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混交林营林的技术要点
2022-09-26韦海峰
韦海峰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怀宝林场,广西 柳州 545300)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情况较为特殊,即:森林面积大、分布广、造林树种单一、病虫害问题突出。由于一些群体对森林的保护意识不强,滥采滥砍,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损害,致使目前的林业发展状况很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生态需求的提高相适应,对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结合我国目前的林业现状和土壤条件,提出了采用人工混交造林技术措施,对加快森林资源恢复和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人工混交林的种植模式
人工混交林是将各种树种进行人工培育,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其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天然的条件,不同树种的种子以不同的传播途径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人造的栽培模式。中国的森林面积很大,各种树种的分布都有自己的特点,人工混交林并不是破坏自然法则,而是合理利用,以满足人们的需要[1]。
人工混交林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生态要求、生长特点和根系类型,选用具有较强发芽能力和易于繁殖的植物。在混交林中,应注意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混交林人工混交林的选育条件,使其在生物、生态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而使其在人工混交林中得到多种效益。
在北方常见的人工混交林中,主要有红松、水曲柳混交、落叶松、云杉混交、油松、侧柏混交、白杨、刺槐混交。人工混交林混交方式如下:采用株间混交,在同一种栽培行间混交两个以上的树种;行间混交,一种树的单行和一种树的单行顺序种植;带状混交,一棵树连续栽植3 排,两棵或更多的树按顺序栽植;块状混交,是将一种树种种植在一块,另一种种植在一起,形成规则、不规则的块状混合[2]。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殊性,其应用条件和应用领域也不尽相同,应在具体的人工混交林建设中予以现实的考虑。人工混交林的混交率也很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到当地的立地情况,适当地调整灌丛的比重。确定在人工混交林中主要树种的比重,并根据其发展趋势,适当提高有竞争力的品种。人工混交林混交比例要科学合理,可酌情增加或减少伴生树种。合理使用和推广人工混交林,可以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进程。
2 人工混交林技术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
我国是森林害虫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危害种类超过100 万种。近年来,我国每年遭受森林害虫8100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达900 亿元。随着国际贸易、旅游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问题越来越严重。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80 种,外来物种40 种,外来物种23 种,中国每年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00 亿美元。国家《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提出了“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2004年12 月起,逐步转变为“以防病为主,以科学防治、依法治、促卫生”的方针。森林害虫的防治主要有植物检疫、生物防治、机械物理防治、人工捕杀、造林等。而造林技术是防治森林害虫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农作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得到提高,并能显著地减少昆虫天敌、有益微生物和飞禽等天敌的数量,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体系的抗病能力。图1 为森林害虫种类。
图1 森林害虫种类
2.2 改善林地条件
人工混交林造林技术能使森林中的生态因子发生梯度的改变,使森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结果表明,混交林分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物种多样性和土壤酶活力都有所增强。另外,混交林中的枯枝败叶可以形成一层容易分解的腐殖层,其结构复杂,昆虫种类繁多,有的对树木没有太大的威胁,但对某些天敌来说,是一种辅助宿主,可以在一定数量的情况下,避免天敌因为缺少宿主而死亡[3]。
2.3 提高抗灾能力
人工混交林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利的气候因子,而人工混交林则具有抵御风雪灾害的特殊能力。其次,人工混交林能够有效地增强林火的防火能力,而针阔混交林由于温度低、湿度大,能够达到防火的目的。
2.4 有利于实现营养空间的充分利用
人工混交技术可以使森林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物的生态特性,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特性,让它们在成长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2.5 可以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
在利用人工混交林的过程中,既能有效地改善森林资源的品质,又能弥补森林资源的不足,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另外,在这一进程中,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都会大大提高和提高。
3 人工混交林的技术要点
3.1 选择适宜混交林树种
混交林的组配要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特征和立地情况,选择具有适应性、抗逆性、种间协调的树种,如针叶树种、阔叶树树种、落叶树种和常青树树种。喜光照、耐荫、固氮、不固氮、深根和浅根。乔木和灌木等混交。
合理选择混交树种是调整人工林与人工林之间的关系,保证人工林顺利成林,提高林分稳定性,促进快速、高产的关键。因此,要尽可能地将混交林与主栽的生长特征、生态需求相结合,并兼顾其自身的适地适树问题。首先要根据立地和造林目标确定主要树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配植。若以两个以上的乔木为主要树种,则可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使其他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阳性和阴性混合的情况下,种间的冲突提前而激烈,竞争的发展也很快。这些树种之间的矛盾比较难以调整。在林分中,阴、阳、种之间的冲突发生得迟,但相对温和,对种间的优势效应更持久,且相对稳定,且种间的关系更容易调整。阳性和阴性混合对空间的利用是有利的。在主干和次要干混交的情况下,以复层林为主,上层为主干,底层为次要。该混交型树种之间的矛盾较为缓和,林分产量高,保护效果好,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次要树种多为耐荫的中等乔木,通常不会对主要树种造成严重的危害。
3.2 人工混交的类型
人工混交营林技术的应用,应当结合不同树种的相互位置以及种间关系,对人工混交方式进行合理选取,调控好树种间的关系,切实提高人工混交效果。通常情况下,人工混交主要包括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以及株间混交等多种类型,不同的混交类型往往能够产生不同的混交效果。在人工混交营林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需求选取混交类型与方式。其中行间混交就是指一种树种的单行与另一树种的单行一次栽植的方式;带状混交就是指一个树种连续种植3 行以上,并选取两个以上树种依次进行种植;块状混交就是将一个树种栽植成一片,另一树种也栽成一片,将二者进行混交;株间混交就是在同一种植行内间隔种植两个以上的树种。为提高人工混交营林的有效性,促进树木生长,应当结合不同的生产需求以及适用范围加以实际考虑,以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的方式缓和种间矛盾。
3.3 合理控制混交比例
在人工混交造林中,混交比例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关系密切,故造林技术人员要合理地控制混交比例,并根据不同树种的实际特点,合理地搭配,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在营林实践中,不同类型的针叶林,其经济效益与其比重成正比,其经济效益愈高,但经济效益却不佳。混交林中阔叶林的比重愈高,其经济效益愈差,其经济效益愈差。因此,在人工混交造林中,必须根据不同的立地和树种的发展趋势,适当地控制混交比例,适度增加竞争力强的树种比例,适度调整灌木比重,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3.4 协调种间关系
为了改善人工混交造林的综合效益,各树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的关系。人为混交林是人为控制的一种人工群落,为了改善其造林效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不同树种的发展演化规律,采取适当的造林措施,以协调不同树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利于其正常的生长。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人员要根据树种的生长规律,正确掌握不同树种间的联系,采用适当的应力技术,保证不同树种间的平衡,从而达到综合效益。
3.5 选择适宜的混交时间
合理选择造林时机,并对不同树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调整。在植树期内,为了减少不同品种的生长速率,可以通过错排时间,根据两个树种的生长特点和造林的立地情况,对两个树种的生长趋势进行分类造林或选用不同的幼苗。因为每一种树种的组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并且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同一树种的生长状况也不尽相同,单凭选择混交树种,常常很难兼顾。所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根据造林的先后顺序进行调节[4]。
3.6 主要混交方法
混交法是将各种植物在混交林中进行组合的一种方式。杂交的方式有以下5 种。
(1)种间混种:也叫行内杂交。是两种以上的树种,在行间相隔或相隔数株进行杂交。由于不同树种之间的种间距离比较近,所以该方法的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影响也比较早。在树种的合理配置下,种间的关系表现良好;不然的话,种族之间的冲突会更加激烈。该方法在绿化上存在着施工难度大、使用不多的问题。
(2)行间混种:也称为分列混合。是指两个或更多的树种间的杂交。林分郁闭之后,混交的方式往往是种与种之间的有利或不利的联系。与株间混交相比,种间矛盾更易于调整,施工简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混交方式,适合于阴、阳性混交和乔灌混交。
(3)带状混交:是一种连续栽植3 条或更多的条带,组成一条或多条的条带。带状混交法能缓和种间的竞争,这种方法便于栽植和管理,适合于早期生长差异较大的乔木混种。
(4)块状混合:也叫团块混合。将一种植物按规则或不规则的方式种植,并按顺序排列在另一种植物上进行杂交。规则的块状混合,是把平整的或斜坡平整的造林地划分成矩形或矩形块状,并在每个块状土地上按一定的行距种植相同的树木,并在相邻的块状土地上种植其他植物。块地,通常是25~50m2的土地。土地不能太大,太大会变成一片森林。在山区造林时,根据地形的变化,将各种树种分成几块,形成不规则的块状混交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混合种植,而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造林。块状混交可以充分发挥种间和种间的优势,可以满足幼龄期喜生的松柏的需要,而且随着树木的生长,这些树种之间也会形成较好的种间联系。采用块状混交法,施工简单,适合于有较大矛盾的主要乔木混交。
(5)混交:当栽植点排列在一起时,是一种混交型。也就是将同一种树种集中在一小片土地上,而在邻近的小块土地上进行混合。由于块地之间的间隔很大,可以很好的调整植种生组的混交间关系,但是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复杂,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更广。
3.7 人工混交林培育的措施
首先,人工混交林的技术要点在于如何妥善管理各个树种的种间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次,合理选择混交树种、混交方式、混交比例。最后,要掌握栽培技术要点,促进人工混交林的发展。人工混交林种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平茬和抚育间的化学药剂的抑制来调控。中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森林资源丰富,人才众多。由于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加快,导致我国资源利用率低下,对环境造成损害。目前,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有了国家的政策和体制的支撑,大量的人工混交试验树种,以及广阔的试验林带[5]。
4 结语
总之,我国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必须从目前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实际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并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封山育林、提高林木覆盖率、合理应用人工混交造林技术,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