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农业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带动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和模式的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

2022-09-27卢加欣王晨萱

山西农经 2022年17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产品绿色

□卢加欣,王晨萱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国是农业大国,绿色发展理念在促进现代农产品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农产品。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是农业发展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农业可有效推动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

有效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生产和经营绿色农产品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要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需开发和推广绿色农产品。这也是人们膳食结构现代化的表现,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蓟州区的乡村地区大部分为传统农业。农民的文化程度有限,对绿色农业不了解。政府的制度安排、组织管理和支持政策体系对绿色农业的影响力有待加强。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环境状况,从而使农村得到快速发展。推广绿色农产品是重要的发展路径,但如何发展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1.2 研究意义

乡村兴则国家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表现最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近年来,蓟州区利用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通过设施农业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经营市场化、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水平,打响蓟州品牌,提高蓟州区“三农”工作水平,对蓟州区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研究思路

根据自行设计的评价标准,针对现阶段蓟州区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常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归纳总结绿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之后走访调研蓟州区部分社区,发布线上问卷。调研对象主要为蓟州区居民,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样本具有可分析性。问卷问题涵盖了调查对象的年龄、家庭月收入、居民对绿色农产品概念的认识程度、对绿色农产品价格的满意度等。系统、充分地了解各个年龄段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绿色农产品的了解情况,从而为蓟州区绿色农产品发展模式的改进提供数据参考。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期刊论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资料,学习有关绿色农产品的背景知识,了解绿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2.2.2 实地调查法

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实地走访了蓟州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深入绿色农产品展销现场,在实地调查中遵循客观性、谨慎性和重要性3 个原则,直观了解展卖农产品的种类、售价等,收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较高。

2.2.3 访谈调查法

小组成员针对主观性较强的调研问题,随机对蓟州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进行口头咨询,准确了解绿色农产品的相关情况。

2.2.4 问卷调查法

小组成员通过在线上和线下发放问卷的形式,以蓟州区全体居民为调查样本,了解绿色农产品的相关情况,收集针对性的研究样本数据。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绿色农产品概念

绿色农产品是指在无污染生态环境中种植、加工及储运,毒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部门认定允许使用绿色产品标志的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分为A 级和AA 级。A 级为初级绿色农产品,即允许在生长过程中限时、限量、限品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化肥和农药;AA 级为高级绿色农产品,可与有机产品相媲美,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具备认证证书和AA 级认证标志。绿色农产品特征有两点:一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农产品可以理解为优质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区别在于营养、安全、健康方面更优,涵盖蔬菜、果品、粮食、植物油、禽蛋、畜产、水产等。

3.2 蓟州区乡村振兴理论基础

设施农业区别于普通露天种植的农业,通俗来讲,利用现代工程技术,例如温室、冷室、沼气池等种出的农产品均可申报绿色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售价比普通农产品高。在蓟州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一根带绿色食品标志的黄瓜售价比普通黄瓜售价高20%。绿色农产品可促使农民增收,带动农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设施农业和绿色农产品是农业发展的两项举措。对于蓟州区而言,如果没有现代化设施,不采用设施农业种植,蔬菜一年就只能种一季。通过设施农业冬天也可以种植,从而增加农产品产量。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方方面面,不完全指农业。设施农业与绿色农产品在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作用。通过设施农业的种植养殖,能够增加农产品产值、产能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民致富。设施农业是从改变自然环境的角度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

4 蓟州区设施农业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4.1 蓟州区绿色农产品发展取得的成效

4.1.1 绿色农产品发展逐渐呈现规模化态势

蓟州区作为全国首家县域绿色食品示范区,近年来努力组建农品协会,创建农产品产业化联合体。截至2020 年底,蓟州区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共有32 种,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1.21 万hm,培育天津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示范村(点)28 个,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7 家,获得绿色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有40 余个品种、129 个单品。调查资料显示,2019 年蓟州区有6 个区级统筹项目投产达效,新增高效设施农业达到426.67 hm。同时,启动实施全部产业帮扶项目,2020 年全部建成,形成连片组团发展模式,建成一批特色优势绿色农产品基地,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乡村振兴。

4.1.2 多方合力共同打造地方农产品品牌

做大做强“蓟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超过1/2 的蓟州区居民基本了解绿色农产品的概念,绝大多数蓟州区居民对蓟州区10 个绿色标志产品了解其中1 个及以上,例如顺京冷鲜肉、州河鲤鱼、黄花山核桃、东塔驴肉等。可见,在政府的支持下,绿色农产品概念宣传效果明显,蓟州区标志性绿色农产品逐渐被人们熟知,蓟州区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呈良性发展态势。

政府及地方大力支持。近年来,蓟州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区委、区政府全面提升蓟州区农产品形象工程为契机,强力推进以公司为主体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蓟州区农产品企业形象、包装设计、企业LOGO 设计、展台设计、网站设计、微信平台设计、广告宣传片设计等工作,重点打造以“好山、好水、好农品——小时候的味道”为宣传语的蓟州区农产品新形象,开展各种形式的全方位宣传。通过专营店、超市、社区便民菜店、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销售等多种渠道,形成上下贯通、覆盖京津冀、辐射全国的网络化销售格局,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蓟州区重点工程清单

目前,蓟州区共认定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 个,创建地理标志产品6 个,认定“津农精品”品牌农业品牌22 个,花入羽鹊山鸡被认定为国内知名品牌。蓟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达到1 516 家,市级以上农庭农场244 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2 家,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规模经营户2 820 户。

4.1.3 绿色农产品企业呈现科学化发展态势

天津蓟州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坐落在蓟州区经济开发区内,现有职工240 人,主要进行蓟州区优质农产品(禽蛋、杂粮、蔬菜、食用油、水产、果品等)收购、生产、加工、销售,承担天津市“蓟州农品”市场网络建设示范引导工作和蓟州区农产品产供销帮扶任务。目前,该公司已建立0.33 hm绿色生产基地,申报绿色标志产品10 个,在打造“蓟州农品”的同时,助力蓟州区乡村振兴工作。2010 年“蓟州牌”商标被天津市工商局确认为天津市著名商标。

4.2 蓟州区绿色农产品发展现存问题

4.2.1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农民没有切实规划绿色农业发展道路,只注重农产品产量,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在绿色食品的消费中,消费者只考虑价格因素,忽略了绿色健康环保的因素,选择购买绿色食品的居民较少。由此可见,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还需长期培养,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需积极引导。

4.2.2 绿色农产品发展中的品种、品质、价格等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调查可知,绿色农产品存在产品品种不丰富、产品品质有待提高、生产规模不大等问题。对于蓟州区多数家庭而言,购买绿色农产品主要用于自家食用,因此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普通农产品相比,绿色农产品的种类不够丰富,并且价格较高。虽然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逐年增加,但生产规模仍较小,无法像普通农产品一样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

5 蓟州区绿色农产品发展对策

5.1 深入贯彻绿色消费理念

加大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深化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乡村居民对现代绿色消费理念、乡村健康生活模式的理解,引导居民理性对待绿色农产品。相关部门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健全政府主导、市场配置、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良性发展机制,支持和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增强城乡资源互动,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格局。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类宣传阵地,普及方针政策,展示阶段成果,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社会氛围。

5.2 以科技为依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绿色农产品生产是配套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健全完善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相协调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可推进农业创新与产业发展。蓟州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仅局限于指导农民种什么、种多少、多种什么少种什么或多养什么少养什么等问题,要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下工夫,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3 年,蓟州区委、区政府对于桥水库提出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借助库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调整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利用3 年时间栽植核桃3 000 hm、金银花2 333.33 hm、蓝莓200 hm,种植绿色蔬菜666.67 hm。在搭建市场平台的过程中,调整结构、发展绿色农产品可以保护于桥水库整体环境、减少水源污染,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创建产学研科技服务平台,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重点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农业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开展技术研发、集成示范、成果推广等工作,提升蓟州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5.3 加强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蓟州区绿色农产品品牌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蓟州区绿色农业、品质农业、品牌农业发展。蓟州区农业发展较为分散,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需进行充分整合。仅靠政府强制整合效果不好。靠龙头企业带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最好的选择。以龙头企业为母体与各农业生产经营体建立农企利益联盟发展新模式,有利于共同打造农业大品牌。除此之外,实施“两低”农业提升行动计划,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优质果品,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是产品品牌,要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蓟州区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各龙头企业在扶持资金、企业信贷、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创办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提升成功申报绿标农产品的影响力,例如盘山磨盘柿、天津板栗、黄花山核桃、红花峪桑葚、州河鲤鱼、桑梓西瓜等六大地理标志产品,扩大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6 结束语

蓟州区农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目前对蓟州区绿色农产品的理论研究较少。研究蓟州区绿色农产品发展路径和模式对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项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符合经济社会和蓟州区的生态发展要求。在设施农业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带动乡村振兴迎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农产品绿色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农产品争奇斗艳
绿色食品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