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负面心理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2022-09-23琳,陈

吉林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效能评分差异

阚 琳,陈 坚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处,江苏 盐城 22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导致的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具有高致残及致死风险[1]。截至2020年,全世界COPD人群已超过3亿,至2030年,估计每年因COPD引起死亡的人数将达450万[2]。COPD患病周期较长、病情易复发,使患者出现悲观、沮丧等消极情绪,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3]。然而,以前的宣教模式中,患者及其家人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处境,并未主动去思考和认知,导致对疾病健康知识的领悟及掌握水平不理想。赋能教育是一种以赋能理论为基础的新型健康宣教模式,教育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教育者向患者提供知识、技能、资源支持,激发患者主动意识,让其亲身加入治疗决策过程,以提升患者健康的自我管理水平[4]。当前,赋能教育在各类慢性疾病类[5-7]的健康教育中使用及探究,获得较多益处。本研究通过探讨赋能教育在COPD患者中的效果,为COPD患者建立合适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8年9月~2021年6月本院接诊的21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0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病情稳定期诊断标准[8];②沟通交流能力正常;③无精神类疾病史;④无恶性肿瘤及其他脏器重大疾患。试验组男62例(59.05%),女43例(40.95%);年龄36~79岁,平均(56.3±6.4)岁;病程3~16年,平均(9.72±2.61)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4例(22.86%),初、高中45例(42.86%),大学及以上36例(34.29%)。对照组男59例(56.19%),女46例(43.81%);年龄40~76岁,平均(55.2±6.8)岁;病程3~18年,平均(9.04±2.49)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0例(28.57%),初、高中42例(40%),大学及以上33例(31.4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开展病情评估,并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和COPD诊疗指南[8]实施治疗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COPD危险因素宣教、肺功能锻炼方法、用药种类及用量指导、药具的正确使用、饮食指导、急性发作时的基本急救知识等健康宣教。入组后两个月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赋能教育,过程如下:①成立COPD赋能教育团队小组:团队成员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内科医师及心理咨询师组成,团队成员均经过赋能教育相关知识(实施步骤、实施要点、注意事项等)的培训并考核合格。②确立赋能教育内容:团队成员通过Meta分析循证总结、初步确认、专家咨询等环节确定针对COPD患者的赋能教育内容、干预环节及干预时间。③建立患者电子档案:入组后进行再次综合评估患者的病征,尤其是患者心理状态,详细了解记录患者的家庭、社会支持状况及心理需求,并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和实施个性化的赋能教育干预。若在实施试验期间患者出院,则通过微信视频进行后续干预。④赋能教育流程:根据前期小组论证结果对COPD患者实施如下阶段性干预:明确问题、情感表达、制定与实施方案、效果反馈等四个阶段,具体过程如下:①明确问题阶段:患者入院1~2 d,团队成员使用积极的语言与患者开展互动性交流,时间约30 min,评估患者对COPD的认知情况、心理压力及应对疾病情况等,以开放式问题挖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在心理、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潜藏的障碍,并做好记录以便确定后续干预方案。②情感表达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后3~7 d,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支持患者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和情感宣泄,耐心聆听其诉求并给予疏导。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对有表现出逃避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应重点给予赋能教育,并对家属进行宣教,让其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关怀和家庭温暖,共同鼓励、感化患者带病生活的积极性。③制定、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后5~7 d,对于患者存在的身心问题和情感诉求,团队成员通过小组讨论,制订并启动个性化差异的阶段性的干预计划,共干预4周。干预方案以“安全保障、循序渐进”的为基本原则,如早、中、晚各进行10~20 min的呼吸功能锻炼,听轻音乐30 min/d,每日与亲人、医护人员交流心理想法等,并每周邀请依从性好的患者进行经验分享,现身说教以增强病友间的共情心理和自我管理能力。④效果反馈:方案每实施一周则引导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并说出干预过程中的问题,找寻未达成目标的原由,对取得的进步予以鼓励,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干预结束后进行相关指标的评估。

1.3观察指标:①自我效能感:利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9]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GSES包含10个项目,每条项目从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及完全正确,分值范围是1~4分,总得分越多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②焦虑、抑郁心理:利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1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1]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SAS、SDS量表均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1~4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其中SAS评分≥50、SDS评分≥53则依次提示存在焦虑、抑郁倾向。③肺功能:利用阻塞性肺疾病功能量表(CAT)[12]评估咳嗽、咯痰、胸闷、睡眠等对患者的影响,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以0~5分计分,根据评分情况分为轻微(<10分)、中等(10~20分)、严重(21~30分)和非常严重(31~40分)四个等级,得分越高则状态越差。④呼吸质量:利用改良版呼吸困难评级量表(mMRC)[13]评估患者呼吸状况,其中“在费力运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为0级、“有气短现象”为I级、“在平地行走时因气短而行走缓慢或是需经常停下来休息”为Ⅱ级、“在平地行走100 m左右便要停下来喘息休息1次”为Ⅲ级、“平静状态下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不能做任何事情”为Ⅳ级,量表共分为0~Ⅳ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GSE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GSES分值比较分,n=105)

2.2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分,n=105)

2.3两组CAT评分、mMRC评级比较:干预前,两组CAT评分、mMRC评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CAT评分、mMRC评级较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AT评分、mMRC评级比较

3 讨论

在全球范围内COPD患病率约为11.7%,COPD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乃至国际性的重大疾病[14]。由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弱,病程较长,短期内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常迁延复发,自我效能感逐步丧失,焦虑、抑郁等心理普遍增加,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均难以得到期望的康复效果。研究[15]发现,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慢性疾病带来的情绪困惑,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健康宣教模式让患者对疾患本身和诊治过程有了更清晰和理性的认知,化解了心中的不良情节,而愿意积极投入到治疗中,以使病情得以好转。因此,在COPD患者治疗期间引入赋能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结果发现,对COPD患者开展以赋能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后,负性情绪各评分及呼吸症状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自我效能评分也较常规宣教组有显著提高,这与阳红娟、张娜等研究[16-17]结果类似。探究原因为往常的宣教模式使患者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处境, 而赋能宣教模式是以患者为主体中心,让患者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促进了患者主观能动性,对目标的执行能力更强。赋能教育过程是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之中对COPD的知识体系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其疑问展开直观的探究及解答,从而能够理性地看待自身疾病,在医务人员的真诚帮助之下,更坚定了治疗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提升了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促进身体康复。另外,抑郁、焦虑是COPD最常见并容易被忽视的共病[18],所以认知到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是疾病康复的关键一环。将赋能理论作为奠基的宣教模式会加倍重视患者的真实情绪经历,促使其表达心中的真情实感,重视患者的心理赋能,在患者治疗期间有疑惑或迷茫不知所措时给予正向引导,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除此之外,赋能教育可增强患者主动去认知和强化自我疾病管理的意识,过程中让患者主动确定内心想达到的康复目标,并参与详细康复计划的制订阶段,这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实施计划阶段的依从性,如肺康复锻炼,从而改善呼吸功能症状。

综上所述,赋能教育能显著增强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呼吸功能,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效能评分差异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