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真实日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与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2-09-23梁万添汤周全古晓琳
陈 姣,梁万添,汤周全,梁 丽,古晓琳
(1.粤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东 韶关 512000;2.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韶关 512000;3.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韶关 512000)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发性疾病,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数量庞大的患者群体[1]。许多脑卒中患者由于上肢功能性障碍的病症较轻,可逐渐恢复,对其生活、工作、社会行为的影响较小。但严重型上肢功能障碍就比较难以康复[2],需要患者经过长时间、系统化、科学性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才能够逐渐恢复。严重型上肢功能障碍会对患者生活、工作以及生活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并且由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症需要一段较长的治疗和康复时间,而且进展速度并不明显,会对患者心理和情绪到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传统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是在特定条件、特定环境下进行上肢关节和肌肉组织训练[3]。在许多临床案例中发现虽然患者接受上肢功能康复训练,但在出院后其生活行为、社会行为、工作行为仍然不健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高科技而产生的现代产品,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后期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通过让患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在沉浸式的环境下进行锻炼,使患者通过三维空间获得人机交互体验,在康复治疗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本研究根据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为依据,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真实日常功能训练,观察其在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为参考,共98例,将全部被研究对象进行数字标记,分成不同两组,各纳入49例。常规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6~78岁,平均(52.15±5.36)岁。技术组男32例,女17例;年龄50~76岁,平均(50.26±5.23)岁。各组资料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门诊医生评估后,确定为上肢存在运动功能障碍;②首次出现上肢偏瘫;③未患有肩关节疾病、无肩关节疾病史;④无危重脏器性疾病者;⑤发病时间≤72 h;⑥本次研究过程、药物、方法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认同,准许试验;⑦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试验方案明确知悉。
排除标准:①患者患多发性或再发性或大面积脑梗死;②存在认知性神经疾病;③并发重大脏器性疾病;④存在严重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⑤其他因素导致脑梗死;⑥患者及其家属非自愿参与研究。
1.2治疗方法:本次纳入试验流程的全部病例,在开展具体治疗活动之前,对不同组间患者采用基础护理与对症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常规组中患者采用基础康复方式,主要应用物理治疗手段、作业治疗、上肢关节康复训练、上肢肌肉康复训练等。每个治疗和训练项目实施1次/d。
技术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活动训练,1周后继续进入真实日常功能训练室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虚拟现实技术活动训练每次由患者单独进行,1名康复治疗护士辅助治疗。患者进入康复训练室内,戴上VR眼镜,并根据康复训练任务进行虚拟现实活动训练。通过VR设备摄像头和感应装置对患者手部行为、肢体行为进行捕捉,并且模拟和感知患者对虚拟现实场景中的事物、环境的交互行为和结果。虚拟现实技术活动训练任务包括取物、定点置物、擦拭、切东西开开关、开关门等。每次康复训练20 min,治疗1次/d。真实日常功能训练是在模拟真实家庭环境下的日常功能训练室开展,由患者单独进行,1名康复治疗护士辅助指导,有技巧地进行如穿衣、洗漱、切菜、做饭、操作家用电器、洗澡、如厕、浇花等日常生活技能训练。30 min/次,1次/d。
分别对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给予3周的实时观察,记录其生活行为。
1.3评价标准:使用各项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情况进行评价,包括Ashworth分级、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两侧肩峰差改善情况以及抑郁和焦虑状态改善情况。
其中改良Ashworth分级分为五个等级:0级:患者的肌张力处于正常范围;1级:患者的肌张力稍微有所提高;2级:能够感受到患者的肌张力提升明显;3级:患者存在严重的肌张力;4级:患者的肌张力已经非常严重,严重限制了关节伸展,导致肢体无法进行弯曲运动。
FMA-UE评分共计66分,患者获得的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越好;MBI指数评分共计100分,患者的得分越多,表示上肢灵活运动能力越好。抑郁和焦虑状态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共计56分,患者获得的分数越低,说明心理越健康。
1.4统计学分析:选择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18.0,将不同组间患者的各项数据信息输入其中,通过电脑计算得到具体数值,用χ2和t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上肢功能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各项评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技术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比较分,n=49)
对两组患者采用康复治疗前,常规组患者的上肢ashworth分级<3级者35例(71.43%),≥3级者14例(28.57%),技术组上肢Ashworth分级<3级者34例(69.38%),≥3级者15例(3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康复治疗手段后,技术组患者的上肢改良Ashworth分级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治疗后上肢改良Ashworth分级<3级者42例(85.71%),≥3级者7例(14.29%);技术组治疗后上肢改良Ashworth分级<3级者47例(95.91%),≥3级者2例(4.09%)。
2.2两组两侧肩峰差比较:常规组治疗前两侧肩峰差平均值为(9.62±3.24)cm,治疗后为(5.63±2.28)cm。技术组治疗前两侧肩峰差平均值为(9.80±2.21)cm,治疗后为(3.22±1.42)cm。治疗前技术组两侧肩峰差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技术组两侧肩峰差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抑郁状态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后,技术组的抑郁评分明显比常规组分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肢体功能性障碍的概率约为83%,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5]。患有脑卒中疾病的人群,肢体功能容易发生问题,尤其是上肢运动功能,这也是脑卒中患者最容易发生的不良病症之一,每年约有38%的患者会发生该症状[6],并且脑卒中后患上肢功能障碍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约为63%。所以,对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是当前全世界范围内主流的医学发展课题之一[7]。
传统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主要以专项训练为主[8],具有非常理想的康复治疗效果,并且适用群体范围非常广泛。以往的训练方式主要集中于对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肢体进行专项康复训练,通过训练患者的患肢肌肉,让肌肉产生记忆功能,以便大脑对其进行灵活支配,虽然有理想的康复效果[9],但该康复训练方式对复合型肢体动作的改善有明显的局限性。而生活行为、工作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等都是以复合行为为基础的,在活动和行为过程中人体需要调动多个肌肉群、多个关节共同参与。对于这一点就连当前主流的Bobath康复训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10]。
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真实日常功能训练是当前主流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式[11]。其将当前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康复训练之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设备让患者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行为做出相应的情境模拟。这种训练方式的材料均来自真实生活,训练目标和任务也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12],包括取物、定点置物、擦拭、切东西、开开关、开关门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戴上VR眼镜,VR设备通过手柄、动作捕捉系统获取患者的行为方式,并且以此为途径产生患者与模拟场景的交互。而真实日常功能训练是对生活行为、社会行为的还原[13],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能够明确感知到自身上肢行为能力的改变,逐渐产生对康复训练的信心,同时也能够产生对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14]。由此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对其抑郁和焦虑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与娄峰旗等人的研究[15]报道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由此表明,对于患有脑卒中且上肢功能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而言,为其提供虚拟现实现代高新科技,不仅是对医学治疗方式的创新,而且能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的提升意义。
总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传统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是专项训练,具有明显的康复治疗局限性,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真实日常功能训练是当前使用效果较好、使用范围较广、临床实证结果较佳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针对性康复治疗手段,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可全国推广。