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仍有望是下半年中国经济的稳定器

2022-09-25钟正生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贡献率制造业疫情

钟正生

在疫情冲击、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下,今年二季度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需求收缩压力明显加大。尽管5月以来疫情冲击减缓,中国经济逐渐走出“至暗时刻”,但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需求环境依然较为严峻。

制造业生产的恢复是2020年推动中国走出疫情冲击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投资的亮眼表现对2021年至今的国内需求产生较强拉动。2022年以来,多重因素扰动下制造业生产增速放缓,投资增速却维持在较高位置。相比疫情发生后2020年至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6.6%的两年复合增速(疫情发生前的2018至2019年的复合增速为6.2%),2022年1~7月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下滑了3.9个百分点至2.7%。

而今年前7个月制造业投资高位运行,是国内需求的重要支撑点。1~7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9.9%,绝对水平仍处2017年以来较高位置,横向比较也是固定资产投资中表现最强的项目。前7个月中国的制造业投资呈现以下特征:建筑产业链相关行业对制造业投资的贡献率下滑;出口产业链相关行业对制造业投资的贡献率整体提升;汽车制造业表现亮眼,部分必选消费行业的投资贡献率有所提升。

总体上,1~7月,原材料板块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拖累最明显,其投资增速较快下滑,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撑减弱;下游消费行业的增加值增速与制造业整体同步下滑,其资本开支呈弱修复状态;中游制造行业生产增速也有放缓,但绝对水平依然是三大板块中最高的,对制造业投资的贡献率也还在高位。

展望下半年,预计中国制造业生产在基建托底、消费回暖的带动下,单月增速有望逐渐恢复至5%附近。在预期转弱、盈利偏弱的情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则面临一定的内生下行压力,预计制造业投资全年增速能够稳定在6%以上。具体看:

原材料板块在地产下行、但基建托底的背景下,生产有望企稳;但盈利下滑和预期转弱态势暂难扭转,投资或将继续收缩。子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受地产需求的影响相比基建更大,或将受拖累;化工品及有色金属加工行业或得益于出口的能源成本优势、汽车及新能源需求带动,相对表现更强。

中游制造板块同时受益于出口景气度高位、基建实物工作量逐步形成、汽车及新能源产业链较快增长,仅地产下行压力对其有小幅拖累。在需求因素共振的助推下,中游制造行业的生产增速或稳中有升,但其投资需求前期已较快释放,在预期偏弱下或难维持高位。子行业中:电气设备受新能源需求的支撑,仪器仪表行业对基建需求的变化更敏感,相对表现可能更强;金属制品前期在集装箱紧缺背景下需求旺盛,目前拉動因素趋弱叠加高基数的影响,相对表现或进一步趋弱。

不过,中游制造板块面临的隐忧在于外需收缩问题,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在四季度或年末滞后回落。随着欧美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纷纷快速收紧以对抗通胀,经济衰退可能是其难以回避的代价。若后续出口回落,将对制造业多个子行业,尤其是高资本支出行业的需求冲击较大。

下游消费板块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的缓慢恢复、海外出行需求对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存在支撑,生产或呈弱修复状态;因其资本开支近两年持续收缩,前期推延的投资需求或随生产的回暖逐步释放出来。子行业中:汽车制造业是相对亮点,但受地产拖累的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受粮食肉类涨价推升成本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受疫情防控需求拉动的医药制造业相对表现可能偏弱。

不过,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及实效显现,企业现金流有望迎来改善,预计有助于将制造业投资全年的增速稳定在6%以上。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在稳定企业投资信心、增强投资意愿的基础上:一是,财政政策留抵退税已完成2.1万亿元,假设制造业相关企业将其中的3000亿元用以投资,约可拉动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上行1.2个百分点。二是,货币政策支持制造业贷款,假设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合计投放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按照60%的支持比例、其中80%投向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撬动2600多亿元的增量资金,亦可助力制造业投资增速上行1.1个百分点。三是,直接融资方面,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预计带动上市制造业企业股权融资同比多增1200亿元;畅通债券融资渠道,以绿色债券、专精特新企业债券为抓手,带动制造业企业债券净融资转正,即同比少减300亿元。二者合计提供约1500亿元的增量资金,约可拉动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上行0.6个百分点。

此外,后续或进一步出台针对性的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对改善企业现金流,稳定制造业投资也将有益。

猜你喜欢

贡献率制造业疫情
战疫情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