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江南”再说新故事
2022-09-25李静
李静
苏州全景图 徐志强摄
曾经,它是“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的姑苏,后来,又是“几片太湖堆崪葎,一篙新涨接沙汀,山水自清灵”的苏州。这个城市历来不缺赞美,或许从未再有一个别的地方,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诗篇。
刚刚过去的2022年央视中秋晚会舞台,就伴着苏州摇动十里荷塘的微风,仿佛走入了诗句间。8月30日刚刚开幕的“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打造出了具有江南品质、苏州特质的节庆品牌。这个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文人心中隐逸的梦想与情结的城市,从来不是泛黄故纸堆中的想象,而在今天又氤氲出更加清晰的清雅气质与活跃于当代的生气。
苏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锡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2021年1月,苏州出台《“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江南文化研究、江南文化遗存保护等十大工程。苏州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与创新中绽放江南文化生命力。
如果说,作为江南地域性城市之一的苏州,曾只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如今,苏州正在凸显出“最江南”的文化特质,提到江南,人们想到的就是苏州。这座城市正在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江南新姿”。
亭台楼阁,小桥回廊,“秋晚”舞台的设计灵感,来自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姑苏繁华图》,开篇在木渎”,在充盈着街市酒肆、南北船运和园林戏曲的千年古镇木渎,让海内外观众印象最深的,是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的苏绣。
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明代正德年间户部尚书王鏊编纂的《姑苏志》曰:“精、细、雅、洁,称苏州绣。”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到了三国时期,作为艺术欣赏品的苏绣已经出现。至宋代,苏绣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苏州人士张应文著《清秘藏》一书说:“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在“秋晚”代表苏绣亮相的是被称为苏绣代表性传承人的姚建萍。清初画家石涛在一段画跋中说过:“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在姚建萍眼中,苏绣同样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猫狗花鸟,与当代的语境结合,才有更大出路。她开始将油画、摄影、雕塑、国画、书法的线条、结构、色彩与光影变化融为一体,题材上,她绣出了充满宏大叙事张力的“一带一路”主题创作《西出长安》《满载而归》、奥运主题作品《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2018年,姚建萍和团队为首届进博会定制的巨幅苏绣屏风《玉兰飘香》,累计绣制大约一亿两千万针,被摆放于主会场迎宾大厅。苏绣不再仅美于精细雅洁,也逐渐显示出磅礴的气势。
姚建萍的大女儿姚兰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从前,苏绣总是小小的作品,在和众多艺术品放在一起时,很容易被忽略,被人说雕虫小技。当苏绣在题材和尺幅上都有了大的突破,才有可能走进公共文化空间。”
而非遗本身既已称为“遗产”,也表明其工艺、技艺虽珍贵,却也远离了当下的生活。如果它们不能为传承人提供稳定的、有增长前景的收入,即便有政府的投入和保护,也很容易走向凋零。当苏绣传至姚兰这一代,与母亲姚建萍一心追求技艺的极致、从未将苏绣艺术进行商业转化不同,身为90后、对年轻人消费市场非常熟悉的姚兰,希望让传统手工艺更深层次地连接到当下生活。“苏绣传承了2000多年,不该只待在博物馆里,只有融入生活,才能真正‘活起来’。”
2018年初,姚兰与大学同学李文博、妹妹姚卓等人一起成立了新品牌“姚绣”。与“姚建萍刺绣艺术”的高端定位不同,“姚绣”主打年轻化、生活化,推出了手机壳、笔记本、卡包、首饰等产品,一副耳环的价格,最低仅售200多元人民币。2021年七夕,王者荣耀手游推出由姚建萍、姚兰母女参与设计的王昭君英雄新皮肤“乞巧织情”,上架第一天,销量就突破8位数,在线下,她们也用苏绣进行等比例还原,出品同款成衣。精致典雅的苏绣跳出了画框,走进年轻一代的日常生活。
苏绣在传承中的创新,是苏州“江南传统工艺传承振兴工程”中的一例。近些年,苏州的非遗保护管理法制体系日趋完善。2013年9月,苏州市出台《苏州市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为国内第一个颁布非遗保护条例的地级市。按照“江南文化”品牌塑造计划,苏州正在做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品牌,着力挖掘、萃取江南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擦亮“苏工苏作”金字招牌,构筑江南文化传承发展新优势。推动工艺美术产品表现手法、工艺载体、创作题材创新,促进工艺美术与新兴技术有机融合,完善设计研发、制作生产、销售推广等产业链条。支持工艺美术数字化资源库、鉴定评估体系和展示交易平台建设。
去年5月,苏州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推出“苏作馆”,汇集苏绣、缂丝、玉雕、核雕、苏扇等12个苏作门类,开发非遗的生产活力和续存生态。
为了引领江南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发展,苏州加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力度,扶持资助高层次工艺美术人才项目,通过推进“名师带徒” “名师工作室进校园”等措施,抓好工艺美术人才梯队建设,以多种方式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创意人才。
如今,苏州的昆曲、古琴、宋锦、缂丝等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苏绣、玉雕、江南丝竹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吸引年轻一代从业者。例如,自古就是“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的镇湖苏绣小镇2018年发布调查数据,小镇共有“80后”刺绣从业人员1397人、“90后”刺绣从业人员906人,占总从业人数25%左右。年轻人的加入不仅让传统工艺后继有人,也拉近了传统非遗与当代生活的距离。
曹雪芹说:“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他所说的是阊门。蒋堂说:“僧窗松竹冬忧茂,寺路烟霞画亦冥。”这是虎丘。而连接阊门与虎丘的,便是苏州名街“七里山塘”,至今已有近1180年历史。走在青石板路,总有悠悠唱腔从巷子深处也像从遥远的时间那头传来,每日午饭后,山塘街里大大小小的评弹书场、昆曲坊就准备开场了。
循着“咿咿呀呀”声走上一处“白墙黛瓦”的二层,苏州山塘评弹昆曲馆创办人、苏州职业大学副教授冷桂军正看着培训班里两个9~10岁的小学员练习唱段。冷桂军创办山塘评弹昆曲馆已有11年,作为苏州第一家民营剧团创办人,依靠文旅与商业市场独立运营一个传统戏曲小剧场并不容易,时不时就遭遇资金断流,被占场地,被排挤,剧团聚了散,散了又聚。开办初期最艰难的时候,每年山塘街接待40万游客,他们从门口经过,却几乎没有一个人走进来。直到近些年,小剧场演出市场逐渐成熟,苏州也着力打造“江南小剧场”项目,在观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冷桂军根据以往的市场经验打开舞台,将演员化妆、包头、贴片的全过程完全开放给观众,上座率越来越高,最高峰每天循环演出的总上座率达到200人次。
2021年5月,苏州公布首批33家“江南小剧场”名单,其中就有山塘评弹昆曲馆。冷桂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进入名单后,“评弹昆曲馆”得到了投资人和管理者的重视,现在馆舍正在进行装修整改,今后会有让观众更加舒适的硬件环境。“江南小剧场”官方公众号也对这些进入名单的小剧场进行宣传、引流,“江南小剧场”项目给予观众的购票补贴为这些小剧场增加了更多吸引力和人气。
坐在山塘评弹昆曲馆的台下,几步之遥的评弹演员一边介绍自己要唱的曲目一边笑呵呵地和观者闲谈,如果是双人,他们就一人拿三弦一人拿琵琶,伴着音乐你一言我一语,时而打趣,时而抖个“包袱”,用苏州方言将那些历史中金戈铁马、英雄豪杰的故事娓娓道来。观众席里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对友人说:“哎,这好像戏曲版脱口秀哦。”
在苏州,无论评弹还是昆曲,“小剧场”本就是它们古典的原生态。过去,它们从不像现在那样在大剧场里演出,评弹是30~50人坐在茶楼,听听书喝个茶。昆曲常在大户人家庭院、花园、厅堂里演,剧中的情节、人物与周围的环境、建筑融为一体。在某种程度上,小剧场就是苏州的特质和历史传承,这是生活与艺术无法分离的江南生活。
自2020年开始,“江南小剧场”每年推出演出季,除了“乡音演乡情”的评弹、昆曲剧目,也涵盖了脱口秀、戏剧、相声、舞蹈、京剧等更加多元的艺术形式。今年的“江南小剧场”夏秋演出季涵盖在“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雅韵江南”板块下,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邀请了鼓楼西剧场、北京中间剧场、杭州橙镜剧社、苏州嘻哈壹笑堂等全国各地的剧团到苏州演出。
如果今年7月恰好在苏州察院场站乘坐过地铁,人们会惊喜地发现“江南小剧场”居然走到轨道交通里去了。这正是“江南小剧场”给自己未来期许的一点理想——去街角、去商场、去地铁车站飞机场,在一切人们可能驻足的地方,有一方角落就演,让苏州成为“百剧之城”,城中的人转角就会遇到戏。
“小剧场是一个地方的戏剧乃至艺术文化生态的衡量标准,小剧场繁荣,这个地区的剧场艺术、戏剧文化等也就有了发展根基。”前来苏州参加活动的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乾武认为,中国的小剧场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可能就在苏州,小剧场艺术并不只是话剧,苏州有着非常好的曲艺资源,评弹、昆曲、滑稽戏等就是苏州最早的“江南小剧场’”,只要把艺术的土壤铺好,文化根基培好,“江南小剧场”总会迎来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文化根脉滋养着一方人,吴地文化考古自然成为苏州学者们的重要课题,他们正在不断追溯,何以江南?它又是如何发展变迁?如今,苏州已完成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环境整治与展示馆提档升级,从2021年起,对草鞋山遗址持续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今年6月,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南岸,1956年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从1972年首次考古发掘截至2021年,根据在草鞋山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墓葬239座、水稻田遗迹115块以及多处房址、文物,考古界判断,草鞋山遗址提供了十个不同层级的文化堆积,最上层属于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第二至第十层,清晰地呈现江南史前文化的“三叠层”,即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连续叠压。
“三叠层”是中国考古地层学奠基人梁思永提出的概念,梁思永在发掘时,采用自然堆积分层的方法,正确地把厚度不一、分别代表仰韶、龙山和殷墟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区分开,从而确立了三种文化的早晚顺序,这个方法是了解中国史前文化与历史文化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江南“三叠层”中没有断裂的联系性确立了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草鞋山遗址因此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1972~1973年,草鞋山遗址的考古发掘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是M198墓葬——一座典型的良渚文化墓葬。当时,墓葬露出时先发现一件玉琮,外方内圆,刻有兽面纹饰,这件玉琮被誉为“中华第一玉琮”,正是因为M198大墓中玉琮玉璧和陶器共出的发现,才确定了玉琮玉璧真正的年代,并进一步启发和促进了浙江考古工作者对良渚遗址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工作,成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探索长江下游江南文化的重要例证。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明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草鞋山遗址的发现推动了长江下游区域早期文化尤其良渚文化研究的深入,进而拉開了对良渚文化时期社会结构、宗教礼仪与文明进程研究的序幕。
而在“草鞋山”最早发现的人工灌溉系统古水稻田遗迹和葛纺织品实物、陶制纺轮、骨制梭形器,透露出草鞋山的先民在6000多年前,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开始了稻作农业,走向文明。孙明利认为,稻作是精细农业,稻作文化培育了江南人的品格,对人们的饮食喜好、生活习惯乃至道德价值体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更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冬君曾为中国国家的起源设想三个阶段:草鞋山文化或处于国家起源的小试阶段,良渚文化或为国家起源的中试阶段,而良渚文化在大迁徙中形成的良渚化世界,则是文化中国的形成与普及阶段。
今年入秋之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计划在草鞋山遗址继续发掘,他们要研究这片长三角地区历史发展的完整“地书”,考证史前江南地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思考那些稻谷是如何孕育了文明富饶的鱼米之乡,一件件简单的玉器、纺织品如何雕琢出后世美轮美奂的苏工苏作,它们又如何对江南文化的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草鞋山遗址探寻“江南文化”的源头。
而江南文化发展、流转到今天,从尚武到崇文、从重农到重商,不断吸收、融合、升华,在历史的颠沛中曾失去了一些独特的文化特质,但它又始终没有真的改变。苏州作家叶弥曾说:“苏州很奇怪,它的不消失的城市力量,有一部分保存在这个地方的不消失的东西上,就是人对幸福的追求特别的固执,苏州人把‘讲究’内化为自己精神上的、灵魂上的东西,这种东西它一直没有消失。”这也许正是这座城市在中国人心灵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诗意以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江南生活。这是先人留下的文化根脉,今天的苏州人,正试图从时间深处萃取出他们的精神根源,擦亮江南文化的力量,再次起笔,书画当下的“姑苏繁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