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对VAS 评分的影响

2022-09-26孙春阳赵长海

医学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修补术穿孔腹腔

孙春阳,赵长海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与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均为临床常见消化性溃疡病(pepticulcer,PU),多由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对黏膜的腐蚀作用引起,其深度可达黏膜肌层,易演变为胃、十二指肠穿孔,引起内容物外漏,可诱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2]。现阶段,穿孔修补术为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主要治疗方式,传统开腹手术可有效修补穿孔,但创伤较大,术后疼痛应激明显,恢复较慢[3]。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普及,内镜技术日益成熟,在此背景下,腹腔镜下修补术在消化道穿孔治疗中的应用获得了广泛关注。该术式可充分发挥微创优势,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避免传统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预后[4,5]。本研究选择2019 年2 月-2022 年2 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2 年2 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24~62 岁,平均年龄(37.68±7.12)岁;胃穿孔21 例,十二指肠穿孔13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37.75±7.26)岁;胃穿孔20 例,十二指肠穿孔14 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穿孔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诊断标准[6];②符合穿孔修补术治疗指征;③穿孔时间≤12 h;④无严重出血及感染性休克。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者;②手术及麻醉禁忌证者;③存在既往腹部手术史者;④合并肠梗阻肠管明显扩张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术野消毒铺巾后,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以上腹正中处做切口(10 cm 左右),逐层切开腹壁,充分显露术野后,于直视下确定穿孔位置,并吸除腹腔内积液及胃内容物,于穿孔0.5 cm 处,取丝线(4号)进行全层间断缝合,缝补浆肌层,并采用大网膜完成局部覆盖修补,将渗液、脓水等液体吸干后,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依次关闭腹腔。

1.3.2 观察组 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患者取头高右侧高位,术野消毒铺单后,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于脐孔下缘做弧形切口(10 mm),插入Trocar,建立CO2气腹,术中压力维持在10~12 mmHg,随后于左侧腋前线肋缘下做主操作孔,于左锁骨中线平脐处做辅助操作孔,依次置入腹腔镜套管后,在腹腔镜引导下,将腹腔内积液及胃内容物吸出,明确穿孔位置及大小后,选择适宜缝合线,沿胃部做纵向缝合,采用“8”字缝合法进行全层缝合,完毕后采用大网膜进行覆盖固定,随后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排放CO2,撤出腔械套管,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 评分、应激反应指标[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临床疗效:①显效:术后症状改善,无并发症;②有效:术后症状改善,但存在一定并发症情况,保守治疗后恢复;③无效:术后症状无改善或再次穿孔,需二次手术。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胃肠道功能恢复标准:肠鸣音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排便等功能恢复。VAS 评分[7]: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的疼痛程度,总分0~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9,P=0.55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2.3 两组VAS 评分比较 术后24 h,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VA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4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两组CRP、IL-6、TNF-α 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CRP、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40,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临床常见急腹症,现以穿孔修补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封闭穿孔等措施,中止胃肠内容物的外漏,达到急救目的[8,9]。在此基础上,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复术获得了临床的广泛关注,该术式可在小切口条件下完成修补治疗操作,利用内镜设备显示并扩大手术视野,有效解决了切口限制的问题,避免了盲目操作,有利于缝补操作的精准实施,在减少组织创伤的同时,提升了手术操作速度,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0-12]。此外,腹腔镜下修复术可保证腹腔的封闭状态,减少腹腔暴露感染,使其内部环境维持常规生理状态,避免器械与肠管发生接触性摩擦,减少手术对肠道功能的影响,不仅有利于胃肠功能的康复,且有效降低了粘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下修补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具有确切作用,其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但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下修补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术后恢复,与周军等[16]研究结论一致。分析认为,腹腔镜下修补术具有明显微创优势,其切口小,患者术后愈合快,同时具备良好的放大效应,有利于术者对腹腔情况的准确判断,可保证修补操作的精准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的同时,缩短了患者的胃肠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17,18]。此外,消化道穿孔患者多伴有腹部持续性剧痛表现,经手术治疗后缓解,但手术切口及腹膜炎等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对患者康复造成了较大影响[19,20]。本研究中两组术后24 h VAS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腹腔镜下修补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且术后疼痛更为轻微,这与其创伤小、操作精准、手术时间短等存在密切关系。此外,应激反应是外科手术普遍存在的现象。CRP 是反映机体创伤程度的常见标志物,而IL-6、TNF-α 则是介导应激生理过程的重要指标,以上水平变化均可反映机体的应激情况[21,22]。本研究显示,术后两组CRP、IL-6、TNF-α 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腹腔镜下修补术可减小手术引起的创伤应激反应,与杨彦等[23]报道相符。究其原因,腹腔镜下修补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轻微,因而创伤应激反应更小[24]。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下修补术可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保证患者术后安全。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肯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且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修补术穿孔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