社区等场所体验不同职业的辛苦,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宣传、义卖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他人。
四、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
(一)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生活、接纳社会考验以及成功步入社会的具体表现。为了使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品性,使他们努力克服困难,从而产生充满正能量的情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的创造力会因为拓展性体验而迸发出来。例如,一个小小的圆圈,在孩子们眼中可能是一轮太阳、一只眼睛、一枚硬币,还可能是一个地球、一个宇宙,每一个普通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眼中常常代表着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新时代呼唤各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学生更需要具备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为学生在生活积累和学习实践中打开新的天地,开启创造之门。这种来自更高层级的思维情境拓展,会让学生有意识地开动脑筋,在现实与想象中擦出火花,点燃创造的热情。
(三)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有利于指引学生承担责任
拓展性体验教育最常见的方式是结合各种资源为学生模拟一个个特定的、鲜活的、浓缩的、真实的活动场景。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学生是一个整体,有分工更有合作,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相互包容、团结互助,每个人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这种责任意识的驱使下,每个学生都要尽其所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学会有始有终、持之以恒,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成功的体验,还有能力的提升,更有责任心的培植。
2022年,“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项目获得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获二等奖。拓展性体验教育课程需要探索的内容还有很多,然而,无论哪一种经验的形成都关注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与个性化创造,指向了人的生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