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晚会在稻田相见
2022-09-26文任蓉华
文任蓉华
作者:周华诚
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定价:68元
民以食为天。然而越是不可或缺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试想一下,除了耕作的农人,有多少人了解一粒粮食是如何发芽、分蘖、抽穗、结实的?又有多少人能体会一粒粮食是如何与大自然互动,浸润了阳光雨露,以丰收回馈农人辛劳付出的?在本书中,作者周华诚立足于一个村庄、一片稻田,展开对农耕文化、乡间风物的书写。
五联,一个普通的浙西小村,水稻是这里再寻常不过的作物,千百年来,嫩绿与金黄在这片土地上交替不息。作者周华诚认为,对一株水稻来说,最重要的是时间;对一个人来说,亦是如此。他在书中,以“侘寂帖”“四季歌”“相见欢”“桃花酒”四个篇章勾勒出一幅关于粮食、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耕作画卷。
每一粒稻米,都自有其香味,这是在成花期便注定了的。一株稻穗大约要开两三百朵稻花,而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在作者周华诚看来,稻花的香,是一种淡淡的香,只有用心体会才能察觉那种介于若有若无之间的清香。“我们把鼻子凑在稻花上,还闻不到那悠然的香气,而那些蜜蜂、蝴蝶、虫子却远道而来,忙忙碌碌,正是遥遥寄微入远方,感受到花朵的诱惑了。”
开花好不好?授粉佳不佳?农人在种稻上能够介入的程度有限。“和庄稼待久了,才更加深刻地知道,自然的力量是人力所不能及的。比如干旱、洪涝、虫害,以及在农人眼里,种种始料未及的状况。一群蝗虫,或许能让一片稻田颗粒无收;一场稻瘟,也会让连片水稻一夜焦枯。”大自然虽无法预料,但心有所期,万物之美便会接踵而至,“一棵树出现的时候,一条河出现的时候,一片田出现的时候,人就可以很快回归到自然状态,成为一只鸟、一条鱼。”
对米饭的尊重与敬畏,只有真正挥汗如雨的农人,才有深刻的体会。作者周华诚在书中提到一种观念,他认为每一粒稻谷都有灵魂,要慢慢地脱粒,以防止稻米失去灵魂,否则将成为“陈米”。“我的父亲,一介农人,每一次在碾米的时候,都会极其认真与慎重,从不提前许多天碾米,而是吃多少,碾多少。”在农村,干活不仅是谋生手段,也是让身心愉悦的方式。“当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可以把他的毕生经验用于一片土地,使庄稼长得很好,蔬菜硕果累累之时,无疑是莫大的快慰。当果实成熟,将这成果与人分享,又是另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心怀热爱,日复一日地劳作,才是美好生活的本意。在“父亲的稻田”中,每一名下田的孩子,将懂得水稻的生长、粮食的由来,感受到劳作的艰辛、汗水的价值;每一名成年人,将聆听到时间从指间缓慢流淌而过的声音,参透生命的本初意义。
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这答案,就刻于每一粒粮食,刻在珍视每一粒粮食及其生长历程的每一个人的心里。作者周华诚曾说,目光清澈的人,早晚会在稻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