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下高校体育俱乐部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优化
2022-09-24张学少吴小丽
张学少,吴小丽
前言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下发的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鼓励学校按照非营利性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1]。其次,新时代下的核心素养是构成学生作为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以非营利性为目的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已逐渐得到发展,形成一种较为规范的运动健身群体,成为多处高校中课外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其核心素养,同时还对体育活动和体育事业的有效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补充作用。然而,高校体育俱乐部对于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与局限[2-3],仍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发展需要[4-14]。因此,为了能满足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当代发展需求,学习借鉴各大院校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先进经验,以寻求最优解,对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政策背景
1.1 建设高质教育体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发展成为强国的必然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颁布的文件明确了高质量体系的建设。其高质量的建设不仅能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更能体现公平、效率、安全、可靠、丰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中国教育战略性任务[15]。
1.2 实现高教内涵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高校对内部要素进行优化和配置为主要方式。即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全面发展,联合发展目的与方式相对统一,实现外延与内涵的有效衔接,达成质量与结构和规模与效益的整体提升,使其成为既协调,又公平、且均衡与优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教育部明晰要实现内涵式发展,为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亮出了一盏“明灯”。
1.3 深化教育改革机制
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在于培养人才质量。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合理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中明晰要系统地推进育人方式等的改革机制,其须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能够早日实现我国伟大的民族复兴。
1.4 推动学生就业质量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关乎着我国社会稳定、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虽然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了历史性新高,进入到了普及化阶段,但是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了重点关注的焦点。因此,就业成为了最大的民生问题,在国务院下达《“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文件下,指出拓宽、强化,推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领。
1.5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生的身心健康亟需要身心健康发展。从纵向看,从1985年开始我国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蔓延至今;从横向看,日本学生在所有“动能”指标上均优于中国学生[16]。因此,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件下,明确了未来的几十年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17]。
2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培养人才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具备生具有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基本内涵。针对现阶段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新的研究内容,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学者指出高校体育俱乐部实行健身育人、对学生的自我成长管理具有先进性,但是俱乐部的活动时间缺乏与高校课堂时间有效链接,指导老师整体素质与当下教改所需不符,认为制定合理的实体化管理模式为重中之重。有学者指出虽然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师的数量足够,但是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却不高,提出了俱乐部实行实体化运作,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解决了以上存在的不足,但是经费问题仍然存在。经费来源问题几乎大部分体育俱乐部存在的通病,因此有学提出“一体化思路”,将高校体育俱乐部应与课外社团相结合,以保证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人才质量成为遗留问题。有指导老师针对以上问题,对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地进行了教学实践培养,但是并未整理成教学理论。每位学者的观点与探讨众说纷纭,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三点[18-42]:
2.1 总体框架层面
高校体育俱乐部培育基本内涵未及全面。许多高校仅仅是做到了单方面或双方面、无法将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内涵实施到位。如西安欧亚学院“全人教育”体育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涵盖较为全面,增加了体育精神、体育礼仪、运动损伤等文化类的内容。提升了学生的个人能力、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对体育课程满意度也到提高,成功地将体育课程功能达到最大化,但是对于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科学精神等方面而言,相对来说后劲不足。
2.2 机制保障层面
高校体育俱乐部缺乏管理周全的机制变革。传统教师仍以在学术生态环境中重理论轻实践,指导教师缺乏对俱乐部的整体规划、管理组织等能力。如学生与教师关系出现隔阂、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相关能力还是具有欠缺、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以致于不能保证每个学生能参与到比赛当中、未能指导学生自主能学能力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及建设团队梯度,造成师资教学负担沉重等。
2.3 实际操作层面
高校体育俱乐部欠缺系统有效培养模式支撑。高校体育俱乐部以依托平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现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主要因为存在部分高校至今仍对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和界定模糊概念,导致高校内体育资源尚未能被充分利用,提出了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
3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理念、制度设计、创新举措
3.1 培养理念与内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推进教育高质量与内涵式发展、教师教学能力与教育课程改革,S高校体育俱乐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迅捷行动,经田野、文献等方法的调查,及时调整教学改革,通过设计和论证,出台了高等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业、获奖方面与学校的升学、就业、创业方面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高校体育俱乐部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一二三四”的文思建构。在核心素养的基础内涵搭建下,以高校体育俱乐部为依托平台,一个目标,即培养既具有专项运动技能、又集教学、训练、应用、组织、科研、创新等能力的高校人才。二个发展,即健全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和现代化的最新趋势要求。三个结合,即坚持培养活动与核心素养相结合,重视各个专业与体育行业之间的新发展、新动态相结合,着重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和技能相辅相成。四个支点,构建四个机制{即宣传(传播)、运行(管理)、动力(激励)、约束(调节)},全方位、系统化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上述相关理念的指导下,构筑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五个层次、每层次有若干个要素组成“四位一体”。其中,五个层次是指该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目标、过程、机制、优势和成果五个层次(如图1所示)。
图1 高等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3.2 人才培养模式制度设计
1)宣传(传播)机制
错峰招选。首先,招生时间选定在第一学期末,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因一时兴起与跟风行为的盲从选择;内生动力。其次,将有关于该体育俱乐部的资料(章程制度、获奖情况、发展历程、选拔内容等)放置于该体育俱乐部公众号和校园宣传栏进行展示,在学生自行了解后,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最后,在进行三轮严格的人才选拔下,增加了学生的双倍“成本”消耗,使学生不会轻易退出其体育俱乐部几率增大,人才培养成功率也因此提高。
2)运行(管理)机制
(1)队伍部门建设。体育俱乐部的职能部门设有大队长和副队长2名(男女生各一名)、秘书部部长1名、财务部部长1名、技术部部长1名、宣传部部长1名、技术部部长1名、外联部部长1名,摄影部部长1名。指导教师须具备知人善任的能力,即用人所长,因才施用,对俱乐部内每一位学生才能将其最大限度发挥,施展才能。如:对于有威慑力、言行有魄力,处事果断的学生可担任大队长,另外擅于观察、与人相处和谐的学生亦可担任大队长,做到刚柔并济;对于财务的账单明细,报销等问题,可任职于会计、财务专业或处事缜密的学生担任财务部部长;对于记录体育俱乐部的相关赛事活动,可任职于摄影专业或具有摄影爱好的学生;对于体育竞赛或体育项目活动的节目编排时,可任职于想象力丰富、运动技能水平高,具有编排舞蹈经历的学生作为技术部部长;人才的选用需要指导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最大限度将学生的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2)教学目标培育过程。
一年级以身体素质能力为主。通过早晚训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协调等能力为主。以体育俱乐部为依托平台,建构培养综合能力之“体”。高校体育俱乐部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不仅提供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平台,而且还学习了运动技能,跨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育运动项目目前在高校中蓬勃发展,在学生一年级时培养身体素质能力,为二年级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奠定基础,此乃核心素养之“土”。
二年级以训练与应用能力为主。通过高年级学生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指导学生体育运动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实践于各类体育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的训练与应用能力,建构综合能力之“力”。高校体育俱乐部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学生通过指导教师在课上教学授予的运动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后,课下及时实践应用于各类体育赛事与体育项目活动是教学成效见效的最快途径。可见,运动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对培养综合人才的基础性作用是重中之重,此乃核心素养之“金”。因此,不论是运动技能或是专业理论教学需要不断地总结、及时地修订、反复地完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
三年级以教学与组织能力为主。通过教师培训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实践教学经验;同时举办体育运动项目赛事并由学生操办管理全程,培养学生的教学与组织能力。多种能力交叉融合,构建综合能力之“敏”。每一次体育赛事的举办,是学生都必须具有多方面能力且掌握的基础上方可完成,而每一次体育赛事的高质量竣工,也一定是学生多种综合能力的融合,是综合能力的集成体现,此乃核心素养之“水”。因此,体育俱乐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须注重多种能力的交叉融合,在学生实践于各类活动或竞赛的过程中,应多进行处于不同部门、不同角色的扮演。
四年级以科研与创新能力为主。不断发现教学问题,构建综合能力之“智”。以学生教学问题或学生本专业的问题为导向,通过以“理论指导实践”概念以启蒙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对科研有兴趣且有升学意向的学生,针对性地展开科研座谈会;同时鼓励学生以本专业为基础,试结合体育运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开展交叉学科的创新,都将为学生本科专业行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变革的可能性,此乃核心素养之“木”。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注重结合体育与学生的本科专业相结合,运用最新的技术、理念等方法解决新问题。
(3)梯队建设。即指导老师通过指导高校体育俱乐部第一届学生后,第一届学生升为高年级学生,继而由高年级学生指导下一届学生。通过梯队建设,既保障了俱乐部的发展,又使俱乐部的队长和干部及精英队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俱乐部因学生人数繁多,而教师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指导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工作量大的现象。
湖北省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武汉、十堰-襄阳-随州、荆州-荆门-宜昌汽车零部件产业,推动这些地区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聚集区。目前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武汉市为中心,形成了武汉、襄阳、十堰、随州四大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宜昌、荆州、荆门、黄石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从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4)账务明细。俱乐部成员每学期缴纳会费。财务部对采购和保管物资(表演、比赛时所需的化妆用具、服装等)、外聘教师课时费(结算、收集)、收集和保管部费、体育俱乐部日常报销(训练时饮用水)。财务部部长将每次的财务账单明细公开,大力进行廉政建设,应勤于职守。有效打消了俱乐部学生对费用的疑虑、心隙、芥蒂等。
3)动力(激励)机制
(1)学生思想建设。思想教育引导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隐形“技术”的关键点所在。概括为顺道,明德。所谓顺道,顺从道义,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正式加以引导,是治理学生最高指导原则,也是中国管理思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首先,通过“五德”培育。以德服人,培育学生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即仁德,即对世间万物都要有仁爱之心,仁者爱人;义德,做事要讲道义,必要时舍生取义;礼德,即讲求礼义廉耻,尊师重道;智德,即修炼个人的智慧,领悟待人处事的真谛;信德,即注重诚信为本,以守信为荣,言出必行,不能言而无信。其次,追求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统一。俱乐部的短期利益要服务并服从于俱乐部的长期利益。引导学生追求长期利益,目光放长远,投资自己。如若眼光狭隘,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学生与俱乐部将失去未来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2)团队文化建设。强调树立良好的俱乐部文化,统一学生意志,规范学生行为,充分发挥俱乐部文化的规范作用、追求制度约束与内部和谐的统一。首先,厚风俗,孝悌。提倡建立一个长幼有序、尊长爱幼、亲善和睦、相互周恤、简朴淳厚的高校体育俱乐部风气。如每年举行冬至晚会,学生一起煮汤圆和为开考在即的师兄姐拍摄考研祝福投递温暖,可以使学生团结,增强导向作用和凝聚团魂作用;其次,以礼尚和。在高校体育俱乐部团队文化建设中,一,要强化以人为中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二,要做到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三要注重个性发展。
4)约束(调节)机制
章程是保障俱乐部是实现法治的基本保障。为了俱乐部的平稳运行,必须时刻强调俱乐部章程,明确且严格界定章程内容,使学生有所遵循、有章可依,并且在章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在俱乐部禁止的相关条例必须要严格查处,体现公平以保障俱乐部平稳运行。俱乐部的禁行令相关制度规定如表1所示。
表1 俱乐部章程
章程制度既起管理作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保障培养系统正常运行,也起约束和考核作用,监督培养过程,严把人才质量关口。此外,为了使学生有自律自强的精神,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高校体育俱乐部学生每月需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是加强学生自我学习,懂得科学合理的分配时间,充实时间。另一方面,在保证学业学习的同时也学到了一技之长,增强了自身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该模式实践教学研究中,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学生本专业课程修习成绩不仅无挂科,更有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
3.3 创新举措
1)学习平台
2)领导艺术
其次,领导艺术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在现代社会的管理中,领导者过于谦和让人感觉怯懦,过于威严让人难以亲近。因此,刚柔相济的领导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指导老师不仅有备刚的心理素质,善用刚性的工作方法。坚决果敢地处理问题,以保证命令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还要具备柔性的心理素质,善于运用柔性的工作方法。亦可作为良师益友,对待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学生,既是有益的老师的身份,也可以是知心的朋友,与生同享欢乐,课余时间与学生团建。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地爱护学生,视学生如亲,拉近距离,深入了解学生的忧虑,实现有效沟通,做到了刚柔相济。
3)五育并举
再次,高校体育俱乐部充分落实学生的五育状况。高校体育俱乐部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技能的指导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体育得到了充实地锻炼,而且在体育运动技能课中也充分地促进了学生美育的发展,并且通过体育运动技能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夯实学生的劳育;在大三至大四年级对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使科研与创新能力也相应地得到启蒙,从而促进学生智育的开发;在学生思想建设中对学生的思想建设的包含了德育的教育更是从贯穿了大一至大四年级。
4)文技并重
从次,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兼顾着文化成绩。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章程相关制度明确规定学业成绩与训练资格挂钩,存在挂科情况劝停止训练,直至文化课学习提升才能参与训练。
5)学生发展
同时,指导老师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将俱乐部目标和学生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引导,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使得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得到提升。例如鼓励和引导具有创业想法和能力的学生在事业上创业成功;鼓励具有科研能力的学生进行升学考试。
6)学习成本
另外,以众筹形式压缩学习成本。假设一体育俱乐部指导教师是该体育运动项目专业出身,技能水平可以达到专业甚至职业级别,可以忽略聘请指导教师授课的资金成本。假设二体育俱乐部指导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达不到高水平,可以在学生达到中上级水平之后,以众筹形式外聘高技能水平指导教师任教,不仅解决了对指导教师需要具有高水平技能要求的师资问题,更是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7)场地器材
最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训练时间交错展开。为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程的正常运行,体育俱乐部每一届学生在每周错开进行2次体能早训,2次技能晚训,解决了因为训练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并且在学期末结束前组织校内短期寒暑假集训,在高强度、高密度的集训下,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4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育人成效
4.1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历史责任和使命。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库, 通过在新教改下以一套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大学生更快、更准、更好地使其融入社会的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无缝对接。使其具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要求。
4.2 学生升学率提升
该模式从2013年实践至今,高校体育俱乐部已成功地培养了51名跨专业升学成功,学术遍及在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各大高等院校。
4.3 学生就业率提升
该模式从2013年实践至今,对于高校体育俱乐部已毕业的本科生在就业问题上无出现就业问题,且进入用人单位后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得到该用人单位的极度认同。
4.4 学生创业率提升
该模式从2013年实践至今,对于高校体育俱乐部已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目前开设教育培训机构人数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多位学生开启多个培育机构校区。
4.5 学生获奖率提高
据统计,参加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学生赛事活动和获奖数量在同类高校中排在前列。该模式经实践已获得国家级奖项117项、省级奖项126项,市级奖项41项。同时在文技并重的举措下,学生本专业课程修习成绩不仅无挂科,更有荣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
5 结语
高等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成效显著。首先,从宣传(传播)机制、运动(管理)机制、动力(激励)机制、约束(调节)机制四个机制点,各机制层面之间功能与作用又互为影响着彼此,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得到增强。其次,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库, 通过推行该模式培养高校人才,能够更快、更准、更好地使其融入社会的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无缝对接。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培养高校人才方面主要承担了两个使命, 一是注重为社会的生产服务而培养人才;二是注重社会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培养与生产、科研建立起广泛紧密的联系。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从“一无所有”到“从锻炼身体素质到参加体育竞赛,从参加体育项目活动到组织赛事活动,从实践社会教学到钻研学术探讨”逐步突破。参加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学生覆盖面和赛事活动获奖数量在同类高校中排在前列,据统计,该模式从2013年实践至今(疫情期间无参与比赛)已获得国家级奖项117项、省级奖项126项,市级奖项41项。同时在文技并重的举措下,学生本专业课程修习成绩不仅无挂科,更有荣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已成功地培养了50余名升学成功,学生遍及在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各大高等院校;在用人单位上,不仅能够迅速适应、学习与动手能力强,并且在团体活动上等方面都广受高度赞赏。再次,提供了丰富的适用性强的交叉教学案例。体育专业和不同专业建设分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以体育运动为依托,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交叉成果,如设计专业的学生以体育运动项目赛服为毕业设计,外语专业的学生往体育英语翻译方向继续深造,工商类专业的学生创业了体育教育培训机构等。最后,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方面同学生一并得到显著提升。一方面,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了五育并举,另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并积累了丰富的指导经验,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的不足,以及体育、教育行业热点问题缺口,弥补了现有研究不足,给予了课题研究的新思路,拓宽了范围与视角,科研能力得到一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