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及节能减排措施

2022-09-25田蕊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羊舍肉羊规模化

田蕊

(山东省菏泽市畜牧工作站 山东菏泽 274000)

相对于其他品种,肉羊的肉质较高,营养丰富且生产效益较高,在整个动物养殖体系中占据着很大比重,尤其是近年来各类先进养殖技术以及管理方式的普及应用,使得肉羊养殖逐渐摆脱缺乏技术和管理的困境,通过肉羊养殖与生态相结合,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现代养羊业,符合现阶段高效、持续以及健康的发展理念,因此在规模化肉羊养殖过程中融入生态养殖理念,对于肉羊养殖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肉羊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分析

1.1 规范羊舍搭建

科学搭建肉羊羊舍能够为肉羊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能够降低各类疫病的发生几率,因此对于实现生态养殖具有重要作用。在羊舍选址过程中,应符合《畜牧法》有关要求,符合动物防疫条件,首先应当确保肉羊养殖场远离交通主干道以及村庄等人口稠密地区,且周边没有其他动物养殖场等,且为了确保生态养殖以及降低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要远离水源地等。为了达到生态养殖以及节能环保的目的,推广使用高床舍饲养殖技术以及发酵床养殖技术等,舍饲圈养能够有利于山林草场植被的恢复,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羊舍的搭建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羊场内严格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区、病羊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等5个功能区,生活管理区和生产辅助区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病羊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以防疫病传播,隔离区、生活区与饲养区之间应当设置200m 以上的安全距离,或修建围墙、绿化带隔离。养殖场出入口还应当设置消毒池以及紫外线消毒区域等,有经济条件的养殖人员可以设置专门的肉羊出售通道,通过减少外来车辆进入养殖场的可能,能够有效地规避各类疫病风险。其次,羊舍应当搭建在地势较高、向阳、通风干燥以及排灌条件优异的地区,羊舍排列和朝向一致,以东西长轴方向,坐北朝南或偏东10°左右的朝向排列,既可防冬季北风或西北风对舍内羊群的侵袭,又能使夏季南风均匀地吹入舍内,调节舍内小气候,同时还能减少太阳对羊舍正面的辐射。羊舍之间要保持8~10m 的距离,以保证场区环境冬暖夏凉。羊舍内设置专门的卫生工具管理区域,用于安放日常卫生管理用具。羊舍四周屋檐直下方设水沟,规格为深20~35cm,上宽30~35cm,下宽25cm,与粪污沟分道,不能交叉和共用,实现雨污分离。最后,高架羊床的搭建,目前羊床材质主要有木制、竹制、水泥预制和塑料四种,羊床架体包括安装架、防护杆、防护门和支撑柱,羊床离地面0.5~0.6m,羊床下设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包括底板、刮板、清理板和斜板,实现对粪便的机械清理,节省人力物力,降低舍饲成本。

1.2 确定适宜的养殖规模

规模化养殖并不意味着盲目地扩大养殖密度,现阶段养殖设施与养殖规模呈现出正比例趋势,在实现肉羊规模化养殖前,应当立足于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如环境特点以及肉羊的生产水平等,确保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不会加大环保压力。基层养殖人员的养殖数量以及养殖规模较小,为加快推进肉羊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科学地扩大养殖规模,一般情况下个体养殖的肉羊养殖数量应当控制在60 只以下,而小型养殖场中肉羊的养殖数量可以达到200 只左右,在肉羊功能构成当中,能够进行生产的母羊存量应当占据整个养殖场的1/4~1/3 之间,且在养殖过程中应当及时淘汰产能落后的母羊,积极引进本地区新培育和改良的母羊品种。

1.3 做好环境管理控制工作

恶劣的环境可造成肉羊的生产性能下降,饲养成本增加,也会诱发多种疾病,甚至造成羊只死亡,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发挥其最大生产潜力。在肉羊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推广过程中,为了确保养殖的生态性,应当尽可能地降低肉羊放牧以及排泄物对于环境的影响,在肉羊舍饲搭建环节转变传统的土地圈舍,推广使用高床舍饲圈养,养殖环境实现雨污分离,同时控制养殖密度,通常情况下产羔母羊的室内占地面积1.5~2.0m,种公羊4~6m,一岁成年母羊1.0~1.5m,6 月龄前育肥羔羊0.6~0.8m,防止肉羊养殖密度过大而导致排泄物清理不及时。优化羊舍内空气环境,减少肉羊应激,降低呼吸道疾病、减少兽医和饲料用药,提高肉羊产品品质和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同等条件下,高床羊舍与传统羊舍饲养环境试验对比,对气温、相对湿度、温度、氨气、CO五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床羊舍内氨气的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减少,高架的设计能有效地解决粪便清理和羊群转移、乱交乱配、草料污染等多种矛盾,为羊群提供了良好的圈舍环境,高床羊舍舍内空气环境优于传统羊舍空气环境。

1.4 构建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

肉羊养殖需要应对来自于各种疫病的压力,因此在规模化高效生态肉羊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在养殖场内建立起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制度。首先,基层兽医人员应当加大对于流行性疾病的监测力度,掌握各类流行病的发病规律,并督促养殖人员做好疫病防范工作;其次,对于基层养殖户而言,若规模化养殖场出现烈性流行性疾病时,疫病则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至整个养殖场,因此养殖人员要从日常的养殖管理入手,提升对于各类疫病的防控能力,如做好肉羊春秋两季重大流行性疾病的接种免疫工作等。在肉羊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与卫生管理存在密切联系,基于此,养殖人员应当健全养殖场内的卫生管理工作,每天清理肉羊排出的污水粪便,针对当地疫病发生规律制定场舍消毒制度,疫病出现期间严禁从外地引种;最后,养殖人员还要做好对于饲料的管理,科学选择与存储饲料,严禁使用三无产品、发霉变质以及过期的饲料进行喂养,通过科学搭配喂养日粮能够提升肉羊的自身免疫能力,有效抵御感冒等流行病,从而减少后期治疗中兽药的使用。

2 肉羊养殖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2.1 肉羊养殖主要污染物分析

包括肉羊在内的众多养殖产业中,其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水和废弃物两种。肉羊养殖中的污染物主要是羊粪、尿、病死羊、垫料、残余疫苗、一次性器械和生活污水等,为降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危害,推广羊-沼气-粮食、羊-沼气-林果、羊-沼气-蔬菜等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养殖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资源,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高效利用,还能减少养殖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提高畜产品质量,促进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肉羊养殖过程中废水来源主要是尿液和养殖废水,包括清洗羊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废水。饮用水槽设置不合理,也是产生养殖废水原因之一,既要保证羊饮水方便、便于清洗,且不易被拱翻,还要考虑到防止羊粪掉入。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应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害化处理后尽量充分还田,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养殖场与农田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污水输送网络,严格控制废水输送沿途的弃撒和跑冒滴漏,实现废水的再利用。其次,肉羊养殖中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铺设草垫、未经利用的饲料以及肉羊散落的毛发等固体废物。这些废物中往往带有大量的病原体等,如牛羊布病病原体就可以借助各类生产资料进行传播。羊粪中含有大量未被机体消化吸收的有机质及N、P、K 等元素,是制作有机肥的优质原料。羊粪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可转化为有机肥、饲料、沼气及食用菌基质等物质,这也是对羊粪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所以,肉羊养殖在未来养殖过程中必须以节能减排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对于各类污染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及污染物有效利用与全面处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学的防治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2.2 肉羊养殖节能减排方式

1)在肉羊养殖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借助干清粪工艺实现节能减排。合理设置饮水器具,减少养殖废水的产生。场内安装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水沉淀池,处理后充分还田,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2)在规模化肉羊养殖场推荐应用废弃物集中处理技术,常见技术包括“厌氧发酵-好氧堆肥工艺”以及“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借助此种技术能够产生沼气等清洁能源,同时能够制作出高肥效、高附加价值的有机肥料等。

3)中小型肉羊养殖场可以使用“生物发酵技术”将污染物制作为有机肥,此外也可以使用厌氧技术制作沼气,以做到产用平衡。

3 结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与生态化养殖是未来肉羊养殖的主流趋势,且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高质量肉羊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养殖人员要转变传统认知,在养殖中融合标准化的养殖模式,进而确保肉羊养殖朝着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羊舍肉羊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阿尔梅勒羊舍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