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人民币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场景
2022-09-24兴胜利何平顾杨青
文 兴胜利 何平 顾杨青
一、前言
作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自2014年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研究,2020年1月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测试等工作,并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新区以及冬奥场景开展先行试点,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
数字人民币的基本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相同,即支付与结算;同时,数字人民币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具有支付即结算、零费率、可加载智能合约等技术优势,与实物人民币和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相比,数字人民币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更准确,成本更低。电力企业在电费结算等业务领域长期面临结算周期长、资金周转效率低、第三方结算通道费用高等问题,数字人民币的出现,为电力企业创新业务模式、实现提质增效提供了新契机。电力企业可以根据数字人民币的技术特点,结合自身核心业务,对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进行创新探索,并与数字人民币试点同步推进建设。
二、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特点
(一)数字人民币的基本特点
数字人民币本质上是数字化的人民币。从价值属性看,数字人民币本身具有价值,与现钞类似。传统的电子支付工具则是一种第三方支付工具,其自身并不具有价值,必须以商业银行账户存款为基础。
从发行方式看,数字人民币的投放采用与纸币相同的“央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即“双层运营体系”,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层是商业银行对公众。央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商业银行则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
从支付角度看,数字人民币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但不必依赖用户的商业银行账户。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时,不需要绑定实名账户验证持有者身份,只须验证数字人民币本身的价值。传统电子支付工具采用的是“紧耦合”模式,在转移、流通过程中必须依赖账户,进行支付时必须对交易者的账户信息进行验证。
同时,为了满足反洗钱的要求,数字人民币钱包采用分级和限额安排。级别较低的钱包只能进行小额支付,需要进行大额交易时,则必须进行身份认证、账户绑定等操作,以获取相应的权限。
(二)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特点
作为法定货币的数字人民币和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加密数字货币都采用了智能合约技术,但在性质上存在本质区别。数字人民币的“中心化”和双层运营,使其具有高安全性、可加载性和可拓展性等特点。
1.高安全性:由央行国家信用背书的数字人民币的中心化管理和双层运营模式在风险管理方面有高度要求,通过综合利用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安全加密存储等技术,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能够满足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并发性和业务连续性要求,在智能合约的设计和应用上也更为严谨和周密,能够为合约的执行提供高度安全可靠的支撑与保障。
2.可加载性:为满足普适性要求,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并未直接捆绑智能合约,但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类似数字凭证,与数字人民币配合使用。加载的智能合约可以约定交易各方必须满足的条件,符合条件的自动放行,调出对应额度的数字人民币支付;不符合条件的则先自动冻结,由交易双方相互协商解决,以避免损失。
3.可拓展性:数字人民币和指定运营机构的电子账户资金具有通用性,商业银行在全面持续遵守合规及风险监管要求,并获得央行认可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参与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支付产品设计创新、系统开发、场景拓展、市场推广、业务处理及运维等服务,并承担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务,负责零售环节管理,实现数字人民币安全高效运行。
同时,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也具备规则明确、高效实时、准确可信、可溯验证和低成本等传统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优点,从而为数字人民币带来不可重复花费、不可非法复制伪造、交易不可篡改及抗抵赖等特性,使得数字人民币在全生命周期安全、合规和风险可控前提下,能够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依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以此促进业务模式创新。
三、电力企业数字人民币应用思路及场景
(一)电力企业数字人民币应用思路
电力企业在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及其智能合约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契合支付结算相关业务,以信息流支撑为手段,以业务流融合为主线,以资金流可控为目标,设计差异化、实用化的应用场景,并进行必要的软硬件设备与系统改造,落实场景应用,推动支付结算业务与数字人民币共融共生,促进数字人民币电力应用新生态不断成熟发展,构建形成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数字人民币电力消费新体系,助力电力企业提质增效,促进社会资金流转质效提升。
(二)电力企业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根据电力企业在引进数字人民币和智能合约技术时,对所涉及的支付结算业务流程和系统的升级要求,可以从简单到复杂,由易而难,将数字人民币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场景分为基本应用、高级应用和创新应用三类。
1.基本应用场景:基本应用场景是指可以借助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提供的技术条件(如开立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无须改变现有业务流程或仅须对业务系统进行较为简单的升级改造(如在线上APP或线下缴费终端增设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模块)即可实现的场景。此类应用场景实质上是以数字人民币替代传统的实物人民币或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或将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结算的一个新选项,业务流程与机制本身并不需要进行大幅度改变。
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网上国网”开通的数字人民币缴付电费,以及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业务的电力企业在营业厅增设的数字人民币扫描支付等即属于此类应用场景。
2.高级应用场景:高级应用场景是指以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特点为基础,结合业务流程优化和软硬件升级改造方能实现的应用场景。此类场景不仅将数字人民币用于替代传统的实物人民币或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还通过业务流程优化、软硬件升级改造,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优势,对原有业务进行较大幅度的优化、改进和升级,建立更加高效的业务模式。此类应用本质上是利用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对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够为用户提供有质的飞跃的业务体验,为电力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业务运营模式转变,促进资金周转效率提升。
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面向短周期灵活便捷用电需求,正在试点开展的电费日内实时结算、电动汽车充电无感支付等,即属于此类应用场景。其中,电费日内实时结算是利用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结合智能计量箱等软硬件改造建立的电费结算新模式,可以将电费结算周期从传统的一个月压缩到“T+1”甚至“T+0”;电动汽车充电无感支付是利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及智能合约技术建立的车—桩智能物联交易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无感支付,还有助于打破不同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商之间的支付壁垒,并为地下车库无网弱网环境下电动汽车充电创造条件。
3.创新应用场景:创新应用场景是指进一步挖掘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潜力,以“数字人民币+”赋能和促进业务创新,形成基于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的新产品新业务。例如,在利用大数据对供应链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基础上,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开发以数字人民币为融资资金的电力供应链金融产品,就是一个典型的创新应用场景。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电力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以实现资金“随用随贷”快速发放、到期本息自动偿还,不仅能够为电力企业拓展新业务新产品,还可以解决电力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助于供应链企业改善现金流,缓解资金周转压力,推动电力产业链整体健康发展。
(三)电力企业数字人民币应用策略
电力企业在推进数字人民币在支付结算相关业务领域应用时,需要结合企业管理数字化、核心业务数字化等转型升级要求,根据基本应用、高级应用和创新应用三类场景的复杂程度、内外部条件要求和建设需求,推进结算接口、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等改造升级,为数字人民币有序融入电力企业核心业务,促进传统业务升级和新业务发展夯实基础。
同时,电力企业还有必要以数字人民币交易业务大数据为基础,构建业务状态分析预警和交易风险识别预警模型,建立数字人民币业务监测分析及预警平台,对数字人民币业务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数字人民币业务交易风险进行智能评估,对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及时发出异动预警和警示,以此保障数字人民币资金安全和业务高效顺畅运行。
四、结语
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数字货币,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以及与实物人民币相同的支付结算基本功能。数字人民币可加载智能合约、可控匿名、高安全性的技术特点,则使其具有比实物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工具更优越的性能。据央行统计,截至2022年5月31日,数字人民币在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已累计完成约2.64亿笔交易,金额约830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已达到456.7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始为社会公众所熟悉。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说明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及应用需要可靠性,需要经过反复的内测和小规模的试点,再扩展到更多场景和更大区域。数字人民币要实现“一币走天下”的全场景应用目标,需要由简到难,由小规模到大规模,逐步试点推广。长远来看,作为我国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将是全场景的,在任何使用货币的场景下都可以使用。
电力企业在利用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开发各类应用场景时,亦需要与数字人民币体系建设同步,由简入繁,率先丰富和完善相对简单的基本应用场景;进而结合数字化转型需求,挖掘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优势和潜力,循序渐进不断拓展高级应用场景,甚至适当超期探索,设计创新应用场景,在外部时机和条件成熟时即可快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