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24届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1500m滑行节奏分析

2022-09-24李梦浩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排位名次显著性

李梦浩,冯 越

前言

短道速滑在1992年第16届冬奥会上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短道速滑的成绩被一次一次的刷新。如今的短道速滑赛事竞争愈来愈激烈,短道速滑1500m是运用战术时机最多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同等体能下,战术运用得当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1]。本研究通过对第24届冬奥会上男子短道速滑1500m运动学表现进行分析,探索优秀运动员滑行特点,为我国短道速滑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第24届冬奥会上男子短道速滑1500m项目中的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研究结果准确性,剔除掉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样本,有效样本为53个(图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检索“短道速滑、滑行节奏、排位、战术”等关键词,并通过国际滑联等查询相关数据。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4.0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图表的制作。选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滑行时间与比赛阶段、最终排位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第1名与其他名次的单圈用时差异。若P<0.01,代表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如果P值<0.05,则代表有显著性差异。利用kendall秩相关系数法,对运动员开始排名、各圈排名和最后排名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若r<0.50代表具有较小关系或没有相关,若0.50≤r<0.70代表具有中等强度相关性,r≥0.70代表具有较高相关性。对第一名各圈排位概率的数值进行了描述性计算。

图1 数据遴选与统计过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时间及单圈用时研究结果

对第24届北京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1500m比赛中运动员总时间及各单圈用时与最终排位、比赛阶段两个类型之间关系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交互作用中各单圈用时与总时间和比赛阶段存在显著性,各单圈用时与总时间和最终排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圈用时与比赛阶段和最终排名进行模型的构建。(如表1和图2)

表1 1500m比赛总时间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现阶段1500m比赛中男子总用时约133.81s。总时间与比赛阶段经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表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统计结果显示A组决赛总用时最少(129.46s),B组决赛总用时最长(138.30s)。总时间与最终排名经过分析表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通过图2可知,第12圈圈时间最短,滑行速度最快,滑行过程中的圈时间的整体趋势为先逐渐降低再慢慢升高。在比赛各阶段中最后4圈的竞争最为激烈,各圈中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排名的圈用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对第1名与其他名次的圈用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第1名与第6名在第13圈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第1名在第6、13、14圈时比其他名次圈时间用时都短,滑行速度都快。

2.2 排位研究结果

通过对1500m运动员开始排位以及各单圈排位与最后名次进行kendall秩相关系数法分析,通过图3我们可以发现,运动员在前8圈的排位成绩与最后排名之间的关联性较小(r<0.50),第9、10、11圈排位与最终名次表现出中等强度相关性(0.50≤r<0.70),在最后3圈则表现出高度相关性(r≥0.70)。

图2 各类型与圈时间的多元方差分析

排位相关性从第1圈至第3圈显示逐渐下降,在第2圈和第3圈出现了负相关,在第3圈至最后一圈排位相关性显示逐渐升高。对男子短道速滑1500m每场比赛中第1名的各圈排名进行概率统计。通过表3可以看出,除第一圈的滑行轨迹为半圈,第1名在出发之后圈位次处于第一的概率为先下降再上升,从第4圈开始显示不断上升,54.54%的第1名在第10圈时圈位次处于第一,72.72%的第1名在第12圈时圈位次处于第一,90.90%第1名在倒数第2圈时圈位次处于第一位。第8圈以后所有的第1名圈名次处于前4名,第11圈以后所有的第1名圈名次处于前3名。

图3 各圈排位与名次相关性

表2 男子第一名与其他名次运动员的单圈用时差统计表

表3 短道速滑1500m比赛中男子第一名的排位概率统计(n=11)(单位:%)

3 分析与讨论

研究认为在短道速滑1500m比赛当中,运动员的初始位置与最后的名次没有太大的关系,战术定位分析通常是用于比赛的后半程,前人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比赛前期主要以保持现有的滑行速度来充分节省体能,在比赛的后期通过速度的变换以及技能的合理运用来超越对手[2-4]。

从运动员滑行的圈时间来看,总时间与比赛阶段在统计学上差异非常显著,表现为不同比赛阶段的运动员水平差异明显,滑行的总时间与最终排名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排名在各圈用时显示第13圈有差异性,说明了运动员在各圈水平相差不大,也同时反映出短道速滑赛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通过分析各圈用时可以看出,运动员前半程的滑行时间要高于后半程的滑行用时,原因在于运动员在比赛前期采用较多的为交替领滑技术,跟随滑行为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和后程的有效发挥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同时对运动员后程速度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比赛的后期才是决定最终排位的关键,从第8圈开始至第12圈圈速度逐渐加快,倒数第三圈时圈速度达到最快为8.93s,此时各圈排位的名次伴随着比赛的进行相关性逐渐增加。但运动员在最后两圈圈时间略有上升,可能是因为运动员体能消耗和肌肉疲劳有关。我国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加强无氧糖酵解功能训练,提高对乳酸的耐受能力,对体能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大程度发挥冲刺阶段水平[6-7]。

通过分析不同比赛阶段各圈用时与总时间可以看出,在总时间上A组决赛<半决赛<1/4决赛

通过分析不同排名运动员的各圈用时可以看出,除了第13圈显示有差异性(P<0.05),其余圈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不同名次运动员圈时间相差不大,在体能与技术相当的基础上,把握好滑行的节奏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在训练过程中要提高对与滑行节奏的掌控。

通过分析第1名与其他名次运动员的单圈用时差异可以看出,第1名在第6圈和最后2圈滑行时间少于其他名次运动员每圈快约0.02~0.53s表(2),在第13圈时第1名与第6名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从排位来看,运动员在出发后前3圈排位相关性逐渐降低,之后的排位相关性逐渐增加,研究发现前期的排位对与最终排位结果影响较小,排位相关性有时还会出现负相关现象,原因在于1500m前期跟随滑跑可以减少23%的空气阻力[8],比赛的前期将自己置于对手后面可能是有利的,从而降低心率、减少乳酸的产生,以节省机体能量消耗,进而能将更多的能源用于比赛最后阶段的加速[5]。运动员第1名在前5圈大多都位于中间位置,从第5圈开始处于第一名的概率开始增加,从第9圈开始第一名都位于圈排位的前四名,在比赛的最后阶段,除非运动员位于前三名,否则很难超越对手获得冠军[8],男子第一名在第12圈获得冠军的概率为72.72%,位于第三名获得冠军的概率为18.18%,第13圈排位第3名获得冠军的概率为9.09%,运动员如果将体能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最后冲刺阶段还是有可能完成超越[9]。

综上所述,在短道速滑1500m滑行中,运动员会根据不同的竞赛阶段选择最合理可行的战术形式;竞赛的不同阶段影响运动员的个人努力程度;运动员在比赛前半程基本都采用跟随式滑行技术,第一名通常位于中间的位置,后半程体现出运动员之间体能与技战术的高度较量,是决定最终名次的关键;体能的合理分配在滑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比赛的后期体能是超越对手和保持领先的关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运动员在滑行的总时间表现为A组决赛<半决赛<1/4决赛

2.第九圈至11圈排位相关性显示出中度强度相关,最后3圈表现出高度相关。第1名在最后三圈排位都处于前三名,在第12圈和13圈第3名获得冠军的概率分别为18.18%和9.09%。

4.2 建议

1.在短道速滑1500m比赛中,运动员前期要时刻关注场上排位变化情况,采用跟随滑行技术,从第九圈开始要冲刺排位的前三名,这样最后获得冠军的概率较大。

2.要加强我国运动员体能的训练,尤其是后半程冲刺能力,提高乳酸耐受和无氧糖酵解能力,注意把握节奏转换时机,做到体能的合理分配。

猜你喜欢

排位名次显著性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短道速滑世界杯1 500米滑行节奏分析
排名次
短道速滑世界杯1500米滑行节奏分析
最新Q8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康康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